用心守护我们的“绿色城墙”

时间:2022-08-10 02:04:18

用心守护我们的“绿色城墙”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阳市建成了总面积145.6万亩的第一和第二环城林带。这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森林景观,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适宜”的城市生态建设格局。2004年,贵阳被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环城林带是贵阳的“绿肺”,贵阳的绿色生态屏障,贵阳的“绿色城墙”,然而,如今,这条保护带却在被不断地蚕食……

现状――触目惊心的数字

2002年以来,贵阳市南明区四方河村灯笼坡一带,村民在国有和集体山林砍林建房,共违建房屋58户67幢,占地10000多平方米,是贵阳市最大的毁林违建房屋群。目前,已被。

据贵阳市政府调查统计,全市现共有违法占用林地379起,占用林地达51.4万平方米。仅环城林带内违法占用林地建房就超过200起,其中南明区灯笼坡35起,云岩区海马冲、七冲等地18起。

从今年5月开始,截至到9月,共发现违法占用林地行为542起,面积达1204.5亩,其中非法建房237起,现已查处443起。

可怕的开发商――

打着“生态”的名义破坏生态

未取得任何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的审批手续,北京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违法侵占林地9.83亩,在市内云关山森林公园建设“生态园”项目,森林被水泥浇筑成别墅餐厅的地基,有的已建成了亭子。还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也加入到蚕食城市森林的行列中。打起环城林带的“歪主意”。

贵阳市云岩区、乌当区、南明区的几个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现场“活跃”、大卡车穿梭不绝,一片片山林被挖得千疮百孔,而这些在林地上建起的楼盘,却被开发商吹嘘为“大自然的慷慨”。开发商打起环城林带的“歪主意”,一位楼盘销售经理坦言:“正因为贵阳市优美的森林环境,开发商占着林地和公园搞项目开发,以此为卖点,抬高房价,而且投入成本低,可以省去拆迁、安置等费用,如此一举多得,自然争先恐后。”

百姓呼声――

严肃惩处,保卫环城林带

环保部门的有关专家称,几十米高的树木要上百年才能长成,并且恢复难度大,如果被成片砍伐,植被会变得更加脆弱,不要说一百年,就是两百年都难恢复。住在生态园附近的张大爷痛心地说:“以前出来锻炼身体,鸟叫的声音不绝于耳,现在相反了,天天听着推土机的隆隆声,政府应该管管了!”。

“这是在砸我们‘林城’的牌子,开发商违法定要严处,不然,环城林带难保;纵容开发商违法的官员也不能放过!”贵阳市众多市民气愤地说。

11月20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暨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正式揭牌,此举标志着贵阳掀开了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卫“两湖一库”、保卫环城林带的新篇章。有关人士指出,此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弥补了相关政策的不足,另一方面真正做到了出问题有途径解决,而且是强有力的法律手段,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声、民意的高度重视,还反映出政府能以更主动的方式回应百姓心声,以实际行动解决发展中问题的决心和勇气。这不仅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关注民生、打响“森林保卫战”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找到症结――终结破坏

“政府行政审批把关不严,批后管理乏力,执法部门‘踢皮球’导致环城林带遭破坏。”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指出了贵阳环城林带频遭蚕食的症结所在。许多市民认为,保护环城林带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管理和监督,处罚要严厉,以提高违法成本。此外,要加强责任意识和全民意识,建立领导责任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从源头上解决破坏问题。同时还应该发挥媒体的舆论和监督功能,进行广泛长期的宣传教育,形成人人监督的社会氛围,真正让林城“名副其实”。

可喜的是,今年5月以来,贵阳市开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打起一场顺应民意、声势浩大的“森林保卫战”,计划用一至二年,遏制消除蚕食林地特别是侵占环城林带的现象。这场“保卫战”已经初见成效。

上一篇:贵州现代化城市建设如何与国际化接轨 下一篇: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