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部分切除术用于临床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

时间:2022-08-10 12:39:08

胆囊部分切除术用于临床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临床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50例确诊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25)患者采取胆囊部分切除术,对照组(n=25)采取胆囊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炎;胆结石;临床疗效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分为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两种情况,慢性胆囊炎主要由因长期、慢性的刺激所引发,急性胆囊炎主要因细菌侵袭或者胆道系统发生急性梗阻等所引发的胆囊炎症反应[1]。近年来,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发病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为止,保守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过去多采用胆囊全切术,而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患者,为了避免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不能对患者强行的采取胆囊全部切除术[2]。本研究采用胆囊切除术对25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进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试验组患者胆漏及感染人数均小于观察组患者(P均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n;%)

3结论

胆囊炎主要分为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因细菌侵袭或者胆道系统发生急性梗阻等所引发的胆囊炎症反应[4]。慢性胆囊炎主要是因长期、慢性的刺激所引发的,大部分患者都合并胆结石疾病。一反面,胆结石会使胆囊动脉受到压迫,使胆囊供血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胆结石会使胆汁的排除受到阻碍,引起胆管梗阻。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可能会因胆道结石脱落而引发胆管梗阻,从而刺激患者变为急性胆囊炎,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目前,以药物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并不理想,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而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手术方法之一是胆囊切除术。胆囊三角区存在右肝动脉、胆总管和右肝管,由于其存在粘连组织,若患者反复发生炎症,会使此处发生解剖变异。如果此时对患者进行胆囊全切除术,会导致患者手术时间延长以及手术中出血量的增加,导致患者胆总管损伤,造成患者其他并发症的产生,给患者造成了一系列不必要的伤害[5-6]。胆囊部分切除术是将胆囊颈部、体部以及底部前壁切除,后壁保留,然后破坏所保留的胆囊黏膜,再缝合结扎胆囊管,与胆道隔离,有效地预防结石的复发。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研究表明:胆囊部分切除术对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将手术损失及其他并发症减小到最低,并有效地提高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手术的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中引流量等明显优于采用胆囊全部切除手术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胆囊部分切除术用于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手术中患者出血量少,能有效地避免不良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胆囊部分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刚.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4,09:100-101.

[2]曹玉良.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5:176-177.

[3]何正敏,何妮莉.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5,01:88.

[4]张小青. 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 江西医药,2007,7:608-609.

[5]王上启.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07:52-53.

[6]吴维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9:41-43.

[7]冯德良. 胆囊部分切除术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9:846-848.

上一篇: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药品实库存管理实现方法探... 下一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ICU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