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与教师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10 12:11:20

90后大学生与教师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关系的核心,对教学的效果和高校和谐的氛围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重庆市部分高校84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对教师的期望较高,而师生沟通的频次较低,师生关系较为疏离,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不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90大学生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关系的核心。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新形势下,高校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以90后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知识获取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提出更高要求,加之高校教师自身修养的不足,使得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生关系紧张等诸多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出现,使得师生关系再次成为一个新焦点。本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例,对师生关系的现状就行了调研,以期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维护校园稳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编《高校师生关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50题项,涉及满意度、沟通频率、求助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重庆市部分高校文史哲、法学、外语、理学、工学、经济与管理等文、理、艺体及其他专业类别的学生,共发放问卷840份,回收835份,有效问卷820份,回收率达99.40%,有效率达98.20%(样本结构见表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生关系疏离,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不高

调查发现,仅6.34%的学生表示与老师关系很好,表示与老师关系淡漠的学生占37.32%,48.78%的学生表示与老师的关系一般,而表示与教师存在矛盾的学生占7.56%(详见表2)。而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8.66%的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表示满意,36.10%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总比不到50%(详见表3)。调查中,高达70.73%的学生表示仅有个别老师令他们佩服或是欣赏,值得他们学习和效仿。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关系总体上并不密切,师生关系表现出疏离和淡漠,学生对这种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不高。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当前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值得我们深思。

(二)师生课后交流次数少,频率较低

调查中,有186位学生自入学以来,从未主动与任何一个老师在课后交流过,所占比例为22.68%。而且,学生课后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很有限;仅有55人表示课后随时可以找老师交流,所占比例仅为6.71%(详见表4)。此外,从师生间交流的频率来看,师生间交流沟通的频率较低,多数学生均无法保证每周能与老师进行一次交流,更有甚者一学期也难以与老师交流一次(调查结果详见表5)。调查发现,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低,师生课后交流的次数较少,这对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大不利。

白凯等(2011)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主动沟通行为并未与其主动沟通意识相匹配,大学生受阅历、能力所限未能掌握丰富、有效的沟通手段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高校多数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课堂交流层面,缺乏更深、更密切的沟通交流。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主动沟通的意识,但是受到时间、沟通技巧或性格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表现出的主动沟通行为水平较低,而教师在课后沟通中通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这使得课后的师生交流无论是沟通的内容还是沟通的时间相当有限。

(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不足,师生关系欠佳

调查发现,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不足,主动与老师接触、交流的意愿并不强烈,具体来看:

第一,学生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求助的概率低。调查发现,仅有94人在遇到困难时会首先向老师求助,所占比例不到10%;而更多地选择向家长、同学求助(调查结果详见表6)。这说明,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朋友,其次是同学,然后是家长,再之后才是老师,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向老师求助,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偏低,相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不足。这将导致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二,学生主动邀请老师参加集体活动的次数低。调查发现,学生搞集体活动时一般不主动邀请老师参加,师生间联络感情机会很少;仅有6.59%的学生表示班级活动每次都会主动邀请老师参加,14.76%的学生表示很多时候会邀请老师参加,而表示偶尔会邀请和从来都不邀请的学生占48.1%和6.59%。(调查结果详见表7)。

第三,学生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比例偏低。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可以当成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一种表示,愿意与所有老师主动的打招呼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感激,是良好师生互动的而一种表现。调查发现,表示会主动和所有老师打招呼的学生仅占57.32%,仍有超过40%学生不会主动与每一位自己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佳(调查结果见表8)。

(四)学生对老师的期待较高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对老师的期望较高。在学生眼中,他们喜欢的好老师一般具备了尊重学生、富有创造力、富有幽默感、教学生动、敢于承认错误等特点;而学生们不喜欢的教师则主要有上课讲授令人费解、上课缺乏吸引力、把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经常拿纪律或威严压制学生等特点。同时,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和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师能够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向亦师亦友型的关系转变。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拥有“渊博学识,文雅举止,幽默风趣,人格高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等诸多素质。

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也给老师们提高自身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成了新的要求。

三、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调查发现当前师生关系中诸多不和谐之处,这种师生关系的困境既受到传统师生关系观念与90后学生主体意识之间冲突的影响,又受到当前高校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的影响,加之部分高校新老校区的空间距离影响,师生交流的质和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此外学生缺乏师生沟通的正确合理期盼和有效沟通技巧也是重要因素。由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上一篇:地方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秦皇岛开发区创新文化的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