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防火分隔设计与检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09 06:53:41

建筑结构防火分隔设计与检查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全国范围的建筑火灾还是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完全,因此,提高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能力,讨论建筑结构防火分隔设计与检查技术及其运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防火技术,建筑设计,高层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12-01

高层建筑自诞生以来,便不断被各种灾害事故所侵袭困扰,尤其是火灾,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但是,高层建筑的防火意识及防火技术目前仍普遍不足。特别是对于高层住宅,由于其建筑内分隔件较多,整体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功能较好,加之这类建筑的内装修比较简单和内含人员较少,国内火灾实例不多,故在其消防功能方面往往不是被有意漠视,就是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技术准备不足。

1 防火设计方法概念

一般地说,住宅建筑防火主要应考虑三个原则:①从设计上保证建筑物内的火灾隐患降到最低点;②最快地知晓和最及时地依靠固定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火警;③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强度以利于建筑内的居住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有效地安全撤离。基于以上的原则,可将建筑防火设计分为主动防火系统和被动防火系统两大部分。所谓主动防火系统是由自动(或手动)控制的报警、灭火、防排烟以及消防用电、消防给水等设备系统所组成,其基本功能是早期发现和扑灭火灾。建筑的被动防火系统,则主要由不燃与难燃的装修材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吊顶、钢与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被敷、电缆防火管(井)、通风排烟管井、挡烟垂壁、管道的穿墙封塞等构成,基功能是利用适当的建材和构件将一个大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空间,而这些小空间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一定耐火强度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防火产品加以分隔的。在火灾发生与蔓延的过程中,将火势尽可能地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并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在设计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不出现倒塌破坏。在目前的我国国情下,被动防火系统的设计更具普通性、可靠性、长久性和经济性。

2 影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主要因素

①周围环境。当一座或数座建、构筑物布置在某一个地方时,不仅要注意本建、构筑物的安全,而且要注意周围企业、居民、公共建筑、仓库等建、构筑物的安全。②地势条件。生产、贮存易燃、可燃液体、气体的工厂、仓库、贮罐等建、构筑物,应建在平坦地带,不应建在高坡或窝风地带,以防止泄漏的液体或挥发出来的蒸汽居高临下向下流淌,或因气体在窝风地带不易扩散而积沉,遇火易造成火灾或对周围建、构筑物造成火灾威胁。如果必须在高坡地带建造时,应有防液体流淌的措施。③全年频率风向。风向和风力是导致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可燃蒸汽散发的工厂、仓库、贮罐应布置在相邻企业、明火作业或居民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防止泄漏出来的可燃蒸汽随风吹到有明火的地方遇火烧回厂、库区酿成大灾。④消防水源。建筑区要考虑是否有充足的消防水源,是靠城市自来水供消防用水,还是靠天然水源供消防用水。如果采用天然水源,要考虑是否能保持枯水季节的消防用水量,如能满足,应修筑消防车取水道路和取水码头。

3 建筑结构防火分隔设计与检查技术

由于建筑内部装修材料很大一部分是可燃的.火灾危险性较大.失火后蔓延快,不利于安全疏散.难于扑救.容易酿成大火。

3.1 装修材料的选择

建筑火灾中由于装修材料选用不当而引起火灾或因为装修材料而使小火蔓延扩大成灾的案例屡见不鲜,同时,由于装修材料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和毒气致使人员的群死群伤火灾也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从被批准的防火材料中,考虑结构的经济性,选择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材料。那些火焰传播性很高的材料,以及火灾时有可能产生剧毒性燃烧气体的材料,不得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上的设计要素,将显著提高建筑防火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物在施工和投入使用后的防火安全。

3.2 建筑结构防火

高层建筑内平时使用的垂直交通运输主要靠电梯,梯因为设有专线供电仍能使用外,其余工作电梯由于可停止使用。这时楼梯就成为垂直安全疏散的主要工具。疏散楼梯十分重要。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2)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为了避免和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危害,在建筑防火设计时,要严格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各类建筑特殊的防火要求。

3.3 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布置

(1)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楼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的规定。(2)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房间与中庭回廓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分隔,中庭层回廊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数。(3)直升飞机停机坪是超高层建筑中输送消防人员和器材的有效措施:同时还可营救滞留在停机坪的疏散人员。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具体火灾所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全面。只有从每个角度都充分的做到对防火技术的合理运用,切实做好建筑设计中对火灾工作的预防工作,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志鹏.建筑防火分隔技术的有效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1:15-16.

[2] 王成立,谭宁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分析[J].城市建筑,2014,01:41.

[3] 雍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初探[J].城市建筑,2014,01:46.

上一篇:路桥施工质量管理 下一篇:试验分析水稻新基质育苗技术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