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的班级活动

时间:2022-08-09 06:38:50

简约而不简单的班级活动

有教育家f,活动是教育的核心;还有的说,活动是联结师生关系的纽带。看来,大家都强调班级活动的重要性。有一天,成都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聊天中她说起来自己上学的时候做学生会主席,管理宣传部、组织部、文体部等多个部门。学校要求每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于是大家各显神通,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她这个学生会主席也是累得够呛……

对啊, 如果活动造成学生疲惫了呢?班级活动是不是应该有个度?

不可否认,现在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够重了,如果班级活动不考虑孩子的课业实际而盲目开展的话,势必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因为此刻你参加活动了,过后你还要把作业补上。所以,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得全面一些,为“活动”减减负?

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怎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苏州一个叫王婷婷的老师,她在“姑苏夜话”沙龙里讲述过她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以一个公益事件为契机,由点成线,做成系列活动;再带动家长,做成家校“共营”活动;链接“姑苏好人”平台,联通了学校与社会;带领学生走进公司企业,把公司企业拉进来一起做公益。

您可以想象得出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以发挥,从而使知识丰盈、思维开阔等。建立在温润灵魂基础上的个性、创造力、思维的开阔,就是学生得到的最有效教育。

王老师的做法看似很简单,但从教育的层面来说,一点都不简单。她把“点”做成了“面”。而“面”就是教育本身。我以为,这样的活动就是有效的活动。因为它具备了内容简约而教育效果不简单的特征。能够抓住这种以点带面的活动,就可以减去那些无效的活动。

其次,我们就要思考,怎样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我所谓的无效不是绝对没有效果,而是效果没有落实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去。如清明郊游活动,班主任会带领孩子到田野里去踏青、放风筝,也会搞一些讲故事、背诗词等比赛。这种活动不是没有一点效果,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一次活动能起多大作用?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开展这次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又有多大副作用?您可能会说,这个作用大了:孩子们放松了心情,亲近了自然,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风俗文化和相关诗词。

可我们再反过来想:如果孩子们这次不放松、不亲近、不了解风俗文化和相关诗词,又会怎样?我知道您的答案应该是:也不会怎么样。

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个活动是可有可无的呢?周国平在《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中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自然,这一次活动可能就是“生长之外”的活动。因为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任何一次性的教育都只对孩子的心理表层做暂时的调节,若不能持续深入,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他内在心理的反调节给消解掉。

比照王婷婷老师的公益教育活动,这次的教育效果还没有结束,下次的调节就开始了,而持续不断的调节,是可以改变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的。

接着我们就要思考有效活动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有效活动的第一个特征――有一条贯穿的线,如王婷婷老师的公益活动,公益就是一条线。无论是班级公益、学校公益,还是家校公益、学校与社会联合的公益,公益二字始终贯穿其中,确保了每一次活动都收到教育效果。多层面、多次数的活动,确保了调节效果大于反调节的消解,最终达到使孩子心灵“生长”的目的。

万一调节的方向是错的呢?是的,方向是个很大的问题。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培养怎样的人才是最关键的?或者说什么样的品质才是一个人人生的压舱石?这个压舱石就是人生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

最重要的压舱石是什么呢?应该是温润的灵魂。只有灵魂温润,才会让人用温润的眼睛看世界,坚信美好,向往美好,创造美好。对,温润的灵魂就是第二个特征。

而这个时代的多数孩子显然越来越自我,如果能突出自我与他人、环境关系的调节,将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对他人的友善和对生活情境的奉献,该是第三个特征。

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教育就该很美好了吧?自然,具备这样特征的活动,我们理应视为有效的活动。您可能会追问:“因为王婷婷老师有这样一个契机,资源也比较丰富,所以她才能做得如此出色,是个特例,你我又怎么能做到呢?”

是的,我们该如何做?

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您只要按照咱们上述商议的特征去选点,您就可以把它做成“面”,进而再把平面的做成立体的。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例子。

我在班上开展的一个主要活动就是“感动人物评选”,目的是发现他人优点、营造温暖氛围。它符合了上述需要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达到让孩子“生长”的目的,抑或说能持续不断地调节孩子的心理,我把评选活动做成了系列。每个月四次评选活动,前三次是“感动小组人物评选”,第四次是“感动班级人物评选”。这样就确保了对孩子心理影响的持续性。

评选活动就是线,如何将线连成面呢?我要求大家每次推选候选人,必须由小组内部一个人写他的感人故事,而同组另外一人用演讲的方式把他的故事讲出来。这样就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小组内部团结协作的能力。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我让班级六个小组分别拿出一个方案,哪个方案好就采用哪个。因为活动的线索单一,而活动的形式又不能雷同,自然,策划方案是越来越难做。把难做的做出来,就是创造力。

为了使活动立体化,也是为了使活动能够持续而不乏味,每次活动我都会发方案策划证书、当选荣誉证书、单项荣誉证书,还让家长们到场。您是知道的,家长的到场是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豪感的,家长们带来的水果点心,更让整个活动充满了温馨与甜蜜。

可以想象,这样的评选活动可以让孩子们灵魂温润、心有他人、奉献集体,并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一个活动有这么多教育功效,您还要怎样更好的教育?

如此,便是简约而不简单的活动。

(责 编 莫 荻)

上一篇:清中叶剧作家唐英生平事迹考证 下一篇:浅析小说《直美与加奈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