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如何买手袋

时间:2022-08-09 06:18:49

金融危机时如何买手袋

与地震不同,金融危机不是难以预测的灾难,也不是一夜之间降临的。去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发出预警信号,发展到今天,各种信贷全面危机,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并且波及垒球。我的一位朋友在美国航空公司工作,对金融危机深有感触,她告诉我说,目前只有中东和中国的银行,才有能力贷出巨款了。

听起来,情况确实十分严重。但是看看周围的朋友,中产阶级阶层的,不管是否供职金融界,还都稳稳当当地端着饭碗,匀匀溜溜地过着日子。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我在波士顿的女友跑去Neiman Marcus(美国高档百货商店),回来报告说,里面挤得跟沃尔玛似的,全是哄抢打折货的女生。

看起来,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反而倒因为打折得了实惠。但是,金融危机无疑是一个精神压力,像一块乌云聚在头顶上,也许很快就散了,也许马上又会落下雨来。“乌云”之下,大家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是一个令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课题。是我行我素,该买什么就买什么?是降低档次,放弃Burberry风衣改买Gap风衣?是精简数量,五条爱马仕丝巾降至三条爱马仕丝巾?还是趁此大好时机,狂购鳄鱼皮蟒皮手袋?相信金融危机过去,会有很多有趣的统计数据,我们将拭目以待。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奢侈品工业飞速发展,如今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然而,对于奢侈品睥,更具挑战性的是如何预测和解读消费者,并适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对了,品牌规模发展壮大。决策错了,品牌效益将缩水贬值。

双重挑战面前,各大奢侈品牌八仙过海。单拿手袋品牌来说,各家的对策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阵脚大乱型,赶紧推出“节俭版”,以示“勒紧裤腰带”的决心,比如YSL。第二类是轻微调整型,不动声色地增加了一些非皮革款式,给消费者多一些“理性选择”,比如Fendi,Marc Jacobs和Tod's。第三类是礼貌同情型,价格没变,但款式上有所收敛,多了点朴素,少了些夸张,这类品牌的指导思想是,即使你有钱消费,也得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太招摇了不合适,比如Prada,Dior和Chioe。第四类是岿然不动型,以不变应万变,照样昂贵,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比如Louis Vuitton和Chanel。

先说说YSL,因为这家的宣传攻势实在太猛烈了。各大时尚杂志,都能看到YSL大张旗鼓的宣传,1000美元就能买到YSL手袋,带logo,还是皮的!上面这只新款漆皮包包,款式蛮简洁,丝毫不难看,一点多余的装饰都没有;可就像一贯化妆的美女突然卸了妆,让人有些不适应,觉得不像YSL了。就在几个月前,KaleMoss拎着奢华感十足的鳄鱼纹麂皮Muse Two镜前顾盼呢。品牌形象变化如此之快,不知是聪明的应变,还是过激的反应。

再蜕说轻微调整型。我个人认为这一类品牌是比较聪明的,非皮革包包本来就比皮革包包便宜,所以相对廉价并不会影响品牌的形象。下面几款都是我十分喜爱的,尤其是Fendi Ombre系列,充满浓浓郁郁的春天气息。不过,这一策略在中国倒不一定有用,因为中国女性,尤其是城市里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白领女性,对于非皮革包包,似乎有十二分的不接受。

礼貌同情型品牌是比较富有人性的,这一季的主题是不张扬。Chioe的巨型锁头和超大拉链头收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实用性的设计,比如可伸缩大小的羊皮Andy包,我极为欣赏。Prada的树脂人造石装饰,花哨俏皮但不显贵重,比起去年秋冬的大花边设计,也算是“收敛”多了。再说,不来点特色,不来点出位,Prada就不是Prada了。

至于岿然不动型的Louis Vuitton和Chanel,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品牌的实力摆着,别说一个金融危机,十个金融危机也顶得住。

上一篇:爱得起,更要爱自己 下一篇:Karl Lagerfeld所指:“谦逊新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