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家帮您“挑三拣四”

时间:2022-08-09 06:05:12

食品专家帮您“挑三拣四”

“问题奶粉”事件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人们购买日常食品时格外谨慎,生怕买回问题食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副教授,将自己日常购买食品的诀窍传授给大家。

不买广告长期密集投放的

很多人喜欢跟着广告买食品,一是为了满足尝新鲜的心理,二是对广告内容过分相信。事实上,大量的广告费用分摊到产品中,有可能造成两个结果,一是质次,二是价高。所以,最好买那些品牌已经建立很久,广告虽不太多但是口碑一直不错的品牌。这也是美国生活指导方面的“宝典”之一。

不买经常降价促销的

入口的日常食品与家用电器等产品不同,食品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利润一般都比较薄,是难以大幅度降低售价的。所以,那些经常在超市等处搞价格大战来促销的,就很令人怀疑其产品的品质是否能够保证。突然降价或捆绑促销的食品,很多是因为快到保质期或是已不新鲜而降价的,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早已打了折扣,不值得去购买。

不买高度加工的

购买食品要尽量选那些最纯粹的、天然形态的产品,少买那些添加了各种原料的产品。纯粹天然形态的产品,掺假及掺进有毒物质的难度会大大提高;而混合了过多原料的产品,则容易多了。

尽量买本地出产的

食品要尽量买本地的。这是因为,本地品牌的食品,其生产、销售人员多是本地人,想要严重欺骗本地人,还是比较困难的,厂家多多少少会有些顾忌。同时,本地产品减少了运输和储藏环节,不用在各类媒体做广告,产品成本略低,可以在同样的价钱下,更物有所值。

尽量买保质期较短的

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其营养成分在储存中的损失也就越可能增加,而且额外添加油、糖、盐以及防腐剂等成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安全的风险也会加大。而保质期较短的食品,不但营养成分损失少,所含的防腐剂也少一些,安全系数相对高一些。

提高自己的敏感度

消费者要保护自己,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比较各种食品的口感、质地、香气等差异,购买时稍加留意,是能分辨出优劣来的。比如奶类食品,口感是黏稠还是柔滑;蛋糕等食品,是过软还是适度。如果经常比较,是能够提高鉴别能力的。

上一篇:延缓衰老的食物密码 下一篇:办公室里常动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