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促美好习惯

时间:2022-08-09 02:18:34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拿破仑说过:“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人生观、世界观及正确的是非观念没有形成,所以他们的行为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反复抓,抓反复”是这个时期德育教育最典型的特征。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一直努力探索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走了不少的弯路,也收获了一些经验,而最有效的方式当数“加减法”了。而这种方法源于一个小小的故事。

班里有个小姑娘叫赵心洁,长得很漂亮,像一个洋娃娃,但这个洋娃娃却是一个“脏娃娃”。每日头发蓬乱,似乎总也梳不整齐;衣服也总是脏兮兮地,里面的衣服总时不时地“探到外面透气”;至于抽屉,更像一枚“不定时炸弹”,她坐的位置附近永远“内容丰富”。所以开学“行为习惯养成月”里她总是在批评的名单里。

这一天,走进教室,心洁的地面上有不少有垃圾在向我示威,它们是那么的醒目,而心洁却浑然不觉得在和其她同学说话。我顿时火冒三丈,怎么办?难道还像以前那样粗暴地批评幺?看着孩子那张洋娃娃一样的脸,我强压怒火,把她叫到了外面。“心洁,你的地面上有纸,你知道幺?”孩子很快低下了头,脸胀得通红,似乎等待我的“狂风暴雨”,我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冷静了一下,对她说:“孩子,班级是大家的,你这样,是会影响班级的整体卫生的。而其他同学也会对你有意见的。我知道你很用心在做,要不这样。咱们来个约定怎样?如果在一星期的检查中,你能保证3天地面上无脏物,周末回家我给你发一张喜报,如何?”孩子的眼光中充满了期待和神往,我接着说:“有奖励就有处罚,如果你超过3次,就罚你打扫教室卫生2天。怎样?”孩子很爽快地同意了。后面的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第一星期心洁便拿回了一张喜报,虽然在接下来的第二周被罚了一次,但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慢慢地,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表扬的名单里。

这件事让我真切地明白:如果希望孩子有什么好习惯,你就鼓励他,指导他,让他把好的行为不断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固。正如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的那样,培养好习惯就像缠缆绳,只要你每天缠上一道,用不了多久,好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改掉坏习惯也是,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一次改掉,更多的情况则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递减法。教育确实需要耐心和细致,急躁不得。而“加减法”也成了我后来经常采用的德育方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

在用“加减法”规范学生行为的过程中,我校的“五星树评”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给班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诵读“五星三字经”,细节入手、重点突破,榜样示范、学生自治,互评互议、共同提升等形式,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奋发的班风。

回顾自己几年来的学生工作,爱心是基础,也是关键。在教育的旅途上,唯有爱,能化解一切;也唯有爱,能实现一切。用爱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去纠正学生的缺点。动之以理、导之以情、促之以行,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上一篇:教育从“赏识”起步 下一篇:激励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