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节能技术创新

时间:2022-08-09 01:46:26

浅析建筑节能技术创新

摘 要: 近年来,建筑业是能源消耗较高的一个行业,建筑节能降耗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能降耗成为建筑业发展趋势与必然要求。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应着力解决设计技术创新、建筑节能、建筑配套设备节能和施工管理中节能技术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的宣传工作,制定相应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加大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开展在用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积极引导新型节能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创新节能材料

引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对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差的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迹象表现缺乏资源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也日益艰巨。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 ~3 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2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平均为21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芬兰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 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煤18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 亿元,我国现阶段城市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

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 40 亿平方米,2000 年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 25 千克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 亿吨煤。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 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 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 10. 9 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要求十分紧迫。

二、筑节能技术创新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1)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创新。对于整个使用寿命的建筑设计周期的思想,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对建筑节能的设计技术概念,包括整个使用寿命的建筑能源消耗的设计标准、节能设计过程和整建筑物的经济指标等的评价。

(2)建筑节能的重点技术。主要包括:住宅小区规划和节能;建筑物节能设计(建筑的形状,建筑布局、建筑门窗、建筑物的屋顶);节能墙体材料、门窗、保温和采光技术;建立低水平能源消耗的墙体围护优化设计方法;使用的多种方法存储多余能源,转为可使用的能源建筑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开发,积极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对在使用中的建设采取节能改造技术。

(3)建筑配套设备关键节能技术。节能技术不仅体现在建筑物本身施工建设中,还体现在建设配套设备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建筑配套设备关键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室内空调(变频技术、住宅中央空调、热泵除霜技术等);多级吸收式制冷机的研究和开发;加热/冷却计量收费的技术;加热方式和制冷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和分析比较;水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筑吸收的多余能源存储技术、绿色照明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地热采暖和天花板吊顶的辐射冷却技术发展和应用;独立除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空调模拟自然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室内空气清新的处理和余热回收技术;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地热、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形式的余热回收等 )。

(4)建筑节能施工管理技术。高性能少污染的建筑节能设备的开发和制造技术;基坑支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有效使用;混凝土预制构件节能和节材技术;外墙新型保温涂料的发展;建筑施工废料综合利用;围绕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增加资源和材料回收和循环使用的施工技术改革;在施工过程中的能源节约组织管理。

三、筑节能的几个主要任务

(1)对建筑节能要加强宣传,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通过一系列的有效途径,宣传建筑节能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建筑节能对国家的能源安全、社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需要把建筑节能工作提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小康社会的高度上来重视。政府的有关部门与建筑的研究单位、建筑施工、建筑开发、建筑设计、建筑监理以及物业管理都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建筑节能这一集约型社会的事业中,以确保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与技术可以真正得到贯彻于施行。进行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利用建筑节能技术和与之相配套的产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公共的知名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多种形式的推广示范,积极稳妥的推进建筑节能开展。

(2)严把建筑节能设计关,制定建筑节能标准规范。要针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制定颁布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形成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出台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建立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规划部门要从节能角度进行城市、住宅区和建筑群体规划,设计部门要充分考虑建筑楼体的排列组合形式,建筑物的朝向、体型、体量、平面布置绿化、外部围护结构、新型节能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3)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强对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研究,为建筑节能提供技术保障。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已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要积极引进和借鉴国际上成熟技术、体系,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推进建筑节能,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尤为重要。

(4)开展在用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在用建筑作调查分析,研究制订在用建筑节能改造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标准规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在用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选择在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试点示范,加大对在用公共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

(5)积极引导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引导墙材生产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利废及建筑垃圾等再生墙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利用粉煤灰、工业矿渣、废石膏、石屑等各类工业废弃物生产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多孔砖、陶粒砌块等,推广应用散装水泥,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和木材资源。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师开始自觉利用交叉科学观念处理高层建筑上出现的问题,结构形式的跨越式进步、材料设备的变化和更替以及生态、智能技术与建筑功能的有机综合等等,都成为建筑师关注的新热点。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每一位建筑人都应感到身上肩负的历史,建筑节能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饶戎.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鲍家声.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J].建筑学报,2010(7):7~12

[3孙仁国.民用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4): 142.

上一篇:关于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与技术应用 下一篇:浅谈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规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