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有关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8-09 11:15:47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有关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本文简单的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措施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方式,业务范围也不断发展变化,企业规模一步步扩大,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将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健全,还可以促进企业将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规避风险。笔者作为施工企业的一名财务工作者,同时兼职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措施提出一些小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其职能的弱化

作为建施工由于其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工作重点侧重于“揽活干活”,弱化了企业管理。在我国,内部审计往往被领导所忽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不是企业自己在完善内部控制过程中自发的要求,而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强制要求,甚至是下级单位为了与上级单位对口成立的,所以其从部门的成立到人员的配置方面往往有应付和牵强的味道。内审人员需要时从各个部门临时抽调,这样一来内审人员的系统培训,系统操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行为不规范、审计程序简化、审计工作底稿不够完善、不能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等情况普遍存在,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形成了内审就是走过场的一个局面,其职能无从体现

2.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合理、职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是相对于政府审计与民间审计而言的,它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备都是企业内部的,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其内部审计人员基本都是从财务部门和工程部门抽调而来,这样造成了内审人员的专业单一,缺乏一定的审计知识和审计技巧,对于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及熟悉程度也各不同,也势必影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也局限了内部审计的根本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3.内部审计部门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

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重揽活轻管理的现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起不被重视可想而知,其“冷宫”的地位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而由于其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切身利益与企业、与自己部门息息相关。在说,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内部审计在企业高层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是企业中的职能部门,其人员组成、工作地位、职务升迁等由企业领导决定,同企业其他部门处以平行的地位,这样以来,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无从谈起。

4.内部审计的内容过于简单

对内部审计好多部门还存在误解,好像审计工作就审计财务部门的工作,审计财务凭证报表账本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主要工作还是差错防弊,并且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也多数是财务人员。内审工作没有跟上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步伐,没有把风险防范和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审计目标。这样大大限制的审计作用的发挥。作出的审计报告也没有多数深度。往往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5.内部审计的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是以手工查账为主要手段,工作方法与手段过于陈旧.凭借审计人员的个人业务知识和职业判断,对审计对象相关资料进行随机抽样,很少使用审计软件和统计抽样等审计手段,这样一来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客观性及准确性缺少保证,风险更无法量化。且企业对内部审计人员又缺乏系统的培训,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满足不了企业及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需求,从而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影响着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不利于审计效率、质量的提高和审计领域的拓宽,尤其是在审计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且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避免损失。

二、浅谈几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应改进的办法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1.借助外部审计力量,促进内部审计发展

外部审计包括社会审计(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这些审计都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是受企业高层委托或政府管理需要被动接受的审计监督,能够发现和改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可能存在的舞弊和漏洞。内部审计要充分利用这些审计结论,找点内部审计的重点和突破口,集中主要审计力量,有的放矢的进行审计工作。再利用内部审计的优势,对公司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比较熟悉,做到不但要能够发现问题,还要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最终实现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改善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审计部门的工作一直向这个方向发展,肯定能够获得领导的支持,各部门的配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2.理顺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体系,确保内部审计有效开展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领导体系,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所起到什么作用。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领导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二是受本单位总经理(厂长)或总裁领导;三是受本单位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领导层次越高,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越高。结合审计工作的独特性,本人建议为保证审计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审计部门应直接受本单位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是一个单位最佳的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审计工作要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看问题,高瞻远瞩,才能抓住审计的主旨,才能不被枝节末梢的小问题所纠缠,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保驾护航,出谋划策。

同时,企业要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对内部审计人员任免要慎重考虑,同时确保内部审计负责人与企业高层领导或者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保持畅通沟通。另外,企业高层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大力支持配合审计人员的相关工作,在企业内部也要广泛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的地位,促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从“要我审”转变到“我要审”,保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3.建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改变眼睛只盯经营生产不顾后方管理的局面,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考核培训体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内审人员的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加大内部审计人员培训,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知财务知识,还要熟知其他部门的职责和技能,成为一位业务的多面手,这样才能保证审核工作的全面性;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切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优量的审计服务。

4.审计工作应紧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密切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结合企业的组织管理架构,根据业务规模范围的大小,合理设计审计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工作重点。首先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安排审计工作的侧重点。企业处在不同发展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其次要明确企业目前风险点所在,做的审计工作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第三要审计计划安排合理,不但有例行审计,有专项审计,还要有突击审计。确保审计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促使内部审计更好的、有效的发挥其职能,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建立新的形象,从以监督为主的“警察”角色向企业的“参谋”、“智囊”角色转变。工作中,既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又要保证其重点性,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握住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方面,把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重大的具有倾向性的问题作为审计要点,同时审计人员要处理好与被审计部门及人员的关系,尊重被审计部门或个人的相关意见,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好好沟通,尽量弱化矛盾,不可动不动就“亮剑”,坚持原则的同时考虑相关整个企业局面,从而形成为企业整体发展提高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夏丽,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加强与审计效能的提高[J],集体经济,2011.27

[2] 徐政旦,《审计研究前沿》(2002 年版)

上一篇: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议延长退休年龄之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