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分数竟然并不低

时间:2022-08-09 10:49:03

所谓的征集志愿,是指在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由省(区、市)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未完成的招生缺额计划,以及部分院校在平行志愿录取后向该省投放的增招计划。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根据征集志愿信息上网填报。在同一个批次,只有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征集志愿填报和录取。

要想在征集志愿填报上做最后的一搏,广大考生务必要清晰地把握其本质特点与填报技巧。笔者在此总结了下面几个注意事项,希望关键时刻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学子们。

1.认识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区别

(1)征集志愿是指,招生过程中招生院校没有录满招生计划,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补录是在开学后,已经录取的学生没去学校报到,或报到后很快放弃这个学校,致使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

(2)征集志愿涉及各个批次的院校,而补录一般只涉及三本院校及高职专科院校,因为这两类学校每年新生入学时报到缺失率比较高。

2.征集志愿的学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

只要一个院校填报人数少于院校计划招生数或提档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这个院校就有可能成为征集志愿的对象。所以,每一批次都有参加征集志愿的学校。因此,考生填报征集志愿时不要挑肥拣瘦。

3.征集志愿的学校分数不一定低

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参与征集志愿的学校投档分数一定比第一次录取时低。可事实恰恰相反,多数学校的分数会抬高上去,原因有三点:一是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都是第一、二志愿落选的考生,多数考生害怕落入下一批次,有“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二是征集志愿的院校只是招生的部分院校,缺额计划不多,选择余地相对较小,多数考生是“我的眼里只有你”;三是征集志愿与第一次填报志愿一样,也是采取平行志愿方式,无论考生填报几个志愿,都是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这几个原因会导致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线相对较高,所以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也要考虑志愿梯度问题。

4.填报征集志愿的方法

填报征集志愿的方法与填报其他志愿的方法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一批本科征集志愿不能用分数段、位次段或比对院校提供的录取资料进行。正常情况下,一批本科院校很少有连续两年在某省落入征集志愿的,偶尔进入征集志愿的院校都是个别专业计划未完成造成的。填报二本、三本、高职专科院校征集志愿时,可以参考院校公布的前期录取资料。同时,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也要考虑志愿梯度问题。

5.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就一定能被录取吗

有的院校在参与征集志愿时,由于缺额较多,会降分征集志愿,即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下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是20分以内。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考生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就一定能够被学校录取。因为考生能否被录取与征集志愿填报的人数多少有关,当报名参加征集志愿的人数大大超过院校征集缺额计划数时,院校就不再进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

6.征集志愿其余注意事项

(1)注意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地点。每一批次征集志愿时间都很短,一般在一两天之内,考生要密切关注当地招办公布的信息;填报志愿的方式都是实行远程网上填报,提前或滞后,网报系统都将处于关闭状态。有的省份会让考生到县市招办指定地点上网填报征集志愿,错过了填报时间和地点,都会被视为考生自愿放弃。

(2)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如北京体育大学在各省征集志愿时,都提示考生“对身体条件有特别要求”;华侨大学在征集志愿时,提示考生“只招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征集志愿时,提示考生“学费五万元”。

(3)注意征集志愿次数。有的学校征集志愿后,仍没录满,就有可能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这些学校主要集中在三本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

(4)要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填报征集志愿及征集志愿录取。

上一篇:浅谈智障儿童的识字教学 下一篇:提高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