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合法拒付对买卖合同中买方付款义务的影响

时间:2022-08-09 10:23:26

信用证合法拒付对买卖合同中买方付款义务的影响

摘要:国际货物贸易买卖双方约定信用证结算,除支付功能外,还有银行信用担保和贸易融资作用。但信用证独立原则下,如果卖方提示的单据包含银行合法拒付的不符点,会影响买方履行付款义务和信用担保功能、融资功能的实现。买卖合同是否可以独立于信用证?多大程度上独立于信用证?如果银行合法拒付,双方应该如何解决付款问题?本文将进行讨论。

关键词:信用证合法拒付 UCP600 ISBP 付款义务

一、信用证合法拒付法律后果

根据UCP600所明确的信用证独立原则1,银行一旦对受益人提示的单据明确表示合法拒付之后,付款义务即被免除2,依据英美法判例中所确立的“严格相符原则”3,银行的议付不受基础买卖合同的影响4,银行的拒付也不受基础买卖合同制约。

银行拒付之后,银行收到的单据须退还受益人,在没有任何其他足够取得货物及其所有权的单据被买方掌握的情况下,卖方仍掌握货物及其所有权,但是无法通过信用证取得货款。卖方已经履行了买卖合同的许多义务:货物已装运,卖方才能拿到提单,保险费用已付,才能拿到保险单据,等等。面临的问题是,卖方是否有权利向买方请求付款?买方是否有义务向卖方支付货款?应根据楚卖方提交单据不符合信用证规定的不同原因,确定卖方有无过失。

二、卖方提交单据不符的原因

(一)卖方单据不符的具体原因

基于卖方的直接原因导致的单据不符,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1.信用证与买卖合同的规定并无不同,但因为卖方自身过错导致缮制和取得的单据不符合信用证规定,单据代表了卖方履行合同项下义务的方式和程度,尤其是某些单据,如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商检证书――代表了对买方来说至关重要的商品质量因素,如果不符合信用证要求,说明卖方已经根本违约,买方有权拒收单据并拒付货款5;2.信用证规定与买卖合同条款规定不一致,卖方无所适从,或请求买方修改信用证未果,但是此时卖方已经为履行合同做出充分准备或者合同已经在履行当中,卖方为了不致损失,迫不得已接受信用证,但是仍按照合同规定操作,最后提交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不一致。

(二)从信用证交易的信用担保功能分析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首先,卖方收到买方开立的信用证核对后,有权向买方提出异议,要求买方修改信用证,如果买方拒不修改,付款作为买方的主要义务,可以视作买方拒绝做出履行付款义务的准备,根据CISG第二十五条6的规定,符合根本违约的条件,卖方可以宣告解除合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最高法院援引CISG审理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法官认定买方拒绝开立信用证的行为构成根本违反合同,卖方有权宣告合同无效7。如果再寻求其他的付款方式,表明买卖双方寄予信用证信用担保功能的希望落空,卖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其次,买方开立信用证之后,卖方才能根据信用证的具体规定来履行合同,比如,提交单据的份数,具体的装运要求。Denning法官在Pavia & Co. SPA v. Thurmann-Nielsen案中认为,“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卖方在装运货物之前有权获得保障,使其一旦交付货物就将得到货款,最迟应于卖方交货期间的开始之时使卖方获得信用证。”否则,卖方无法获得信用证的担保,继续履行会增加其承担的风险。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买卖合同不能独立于信用证。

(三)从信用证的融资功能分析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8

远期信用证附有远期汇票,银行在受益人所开具的的远期汇票上进行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而成为信用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受益人便可以将该汇票在市场上贴现获得融资。从买卖关系来分析,尽管以远期信用证结算属于卖方给买方的融资,但是卖方(信用证受益人)亦可以通过汇票贴现而获得银行融资。9在出口地银行可以将信用证作为权利质押凭证为出口商提供各种融资,买卖双方就此同样受益。

买方开立的信用证与合同约定不符,那么卖方可能无法得到承兑汇票,从而进行资金融通,卖方寄予信用证这一特定结算方式的希望完全落空,得以就此解除合同。

三、因信用证与合同不一致导致的合法拒付对买卖合同的影响

(一)卖方接受与合同不一致信用证的法律分析

卖方接受了与合同不一致的信用证,对前文所述诸项权利产生了影响,因为信用证与合同不符时,可能:1、信用证种类与基础合同不符;2、信用证增加了买卖合同上未涉及内容,加重卖方义务;3、遗漏合同内容,减轻卖方义务;4.信用证内容与合同完全相悖。

对于卖方接受信用证,英美法上以案例确立了两种不同理论:1、Enrico Furst&案Co. v. W.E. Fischer Ltd. 10案中确立的“弃权说waiver”,信用证与合同不符时,卖方不得未事先给予通知的情况下就解约,因为卖方已经放弃了立即解除合同的权利。弃权理论的前提是承认卖方在信用证与合同不符时有权解除合同。2、在Soproma SpA v. Marine Animal By-Product Corporation11案中McNair法官确立了“变更说 variation of original contract”,卖方因发运货物并提交单据的行为表明其已经接受并采取信用证符合规定的立场,因为卖方在过去任何时候没有向买方发出通知要求信用证与合同严格相符。因此无论作为放弃、变更或者禁止反悔,卖方现在都不能再主张信用证不符合合同规定。这种结果和“禁反言”法律原则及维护交易稳定的商业常理一致。

银行作为买方的人,行为后果归于买方,买卖合同的履行很多步骤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用证,尤其是卖方的交单义务12和买方的付款义务。买卖合同不能也不可能独立于信用证。

(二)单据存在不符点被合法拒付对买卖合同的影响

CISG第34条明确规定“卖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移交这些单据”,在约定信用证付款的合同中,信用证可以视作对移交单据做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但信用证的内容不限于单据的提交,主要是信用保证和融资功能,买方以银行信用替代了自身的商业信用,且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证开证费用和缴纳保证金,卖方提供严格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作为对价,如果卖方未提交严格相符的单据,从表面上来讲,就是违反了这项特殊义务,即在履行中出现了根本违反合同,买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尤其当买方并非最终用户,很可能是贸易中间商,买方是在收到购货合同后才寻找卖方,买方和最终用户之间很可能也是信用证结算,这种情况下,卖方单据不符合信用证规定给买方转售货物、得到银行信用保障和信用证融资带来了困难,甚至导致买方与最终用户之间的合同无法履行。

四、信用证合法拒付对买方付款义务的影响

(一)对买方付款义务的影响

尽管卖方提交单据同时履行合同项下和信用证项下的提交单据义务,信用证不符的原因各异,无法从法律上区分究竟提交单据是在履行何种义务,买卖合同中也没有规定单据需要达到什么标准,更没有法律规定信用证的规定和合同的规定必须一致,但是将所有情况下的单据不符而致信用证拒付会对卖方造成一定的不公平,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加以明确信用证合法拒付后,买方是否仍负有付款义务。

信用证合法拒付后,买方取得货物控制权从而承担付款义务,无论是基于诚信原则还是从合同的实际履行考虑,都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买方的付款义务争议主要是在银行合法拒付信用证之后,货物仍处于卖方控制之下的情形。

(二)买方是否仍负有付款义务,须区别对待

买方是否解除合同,以及是否可以拒绝向卖方支付货款取决于在该合同中,单据对于买方的重要性,在转售贸易中,单据不符而非实际上的货物质量不符,使得买方的无法将货物转售,致使买方无法实现其所期待的利益,那么买方有权拒绝支付货款,甚至解除合同、请求损害赔偿。

卖方的最主要义务是交付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存在据以合法拒付的不符点,但其交付的货物不致使买方蒙受根本损失,即不会使买方丧失他期待得到的利益,尚不构成根本违约,那么,买方应本着诚信原则,与卖方进行重新协商,拟定新的解决方案。买方得就在原来的履约过程中,因卖方的过失而导致的损失和额外支出向卖方请求赔偿。

如果在信用证的开立过程中,买方设置陷阱或两难最终致使卖方提示单据被拒付,在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卖方能够出示足够的证据证明,卖方得以欺诈为由请求损害赔偿。但这种证明是极其困难的,或说可行性微乎其微,卖方在国际货物买卖的交易各环节中,都应该谨慎操作,防止出现因为自身过错而导致合同几乎全部履行完毕,但不能得到货款的情况出现。

注释:

1、第四条a款的规定,“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或者其它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提及该合同,银行亦与该合同完全无关,且不受其约束。”

2、2000男3月1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地区法院,Voest-Alpine贸易公司诉开证行中国银行不当拒付案,Gilmore法官所做的判决中,第(2)项“开证行关于单据与信用证不符点的通知不构成有效的拒绝兑付信用证的通知”,银行仍需承担付款责任。

3、Kerr法官在RD Harbottle (Mercantile)Limited v.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Limited一案中,对严格相符原则进行了总结,“指受益人向银行提交各种单据请求依信用证付款时,这些单据从表面上看必须严格符合信用证的要求,银行才能付款;银行有权拒收未严格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哪怕只是细小的、微不足道的背离也不例外。”见《国际贸易法》,陈治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253-254页;

4、UCP600第四条a款“银行的兑付、议付或履行信用证项下其它义务的承诺,并不受申请人与开证行之间或与受益人之间的在已有关系下产生的索偿或抗辩的制约。”

5、沈达明、冯大同,《国际贸易法新论》,法律出版社,1989年,第39页;

6、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一方并不预见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见会发生这种结果。

7、《国际货物贸易法》,陈治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286页。

8、备用信用证下的融资中,买卖双方的纠纷此处不做讨论,仅讨论用作贸易结算的一般信用证;

9、《国际贸易法》,陈治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第228页;

10、[1980]2 Lloyd’s Rep.340;

11、[1980]2 Lloyd’s Rep.367;

12、卖方在合同条款中的交单义务和在信用证项下的交单义务是不同的,但是在履行信用证下的交单义务的同时,往往会同时起到履行合同中的交单义务的作用,如提单的交付。

参考文献:

[1]龚柏华,龙凤.美国Voest-Alpine贸易公司诉中国银行信用证不当拒付案评析.国际商务研究,2003;第1期

[2]王咏梅.论信用证单据不符对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第14期

[3]刘芳.信用证合法拒付对基础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影响探析.法制与社会,2010;2

[4]陈治东.国际贸易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5]丁海芹.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与基础合同关系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8;6

作者简介:郝世淑(1983-),女,山东青岛人,汉,复旦大学2011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法。

上一篇:关于构建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