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服药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2-08-09 08:43:27

1.“慎用”“忌用”“禁用”的区别?“慎用”“忌用”“禁用”主要是从药品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上进行区分的。

“慎用”是指药品用于人体后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应谨慎使用,但不等于不可使用。使用后应留心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老年人、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当特别谨慎。

“忌用”即避免使用。有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比较明确,不适宜服用的人服用后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较大。若病情急需,应选择药理作用相类似、不良反应较小的药品代替,也可合并其他药来对抗其副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肾功能不良者忌用;异烟肼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肝功能不良者应当忌用。

“禁用”即绝对禁止使用。如果使用就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青霉素过敏者绝对禁止使用该类药物。

2.药物能否同时服用

我们家庭的小药箱里,往往都有很多治疗感冒、胃痛或腹泻等常见病的药物。这些药物在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因为其化学性质、作用机制的不同造成药效的下降、副作用的增加,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以感冒为例,药店里所能买到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可其中的成分都是相似的,如果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则会导致药物过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个时候需要咨询医生或者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危害。

3.加倍剂量服药或缩短服药间隔的危害

加倍剂量服药或缩短服药间隔,人为造成用药剂量过大,容易造成肝、肾受损。如果某种药使用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有导致肝肾损害的可能。还有一些安全剂量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如地高辛、苯妥英钠、氨茶碱等,加倍剂量服用,可导致严重的药物中毒,可危及生命。

4.服用一般药物的饮水量

要根据服用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特点来调整饮水量。一般服药时饮水量应以足够将药物咽下为宜。一般服用片剂喝150~200毫升水即可,服用胶囊制剂则喝水量大一些,因其易附着在食管上。有一些药物服用时,要少喝水甚至不能喝水,如硝酸甘油舌下片,含服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含后30分钟不宜吃东西、喝水,以免影响药物吸收。而服用磺胺类药物需要大量喝水,因为其易在尿中形成结晶。还有一些情况是根据病情来定的,如腹泻时服用口服补液盐、发热时服用退热药需要多喝一些水,则是因为腹泻需要补充体内水分,退热出汗会丧失水分的原因。总体来讲,人在服用药物时,每日的饮水量应多一些,目的是防止药物性。肾损伤。

5.适宜的服药时间和间隔

采用正确服药时间和间隔,是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减少或规避药物不良反应。科学的服药间隔是将一天的24小时除以服药次数,例如一日三次,就是应该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一日两次,即为每隔12小时服药一次。如果每日三次采用了早、中、晚的服用方法,即在用餐时间服用,就会使药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白天完成,白天的药物浓度较高,不良反应也就随之增加;而夜间药物浓度会过低,会影响疗效。但是降糖药的服用是例外,血糖的高低与进食有关,降糖药服用时需要按照进餐时间进行。

在掌握好服药间隔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所患疾病及所用药物情况,合理调整服药时间。以激素类药物为例,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10时,故采用早晨一次服药为宜,可减少对机体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的抑制。服用补钙药宜在临睡前,因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6.餐后、餐前服用的药品

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决定服用时间。

以糖尿病药物为例,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磺脲类降糖药,必须在饭前30分钟服用;阿卡波糖则需要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由于对胃有刺激,故需要在饭后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为了形成保护膜,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为了发挥其药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为了避免进食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均需要在饭前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由于对胃有刺激,则需要在饭后服用。

上一篇:肝病患者五大忌 下一篇:服降压药的十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