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责任分析

时间:2022-08-09 07:21:3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责任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改革也逐渐深入,各个学校的体育选项课也相继增多。在学校体育活动风风火火开展的背景下,体育伤害事故也开始触碰人们敏感的神经。特别是近些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呈现出了增长之势,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和索赔问题。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包括学校体育场地的不合格、器械的陈旧、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措施不当都可能会造成伤害事故。本文要分析的是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要应承担的事故责任和规避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责任。

关键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校方责任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认定及校方责任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认定。所谓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该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到的所有伤害事件。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学校体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的体育训练及体育竞赛等。它主要分为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两部分。而体育伤害事故指的是在以上两项体育活动中,学生身体组织和思想情感上受到的损害或灾祸。其次,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认定必须要与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紧密联系,原因的不同会造成事故认定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学校体育事故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前者具有突发性,是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提前预知的,这种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事故,比如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如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则学校无法律责任。而后者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校方责任的重点内容。所谓过错事故又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损害结果,但是听任其发生,即为故意。学校、体育教师或管理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学生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从而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本该遇见却没能预见,或者轻信这种结果不会发生,即为过失。过失导致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学校、体育教师或管理人员应当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过于自信而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过失事故是造成当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学校对学生人身伤害只承担过错责任,不承担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二.学校在规避体育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措施责任

(一)学校应该完善体育场所建设,要尽可能消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学生创造安全的体育活动条件。当前,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都存在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的情况,各校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建设操场,完善体育设施。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划操场建筑面积,对场地的器材、设施等进行严格的、定期的保养和维护,这是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场地要做到平整、软硬适宜、避免积水。同时,要根据学校规模、校园的条件等情况开辟各类活动区域,如球场、跑道、运动器械场地、健身房等,并配置各种器材设备和安全保护设施。器材和设备设施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并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在体育课前还应该组织教师对体育器材等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因为设施倒塌、器材陈旧使用中损坏等造成的伤害事故。另外,在学校人数超前于当前体育场地设施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教育。要根据各班人数、上课情况,科学的安排体育课程,合理使用场地器材,避免因体育教学中的相互干扰和拥挤而造成伤害。

(二)学校应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或体格检查。当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即学生在运动中突出某种疾病或学生本身有某种疾病,在剧烈的运动下疾病发生导致的伤害事故。这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学校健全学生的健康管理制度,就可以很好地规避此类事故的发生。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并建立全体学生的健康状况卡。在检查中发现学生有某些疾病的,要配合学生家长做好治疗,并让体育课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关注此类学生,给他们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避免运动负荷过大诱发疾病发生造成伤害事故。总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可以及时让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三)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当前,因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低,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事故,或因教师不按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体育课训练内容造成的伤害事故层出不穷。针对这种现状,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规范体育教师的备课行为,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仔细检查排除场地、器材等教学环节中的隐患,对存有危险因素的教学环节要认真组织,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同时,要让体育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运动负荷,将安全教育和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预防体育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的特点和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增加了预防的难度,但是只要校方积极的采取措施,健全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就可以减少并尽可能规避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学校必须要明确自身在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本着热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原则为学生听过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宁伟;谭小勇;校方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J];体育科研;2012年01期.

[2]杜瀛雪;学生伤害事故中校方侵权责任研究[D];大连理工;2011年.

[3]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上一篇:海岛型森林旅游开发的探讨 下一篇:如何让太极拳普修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