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博报 第8期

时间:2022-08-09 06:45:22

地产博报 第8期

中国房地产报

真希望哪天走在路上,遇到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摔倒了,然后我把他扶起来,他微笑着给了我一个房产证就走了。我喊道:老板,你的房产证!然后老板转过头,微笑着对我说:“不,是你的房产证。”

房地产商不会讹人吧?

做房地产的伤不起

贷款几时有,弱弱问银监。不知调控休止,今儿是啥年?我欲转行扫地,又恐人满为患,无处不胜寒。起身吃早点,只剩萝卜干!遛遛弯,狗儿咬,伤新添。不应有恨,谁让你是房地产?人有河东河西,生意有赔有赚,自古没人管。但愿活长久,莫做房地产。做房地产伤不起……

房产出新段,段段辛苦泪。

上海限购继续收紧:非沪籍单身人士不许购房

上海楼市限购进一步紧缩。据媒体从部分区房地产交易中心获悉,但凡单身、非上海籍购房者,无论是否已有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目前已被列入购房限制范畴。在多次调整上海限购政策操作细节之后,留给灰色操作的空间已几近于无。

国际化大都市,不走寻常路。

银川外侨办

美籍华人满辉(女)6月13日从美国给银川市外侨办打电话,说其在银川居住的父母遭到某房地产公司强制拆迁,询问拆迁行为的合法性,并担心其父母和妹妹的人身安全,请求我市侨务部门过问此事。经市外侨办与有关部门了解,确有强拆行为。目前,因有关部门介入,满辉父母的拆迁已得到妥善解决。

试问,如果她不是美籍华人,有关部门会介入协调吗?其中提到的“妥善解决”又是一种怎样的解决方式呢?

王辉智诚 :主要城市城镇人均商业面积概况

人均商业面积,及商业地产发展饱和度各城市对比,合肥2.88;北京2.56;杭州2.42;上海2.01;南京0.96。从全国各区域市场可以看出,全国人均商业面积仍处于低位,但个别城市已趋饱和。

“人均商业面积及商业地产发展饱和度各城市对比”,如此对比!

邱国鹭

在A股市场有两种人比较悲哀,一种是迷信政府的人,另一种是不信政府的人。前者在政府刚开始振臂一呼时就身先士卒,往往先锋当成了先烈;后者在政府三令五申之后仍然无动于衷,往往落后变成了挨打。中庸之道是在振臂一呼之后,三令五申之前,将信将疑,半推半就,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才是恰到好处。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两种人比较悲哀,一种是迷信宏观调控下房价要崩盘的人,另一种是相信宏观调控下房价要大涨的人。前者十年前就开始坚持不买房,现在基本就是愤青,专业是咒房地产市场崩盘;后者屡屡得手后,现在基本就是一个房奴,专业是咒房地产政策短命。

深圳一家五口睡觉时被抬出 房子清晨被拆

7月8日清晨4时许,深圳市罗湖区黄贝岭街道黄贝岭中村附近拆迁工地上仅有的几家住户已经熟睡,固守一楼栋的唐先生一家五口被抬出房间,一台挖掘机很快将楼房推倒。

这才是所谓的躺着也中枪。

任志强:降息与房地产没有直接联系

降息的目标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而是面对整体经济下滑趋势的措施之一,目前,不光是中国,欧洲央行也在降息,美国、日本都已经降到了不能再降的地步了,与房地产没有直接联系。

我们该如何理解央行降息与任总的言论?

人民日报:房企炒作地王误导预期推高房价

人民日报近日发文,一些房企加大土地投机的力度,媒体炒作地王,给地王打上楼王的标签,插上楼王的翅膀,误导消费预期,从而推高房地产价格,影响调控大局。这只是土地市场的正常表现,不必过多解读,更不必过度担忧。

任总说,每个地王都是在政府的拍卖中产生的。

高晓松:来!两月不买房!

反正我已42年没买房了!再多俩月何妨!租房住全天下都是你的;买了房只剩一个角落是你的。只要你们坚持两个月(2012年的7月和8月)不买房,全国房价必定能跌20%以上,这既省钱,又能让“房价回归合理”,何乐而不为?

难道高晓松的一句话比政府一系列调控都管用?

中国人全球炒房 澳洲欧美一个不落

据澳洲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报告数据,2010年至2011年,海外买家在澳洲房地产方面,中国投资客户共购买的物业资产仅次于英国投资客户,位居第二。德国《经理人》杂志近日刊文称,继美、加和澳之后,德国已成为中国投资商的第四大投资对象国。

炒完了,能果断退出来吗,就像当年美国人在香港炒股一样……

李万明:房地产市场仍有发展潜力

北京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管理公司CEO李万明说:一方面,中国对房地产的需求有目共睹而且将长期维持,未来被调控积压的购买力将逐渐释放;另一方面,社会资金普遍存在,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更多的人会选择投资房产,而非实体经济。

百家齐鸣,都是为自己发展而鸣。

罗杰斯:未来20年炒房不会赚钱 做农民可赚大钱

“未来20年,炒房地产是不会赚钱的。”罗杰斯表示,“最好是你去做一个农民。中国对农业有许多的激励政策,做农民可以赚大钱。如果做不了农民,那就看农民最需要些什么,比如投资拖拉机、种子之类,或者与农产品相关的产业。”

炒房不如做农民?!

谁在推高中国房价?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在其微博中说:官员往往归咎于贪婪的开发商,开发商又说是精明的丈母娘,丈母娘们则埋怨黑心中介,而中介们都推给的投资客。上层推诿,下层怨恨。最后,“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走了计划经济的老路。

各说各有理,大家都太委屈。

三菱50亿日元与金地“淘金”中国房地产

继港资房企频频出手内地楼市引起关注,近日中国房地产又迎一波外资入袭。10日,日本三菱商事宣布计划与金地集团合作,在辽宁省大连市建设约3500套公寓和总面积3.4万平米的商业设施。日本三菱商事将出资约50亿日元,获得40%的股东权益。

外资找个国内托进入中国地产市场。

许小年

首套房刚需,第二套投资,第三套投机?一天仨馒头刚需,第四个浪费,第五个囤积?一年五身衣服刚需,第六件显摆,第七件奢侈?一周一次刚需,第二次好色,第三次?刚需、柔需能准确定义吗?即使能定义,为什么且凭什么要限制、打击后者?自由选择是消费者不可剥夺的权利。

徐教授话刚需,撇开国情要自由。

周其仁:反对农民转让土地是离谱的想法

城里人为什么可以买卖房子呢?如果把房子都卖了不也住到街上去、流离失所了吗?我老问为什么给城里人发工资?他可能乱花钱,花光了怎么办?那就应该给他发实物,发肥皂、毛巾、草纸,而且一个礼拜就要发一次,发多了又用完了。

土地引出的各种离谱想法……

国土部:要坚决遏制房地产市场异常波动

国土部表示,上半年全国地产市场总体盘整下行,个别城市再现高价地,未改变市场整体偏冷格局。国土部下一步将对市场波动影响加强调控,保持市场均衡协调运行。新一轮调控以来,随着两限等调控政策发挥作用,投资投机性需求被有效遏制。

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不是地方政府“参股”地方经济,而是“掠夺”或者“贩卖”地方经济。

大批开发商半年销售额创新高

截至7月11日,22家上市房企公布了上半年销售业绩,合计销售额达4149亿,同比上涨幅度14%,大部分企业销售业绩均有所上升。上半年,以保利、中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开发商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即便是最严厉的“限购”政策,也没能阻止这些公司的数据增长。

产业做产业的事,产业基金做产业基金的事,前者要高速周转,后者要快速升值,不然做房地产自己做成房东,做基金自己做成无法脱手的股东。持有型物业本质上是金融产品,对于做产业的来说,也应该是能销售的尽可能销售,能套现的尽可能套现。

楼市三大关键词:以价换量 政策微调 调控不动摇

一边中央“坚持调控不动摇”,一边地方政府“微调”小动作频频,一边开发商“以价换量”,一边降息刺激。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始终伴随着中央政府、开发商、地方政府和购房者之间的深度博弈。

无论谁是最后的赢家,苦的还是老百姓。

上一篇:主动郊区化造就原香溪谷 下一篇:她爱上诗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