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待破题

时间:2022-08-09 04:34:42

贵州的旅游资源之丰富,足以支撑一个旅游大省的概念,旅游产业完全可以在贵州的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但现实情况是,旅游业在贵州的地位还不够凸现,无法马上起到主要支柱作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还比较低。如何推动生态立省与贵州旅游经济的统筹发展,应该是一个当务之急。

问:贵州是中国较早提出生态立省的省份。我们想借此次贵州专题报道的契机,探求一下贵州旅游的发展之路,看看贵州对旅游具体如何定位的?

答:贵州旅游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破坏性很大,对旅游也是如此。那时根本没什么旅游,只有一点外事接待。刚结束,刚开始突出经济建设的主题,当时贵州的一些领导同志就敏锐认识到旅游对贵州的意义,在当时进行的一些水利建设项目,发现和保护了一大批旅游资源,为后来的旅游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八十年代进入了全面旅游资源普查和景点初步开发的阶段,一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开始了规划和建设。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开始从产业的角度思考旅游,九十年代中期把旅游业定位为贵州的后续性支柱产业,现在则定位为加快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

问:将旅游定位为加快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是否意味着战略上的变化?有哪些配套措施?

答:我们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形成旅游线路。形成了一点四线的旅游大格局。即: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贵阳为中心,西部有以黄果树、龙宫、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花江大峡谷、威宁草海、红枫湖及屯堡文化、布依族文化为代表的“黄金”旅游线;东部有以舞阳河、杉木河、梵净山、镇远古城及苗族、侗族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玛瑙”旅游线;南部有以荔波大小七孔、茂兰、都匀剑江――斗篷山、孛布及水族、瑶族、毛兰族、布依族文化为代表的“翡翠”旅游线;北部有以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及赤水丹霞地貌、习水阔叶林生态旅游等为代表的“红宝石”旅游线。这四条连接川、渝、滇、桂、湘的跨省旅游线路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旅游的结合点。但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内旅游市场热点向西部转移,我们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等问题便凸现了出来;而且我们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也有争论,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激进派,认为我们贵州的旅游资源太好了,把旅游资源等同旅游产品认为主要问题是重视不够,方法不对头,所以落后于云南、四川等地。因此主张大干快上。一种则比较消极,认为贵州的旅游资源不过也只是中等水平,只能适度开发。那么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家底?市场定位到底应该怎么定位?我们感到在面向新世纪的旅游发展,必须解决好思路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单靠我们自己关起门来吵是吵不出结果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因此我们需要借用省外、国外人的目光重新审视贵州的旅游产业。需要从外面请专家为我们评估旅游资源,搞旅游规划。借规划理清思路,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省政府向世界开发银行贷款请国内外专家来为贵州旅游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把省内专家的智慧很好地发挥出来,我们开始做规划。用计委领导的话讲,我们这个规划是“行业里开放成程最带的一个规划”。专家们采用国际标准对我省旅游资源评估的结果让我们惊喜交加,我们的旅游资源原来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办法进行评估,专家们认为,贵州省489处旅游区(点)中,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巨大国际潜在市场的A级资源达79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B级资源更是多达191个。生态立省,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因此便有了强大的实证依据。

专家们还给了我们一些很珍贵的建议。他们认为,贵州的旅游资源固然极其丰富,旅游产业固然有巨大潜力。但贵州的生态基础同时也是很脆弱的,承受力是极其有限的。比如,喀斯特山区的植被,是几百年几千年才培养起来的,过度开发就很容易导致这些植被一朝毁坏。所以不能急躁,不能搞超出现有生态承受力的粗放式的大干快上,而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要吸取兄弟省份发展旅游产业的教训,切忌狂轰滥炸,一哄而上,而应该“精确制导”。我们旅游产品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在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以及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地区。用专家的话来说即是:“贵州的旅游产品是给富人准备的一顿盛宴”。即,我们应该在巩固和提高现有客源份额的基础上着力高端市场开发。而这个市场的确潜力无限,因为贵州比较封闭,除了喀斯特地貌等资源,还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所谓“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这些名副其实的“文化千岛”,恰恰是那些物质上富有的现代人在都市中无法寻找到的精神家园,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于是,我们提出了针对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观,并写进了省委省政府二十号文件:在适当扩大规模的基础上走提高旅游质量和档次的道路,这就是“以特取胜”、“以质取胜”和实施精品战略。

问:那么怎样保证这些思路实现?

答: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省领导有个想法,就是在去年打基础,今年起步,明年起飞。以前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要加大宣传力度。黄果树、遵义、茅台酒是贵州三张名片,但贵州好的东西还很多,要加强贵州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保障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大省目标的实现,就要调整产品结构,在提高观光旅游、渡假旅游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和红色旅游等特色产品,成为我国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另外加快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培训、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和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也都是重要的工作。

问:我的想象中,旅游业在贵州的诸多产业中应该是主干产业,最高产业,其他很多产业应该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最高产业,但现在好像旅游业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突出。

答:贵州的旅游资源之丰富,足以支撑一个旅游大省的概念,旅游产业也完全可以在贵州的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这应该说已经具有共识。但我们现在支柱产业很多呀,传统支柱产业、新兴支柱产业、后续支柱产业。旅游业在其中还不够凸现,这是我们旅游产品发展的现状。对此我是这样看的: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它总是和国民经济发展总水平相适应的。它必须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巨大潜力才能爆发出来。在当下贵州,它还无法马上起到主要支柱作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还比较低,但潜力很大,属于需要加快发展的后续性支柱产业。

问:旅游在当下还起不到支柱作用,地方财政不能不依赖其他产业,因此便形成一个多产业共同发展的一个局面。但其他产业会让环境、让旅游付出一定代价,譬如西电东送,假如送不出去的话就要在内部发展高能耗产业,而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高污染产业。同时其他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也正从发达地区向贵州迁移,这能满足地方政府短期的财政需求,但和长远发展战略显然是冲突的。

答: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而且事实上少数地区也有这种苗头。旅游发展慢一点我不怕,我怕的就是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旅游一下子发展不起来,就去搞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环境一下子就破坏了。为此我们对地方领导搞了很多旅游培训,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旅游的重要性,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还有一些同志不知道怎样科学地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护人文生态,不知怎样才能可持续地利用这些资源,这还得靠培训。我们还要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通过标准化把很多景区规范起来;同时通过专家的考察评估,列出旅游发展优先区。

旅游发展必须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贵州很多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当地人出去打工都很难适应,文化程度也注定他们只能做最简单的苦工。但是乡村旅游一下子就让他们成了专家,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最熟悉呀,他们就有了用武之地,就有了发家致富的门路。这是最好的生态保护,也是最好的旅游扶贫。

问:你刚才都是从行政层面讲,但行政手段毕竟有其局限性。人大有无立法,把贵州的旅游发展战略以法律手段固定下来,从而保证这一长远战略得以实现?

答: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即使立法通过,贯彻实施中的种种问题仍然存在。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将竭尽全力,推动生态立省与贵州旅游经济的统筹发展。

上一篇: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 下一篇:贵州不躁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