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掌握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要点

时间:2022-08-09 04:34:13

论如何掌握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要点

摘要: 钻孔灌注的质量问题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础不均匀冻胀引起的裂缝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钻孔偏斜和孔壁坍陷、缩孔、导管堵塞及钢筋笼上浮。 本文主要想通过对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问题成因,来浅析以下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问题措施

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根据成桩方法不同而分类定义的一种桩型。最初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加,住宅高度增加,工业逐渐发展,而且城市的地基条件比较差,很难直接承受高层建筑对地面所造成的压力,如果仍然采用通用的摩擦桩,地表以下占较大厚度的软土或黏土层就会产生沉降,于是在钻孔中浇筑钢筋混凝土而成桩随之问世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在钻孔灌注实施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量事故,而如何掌握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的要点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是就如何掌握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要点来展开论述。

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钻孔灌注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一、钻孔偏斜。主要由于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土层呈斜状分布所造成的。二、孔壁坍陷。主要是由于在钻进过程中,护筒内泥浆面不断出现气泡以及泥浆漏失而导致。三、缩孔。就是孔径小于设计孔径。四、导管堵塞及渗漏。五、钢筋笼上浮。是由于钢筋笼顶部未加支撑或支撑未固定牢固,混凝土灌注超过钢筋笼底口,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砼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砼从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解决问题,措施

1.钻孔偏斜的解决方法

对于钻孔偏斜的问题,可以有如下解决方法:安装钻孔时,钻杆、钻头、护筒中心三者在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加导向架,使其沿导向架向中钻进;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及时调整钻杆,以达到预防和处理的功效。对于孔壁塌陷的问题,可以有如下解决方法: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尽量缩短灌注时间,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尽量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2.缩孔的解决方法

对于缩孔的问题,可以有如下解决方法:采取加入适宜的流平助剂或低表面张力溶剂加大泥浆比重,提高泥浆护壁效果,重新开钻待清孔合格后,迅速下放钢筋笼,缩孔后钢筋笼下不去,不可以把漏在外面的钢筋笼子截下去,如随意割掉外露的钢筋笼的话极有可能影响到桩的承载力。

3.导管堵塞渗漏的解决方法

对于导管堵塞渗漏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在制作导管时,要注重焊缝的质量,导管各部位焊缝要严格焊接到位;法兰盘的对接螺栓要与导管规格相匹配,导管管径越大管长越长,相应的螺栓也要越粗,其直径一般来说不能小于18mm;导管对接时应拧紧螺栓;避免在导管管壁上出现裂缝;避免在导管内产生气包。如果导管内出现堵塞,不能迁就施工,将就过去,而应马上提出导管进行处理,重新清孔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免因小失大;也可以采用提升导管减轻水压或上下抖动导管等办法,也可以用附着式振动器对导管进行振动,使管内的混凝土灌注下去;灌注水下混凝土不太深时发现导管堵塞,应尽快提升导管,清理出已灌注的混凝土,重新下新管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而不能进行强行灌注。若灌注的混凝土面距离水面不太大的情况下出现导管堵塞导致混凝土无法灌注,应及时提出导管,在导管底部设置防水塞后,将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内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4.钢筋笼上浮的解决方法

对于钢筋笼上浮应当作如下措施:减少沉渣厚度,混凝土灌注快到钢筋笼底部时,尽量减小埋深,减小对导管的冲力,混凝土一定要搅拌好,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浇注时间,导管的配置要好,当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缓慢放料,应考虑运输距离、气温影响,法兰盘导管注意挂笼子,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加大吊筋直径,并在井口加配重,并可焊在护筒上,采用在主筋上焊"倒刺"的方法,钢筋笼同一截面焊3~4个"倒刺",每个笼子设两道即可。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切不可因浮笼问题而把导管拨出混凝土面。

举例论证:

1.反面事例

其实由于不掌握正确方法,对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要点不清晰,不明了,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事情有很多:某桥在工程实施监理任务中出现了钻孔灌注桩塌孔质量事故,在安放钢筋笼时发生了塌孔事故,地质土层与业主描述相符,清孔等措施处理后均未拔出钢筋笼,导致原桩长不足,只能采取补桩处理。

其实塌孔是经常发生的事,可以避免,存在人为因素也存在自然因素,一旦发生了塌孔,应当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和举措,而案例中在清孔等措施处理后为拔出钢筋笼,导致原桩长不足,采取补桩处理,就只能是由于施工不当了,施工人员没有及时的作出正确的措施,这很明显就是对于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没有很清晰很明确的学习和了解。而如果对于钻孔灌注的方式方法有了很明确的了解,就可以及时避免这些错误,也使得工程更加安全可靠。

2.正面事例

在昆明地铁的建设中,依据昆明钻孔灌注桩建立的实践状况,实时编制了《平安出产文明施工治理方法》、《质量验收治理方法》、《土建施工树立治理审核方法》等20多个治理方法和规章准则,构成一套有用的平安质量治理系统,无疑对于此次地铁的工程建设有着很好的影响作用。而对于对施工单元和施工现场严厉治理、仔细监视,也确保了地铁的按时按点,保质保量的完成。

依据原有设计,圆滑街站围护构造为Φ800地下延续墙,在施工中表露出岩面高、岩石强等地质特点,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坚苦。据此,经由科学剖析,仔细比照,提出将未施工的延续墙改变为Φ1200钻孔灌注桩,桩长深至底板下2m,并在桩后侧施工旋喷桩,构成钻孔桩加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方式。经过此项调整,圆滑街站施工工期将较原设计提早1个月。可见,好的方式方法不仅仅可以保障安全,而且还能够事半功倍,远远超出预期效果。

结论:

钻孔灌注桩的发明为我们人类创造出了很多福利:能够住上高层,能够有坚固的地基,让我们拥有好的工厂......这一系列的改变,让我们对于钻孔灌注方法的发明肃然起敬,然而无论是多么好的成果,也不一定都是尽善尽美的,所以钻孔灌注方法也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能够正确按照处理钻孔灌注质量事故要点的话,那么这些问题也就不会更加严重,从而得以轻松解决,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应当严格遵循处理钻孔灌注事故的要点来处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不能够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伯惠,上官兴,《中国钻孔灌注桩新发展(基础类)》,人民文化出版社,218--220;[2] 宋春云,马晔,《超长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参数取值及计算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18--119;

[3] 王雷,解鸾书,《钻孔灌注桩在粉砂土质中的施工》,《浙江建筑》2009年第六期;

[4] 任建平,《钻孔灌注桩在高含砂率土层中的施工》,《建筑工人》2010年第十期;

[5] 刘文航,王文杰,《泥浆护壁反循环后压浆灌注桩施工技术》,《建筑技术》,2009年第33卷第3期。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