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程教学研究及实践

时间:2022-08-09 04:07:55

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程教学研究及实践

摘 要: 统计分析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领域,在诸如经济、生物、质量管理等专业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程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开设的。作者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探讨了本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的改进办法,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 公选课教学 统计分析软件 教学改革

统计分析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领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科学及工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中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是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统计普及率就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熟练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并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的能力之一。而《统计分析软件》这门课的设置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国家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开设,它是一门兼顾理论和实践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并借助软件平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可应用于各个不同学科,在有些学科已经有其特有的方法和特点,如生物统计、经济计量学及目前很热门的生物信息和数据挖掘的方法主体都是统计。现在,数据的统计分析在诸如经济、生物、质量管理等专业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满足更多专业学生的这一需求,2012年我们在全校试点开设了《统计分析软件》课程的公选课,受到各专业学生的欢迎。因此将《统计分析软件》作为一门公选课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先讲一般理论,再把实践作为使用理论的例子,并且例子陈旧、抽象,与学生的知识背景脱离太远。而且,正如不能想象那些游泳健将,要先学习运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再学游泳一样,对非统计专业学生,不搞统计理论研究,仅仅只是把统计作为一种工具,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统计应用都是非统计专业的人实施的。根本不必要,也不可能要求这些人都拿一个统计文凭,他们所需要的是运用初步的统计知识识别大量出现的日常统计问题,并利用现成的工具自己解决其中相当一部分问题。

(二)教学内容上,强调计算公式,注重手动计算。而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统计的教学方法已经发生戏剧性的变换。计算机与教学环境的结合,尤其是界面越来越方便友好的统计软件的使用,已经使旧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记忆并运用统计公式——不再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现在,具体计算的过程,都可以交给计算机处理。只要知道原理,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设置适当的参数,就能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统计公式,理解了,有助于对统计工具的理解;但不能理解,反倒成为一种障碍,再强调统计公式、手动计算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三)学生缺乏实践,动手应用能力差。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常常偏重于理论讲解,而缺乏实际操作,而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通过听课和念书学习统计是很困难的。

二、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一)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突出应用,兼顾方法,以案例为驱动。在教学中,从实际问题着手,先提出问题,再介绍统计方法的背景、思想、模型和解决思路,最后给出SAS求解程序和结果的详细说明。方法只是提出主要步骤,不进行详细推导,不讲手动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重点是如何使用SAS和输出结果的解释。

尽量降低对学生数学基础的要求,做到“但求会用,不求甚解”。在讲授过程中,简要介绍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的功能和目的,让学生概括出针对各种具体问题应用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并帮助学生认识分析输出的结果的含义,以及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意义,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实例的应用上。

这样,学生就可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统计规律的存在,从而掌握实用的统计方法,这样就可以增强统计教学效果。

(二)将统计分析软件教学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不断更新与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全校学生的普遍需求。在教学中,应针对选修学生的专业方向,讲解一些相关专业的案例,介绍统计软件在相关专业应用的前沿。并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意识地应用统计工具。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安排上机实习,通过上机让学生使用软件解决实际数据处理分析问题。在指导学生上机的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特别是如何将统计分析工具与相关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学的重点。

同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有利条件,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配合课堂教学,建立统计分析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在我校网站上运行,受到校内外广大师生的关注,访问量稳步提升,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实现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统一。组织老师做面向全校学生的专题讲座,阐述这门课程在实际生活中对每个人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掌握统计分析软件的重要性。

(四)改革教学考核方式,适应新的培养模式。考核重视数学思想与数学应用,淡化计算技巧、计算公式,重视应用能力考核。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采用上机考试与论文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在软件中录入保存数据,然后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判断运用哪些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利用软件完成各种分析,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判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于今后学生自身的科研、工作都大有帮助,提高学生择业的竞争力,丰富我校统计类课程教学内容,对我校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每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美数模竞赛都涉及统计知识及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的问题,统计分析软件公选课程的开设,对普及学生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使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素质培养,对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数模竞赛成绩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陈胜可,冯国生.SAS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肖枝洪,郭明月.研究生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1):100-103.

课题项目:本文由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网上拍卖中信息披露与信息优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Q20131405)及湖北工业大学教研项目“统计分析软件课程的推广研究及实践”资助。

上一篇:WORD视角下的中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下一篇:网络课程的游戏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