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软件范文

时间:2023-03-01 14:20:30

统计分析软件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软件;SPSS;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一、前言

统计分析软件SPSS是一款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的软件,其全称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该软件是一款在统计中应用很广的统计分析软件,目前在各专业毕业论文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应用范围广、方便快捷等特点吸引着众多的爱好者。本文通过对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功特点进行介绍,通过举例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两个独立样本的检验(Test for Two Independent Sample)进行分析,对该软件的操作用做了详细的介绍,为学习SPSS软件的人们提供参考。

二、SPSS软件的特点

(一)操作简便

SPSS软件的界面非常友好,除了数据录入及部分命令程序等少数输入工作需要键盘键入外,大多数操作可通过鼠标拖曳、点击“菜单”、“按钮”和“对话框”来完成。

(二)编程方便

具有第四代语言的特点,告诉系统要做什么,无需告诉怎样做。只要了解统计分析的原理,无需通晓统计方法的各种算法,即可得到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常见的统计方法,SPSS的命令语句、子命令及选择项的选择绝大部分由“对话框”的操作完成。因此,用户无需花大量时间记忆大量的命令、过程、选择项。

(三)功能强大

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自带11种类型136个函数。SPSS提供了从简单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比如数据的探索性分析、统计描述、列联表分析、二维相关、秩相关、偏相关、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回归、生存分析、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等。

(四)全面的数据接口

能够读取及输出多种格式的文件。比如由dBASE、FoxBASE、FoxPRO产生的*.dbf文件,文本编辑器软件生成的ASCⅡ数据文件,Excel的*.xls文件等均可转换成可供分析的SPSS数据文件。能够把SPSS的图形转换为7种图形文件。结果可保存为*.txt,word,PPT及html格式的文件。

(五)灵活的功能模块组合

SPSS for Windows软件分为若干功能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需要和计算机的实际配置情况灵活选择。

(六)针对性强

SPSS针对初学者、熟练者及精通者都比较适用。并且现在很多群体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操作分析,大多青睐于SPSS,像薛薇的《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一书也较适用于初学者。而那些熟练或精通者也较喜欢SPSS,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三、实例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检验(Test for Two Independent Sample)

例题:为了调查甲、乙两地土壤对种植同一种西瓜有没有影响,从这两个产地分别随机抽取同种的8只和7只西瓜,称重后得重量(市斤)如下:

甲(斤):9.31、9.57、10.21、8.86、8.52、10.53、9.21、9.14

乙(斤):9.98、8.46、8.92、10.14、10.17、11.04、9.43

问:根据样本数据检验两地的土壤对种植西瓜在重量上是否有显著差异?

解:建立假设 H0:甲乙两地的西瓜重量没有显著差异;

H1:甲乙两地的西瓜重量有没有显著差异。

然后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据建立数据文件,注意数据文件中有一个表示重量数据的变量和一个表示地区分组的变量。最后在数据编辑窗口进行检验。检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单击Analyze Nonparametric Test 2 Independent Sample,打开Two-Independent-Sample对话框(见图1)。

第二步:选择检验的变量进入检验框中,选择分组变量进入Grouping Variable框中,单击Define Group键,打开Define Group对话框,将分组变量值分别键入两个框中,单击Continue返回主对话框(见图2):

第三步:在Test Type栏中,确定检验方法。

SPSS中提供了四种检验方式,几种检验方法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先把两样本数据混合排序,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检验两个独立总体的分布是否有显著的差异。有时这几种检验结果可能不一样,所以要结合数据的探索分析考察数据的分布状况作出结论。本文选择了常用的Mann-Whitney U曼―惠特尼检验和Kolmogorov-Smirnov Z K-S检验。

第四步:选择输出的结果形式及缺失值处理方式;

第五步:单击OK,得输出结果。

(a)Mann-Whitney Test曼―惠特尼检验Ranks秩和表

地区 N Mean Rank Sum of Ranks

地区甲 7 7.71 54.00

地区乙 8 8.25 66.00

Total 15

(b)Test Statistics检验表

Mann-Whitney U统计量(小样本) 26.000

Wilcoxon W 54.000

Z 检验统计量(大样本) -.231

Asymp.Sig.(2-tailed)近似概率值(P值) .817

Exact Sig.[2*(1-tailed Sig.)]精确概率值(P值) .867(a)

a.Not corrected for ties. B.Grouping Variable:地区

表(a)中显示的是Mann-Whitney U曼―惠特尼检验的秩和表,表(b)中有适用于大小两种样本的统计量,由于例题是小样本的情况,所以选择小样本U统计量和精确概率的计算结果,从检验结果知两个地区的西瓜重量上无显著差异。

Two-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两个样本的K-S检验。

(c)Frequencies 频数

地区 N

斤 地区甲 7

地区乙 8

Total 15

(d)Test Statistics(a)检验表

Most Extreme Differences Absolute .214

Positive .161

Negative -.214

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统计量 .414

Asymp.Sig.(2-tailed)P值 .995

a.Grouping Variable:地区

表(c)显示的是频数表,表(d)中显示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检验统计量Z=0.414,P值接近1,所以两地种植的西瓜的重量没有显著差异。

所以,以上两种检验结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两地种植的同一种西瓜地重量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杜志渊.常用统计分析方法―SPSS应用[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刘宁元.运用SPSS对高职专业课程成绩进行相关分析[J].电脑与电信,2007(3).

[3]井海立.SPSS在数学试卷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

[4]baike.省略/view/130328.htm.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SPSS软件 多元统计分析 实验

【中图分类号】G3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93-01

一 前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学数学本科阶段课程设置中的一门课程,主要讲述一元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但在社会生活及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现象需要同时观察多项指标,如研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就需要考虑当地的物价、信贷、税收、总产值、利润、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每一项指标都可看成一随机变量,如果只对某一项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可能是不准确的,因为各个指标之间是有联系的,可能存在相关性,单独分析某一个变量,可能丢失部分固有的信息,因而需要对多个指标(变量)进行整体研究,以发现其内部规律,“多元统计分析”就是研究多个变量相互关系及内在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起源于1928年Wishart发表的论文《多元正态总体样本协差阵的精确分布》,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但由于其计算量太大,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才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其研究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及实验(软件的应用)显得非常必要,但怎样使理论和实验教学并举呢,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 Spss软件简介

Spss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的缩写,意思是社会统计软件包,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三位研究生研制。如今,Spss已在银行、证劵、保险、教育教学、科研市场调查研究、商业、医疗、通讯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更为有趣的是,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有不成文的规定,凡是用Spss软件做出的计算结果,可以不必说明算法,由此可见其影响和信誉都是非常高的。Spss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是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另外,Spss还具有操作界面友好,输出结果美观且清晰直观的特点。

三 多元统计中Spss软件的辅助作用

1.实验设备

一般情况下,Spss运算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因此对用户的计算机操作系统、CPU、内存、显卡、磁盘空间等做了最基本的要求,例如:操作系统要求为Windows98或者WindowsXP(2003)等;CPU要求为Premium 133MHz;内存要求为128MB……

2.教学内容和实验的安排

在本科低年级,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及数据库技术,因此对Spss的教学以自学为主,讲解为辅,提供网上教学网址,督促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必须自学的内容,辅以作业进行自学效果的测试,作业形式与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内容一致。因而,我们只需要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了解其计算过程,应用Spss,就可以节省计算所花费的大量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统计原理的学习和研究。

四 实验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面临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情景或杂乱无章的数据,我们的任务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规律。首先是对杂乱无章的情景进行资料量化处理,如对学习的态度是端正或不端正,要使其量化才能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对资料进行编码。当资料实现量化后,就可以在Spss中录入数据,进行计算了。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如研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问卷调查,这样学生就必须学会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设计,然后还需要认真思考,具体地去实施,得到实验结果所需要的数据,再整理这些资料、数据。录入Spss进行计算,看懂分析结果,得到答案,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

通过合理安排实验与理论教学,学以致用,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张立军、任华英.多元统计分析实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刘宝权、席仲恩.Spss在英语试卷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4(2)

[4]魏连昌.试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试卷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3篇

世界上被最广泛应用的专业统计软件之一就是SPSS,应用的领域有医疗、银行、教育科研等等。在教学工作中应用SPSS可以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应用SPSS软件不仅可以轻松算出总体和样本的优秀率、合格率,每个班级的平均分等描述性统计量,而且可以计算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情况,对于广大教学工作者来说,SPSS软件提供了许多便利。

【关键词】SPSS软件 教学 统计分析

1 创建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的创建

SPSS的数据文件的形成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在软件中的数据编辑窗口中录入数据,得到的SPSS类型文件格式是*.sav。第二种是利用EXCEL软件的数据输入技巧,创建的文件类型为*.xls,接着利用SPSS的文件导入功能,来得到相关的数据。本文对导入EXCEL文件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

例1:利用EXCEL文件创建SPSS数据。

比如,现在有EXCEL数据文件是高三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数据文件的变量数据中包括学生的班级、学号、姓名、物理、化学、生物,一共六个。各个变量的名称在文件的第一行。把EXCEL文件关闭,把SPSS软件打开,在软件的数据窗口中点击“文件”、“打开”、“数据”菜单,在打开数据的对话框中,将EXCEL作为选择的文件类型,将需要导入的文件单击选中。首先单击“打开”,弹出的对话框是EXCEL数据源,要特别注意一下要将“从第一行数据读取变量名”默认是处于勾选的状态,意思是说SPSS文件的变量名称是EXCEL原文件的第一行,从第二行开始的才是真正的数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接着单击“确定”,文件就被顺利地导入了,再把文件保存到SPSS的数据文件中。

2 对“率”进行计算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某次考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进行统计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统计60分以上和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在SPSS软件中,以上的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其中的频数分析来完成。

2.1 对总体“‘率”进行计算

例2:对学生考试结果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进行计算。

在SPSS软件的数据窗口中,点击“分析”、“描述统计”、“频率”菜单,在频率的对话框中,对需要分析的变量“化学”进行选中,点击箭头,使其进入“变量”的空白框中。接着对右侧的“格式”进行单击,进入“频率格式”的对话框,对输出频率表的格式进行定义,在排序方式中,选中第二个“按值的升序排序”,单击“继续”,返回主对话框,再点击“确定”。在SPSS软件的结果窗口就会出现学生化学每种分数的人数和其他需要的百分数。代表该分数及超过该分数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是最后一列的“累积百分比”,这也是所需要求的“率”。累积百分比是9.0%的是90分所在的累积百分比,也就是考试结果的优秀率,60分以上的累积百分比就是此次考试的合格率。

2.2 对样本“率”进行计算

例3:计算各班学生化学成绩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计算每个班级的“率”,一般步骤是:利用拆分文件功能将其分为不同的班级,再对其进行频数的分析。具体的流程是:在SPSS的窗口中,选择“数据”、“拆分文件”,在对话框“分割文件”中,点击单选框“按组织输出”,将变量“班级”选入“分组方式”中,再点击确定。在数据窗口的右下角,会出现“拆分条件班级”,这说明文件已经是拆分状态,并且是以班级问单位的。接着,按着例1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各个班级化学成绩的合格和优秀情况。

3 样本平均分的计算

例4.对各班的化学平均分进行计算。

有很多方法可以对班级样本的平均分进行计算,这里只介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不同的班级进行拆分,然后按着平时的描述统计功能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方便,在这里,对比较均值法进行介绍。

比较均值法:

在SPSS软件窗口中,点击“分析”、“比较均值”、“均值”菜单,在“均值”的对话框中,将需要计算的化学这一变量选入“因变量列表”对话框中,将班级这一分类变量选入“自变量”列表中,点击右侧的“选项”菜单,会进入“均值”选项的对话框,想要自由选择需要计算的量可以通过中间的箭头来完成。默认的个案数、均值、标准差在“单元格统计量”中可以找到,接着返回需要点击“继续”,在点击“确定”,在窗口中就会出现每个班级的人数、化学平均分数、标准差。

4 统计分数段的人数

例5:统计所有学生在化学各个分数段的人数。

点击“转换”、“可视离散化”菜单,将化学、物理选入要离散的变量对话框。点击“继续”菜单,系统就会对相应的变量进行扫描。进入可视化封装窗口,然后选中化学。学生化学成绩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分布直方图就会出现在对画框中。在离散的变量后面对话框中,输入化学分段,在网格“表的值”输入分割点的值,90,80,70,60,分割线就会在直方图中显示出来,变量分段的大致情况就会出现。接着点击菜单“生成标签”,接着单击“确定”。弹出“封装规范将创建一个变量”的提示框。再点击“确定”,数据窗口的最后一列就会出现“化学分段”的新变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SPSS软件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一些功能进行综合利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被快速、高效的解决,为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杨贵和.SPSS在中小学教学研究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5).

[2]李冬萍.基于SPSS软件的大学语文试卷分析[J].亚太教育,2016(12).

[3]魏江生,周梅,赵鹏武,景宇鹏,刘星岑.兴安落叶松林型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07).

[4]张瑜,李莉,赵慧娟,柳杰.高校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1).

作者简介

邹芬(1979-),女,江西省湖口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庐山区第一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中学信息技术。

作者单位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统计软件;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64-02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原理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为生物医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统计思维,能科学地设计试验方案、收集整理试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正确选择、应用统计原理与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解决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当前生物统计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当前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性,因而专业基础课学时有不同程度的缩减,生物统计学仅有32课时,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生物统计学包含众多关联度高的抽象概念,公式多且难记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既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又要通过实例阐释统计方法的应用,教学难度大;而学生要记忆大量公式和概念,还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基本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真正理解生物统计学的作用,不会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能正确地描述数据。课程结束后,学生会迅速遗忘学过的大部分知识,面对毕业设计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筹莫展。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在生物统计学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重视和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辅助教学作用是提升生物统计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统计分析软件excel和SPSS简介及应用

(一)Excel的功能及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提供大量统计函数,使用Excel可以实现如下统计分析功能。(1)用于数据整理和分析。试验过程中获得的试验数据首先要输入到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保存和整理。Excel提供求和、求平均数等简单运算,使用者可在Excel中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后,再将数据导入其他统计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2)用于统计图表绘制。以Excel2003为例,Excel提供了含柱状图、折线图在内的共14种标准图表类型供用户选择;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图表区、绘图区、坐标轴和图表标题等的格式进行修改。(3)统计函数分析。Excel提供包括数学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以及统计函数等基本函数供用户使用,如COUNT、MAX等描述统计函数以及AVERAGE、STDEV等统计分析函数,可以帮助用户完成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Excel还在其分析工具库中提供了一些统计分析程序,如t检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因此,Excel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统计计算功能使其除生物统计学外,在会计、经管等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SPSS的功能及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SPSS软件是国际认可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之一,最初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名研究生于1968年开发成功,该软件操作简单易学,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大量的、复杂的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此外,SPSS还具备强大的制图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因此,它是另一个适用于生物统计学教学的重要统计分析软件。

SPSS的功能详解如下:(1)数据导入。SPSS软件既可直接建立或打开SPSS类型的数据文件,也可导入Excel、ASCII等数据文件,可以实现和检测仪器输出原始数据的无缝对接。(2)基本统计分析。SPSS可方便的实现数据汇总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户获得的分层报告中给出了包括中位数、最大/小值、方差等常规描述统计结果。(3)SPSS的复杂统计分析功能。SPSS几乎涵盖了生物医学研究可能用到的所有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平均数的检验、回归分析、判别分析等。(4)SPSS的绘图功能。在SPSS中各种统计图既可以由相应的统计过程产生,也可以由用户直接调用“Graph”菜单实现柱状图、散点图、饼图、时间序列图、频谱图等多种类型图表的绘制。

综上,Excel与SPSS统计分析软件各有特色,前者使用较方便、通用性强,适宜生物统计学初学者使用;后者的专业性更强,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统计学原理的知识储备后,可逐渐加强对SPSS软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复杂试验数据的能力。

二、统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生物统计学这样一门逻辑思维严密、概念抽象、计算繁杂的课程而言,引入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这将大大促进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数据收集整理”内容时,我们设定了如下教学场景:检测纳米材料导致老鼠肺部炎症的情况,要求学生将教师提供的或自己参与实验获取的原始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后续学习中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包括定性/定量数据的转换、次数分布图绘制,配合正态分布和t分布曲线,可使学生对一些理论分布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还可以继续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避免了传统教学单纯讲解教科书上抽象原理和例子的抽离感,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梳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经验,将教学内容整合、梳理为基本统计原理、统计方法、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及试验设计四大块。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遵循以下原则:(1)减少抽象概念和公式推导的讲授、弱化计算,在讲清基本统计原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介绍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统计结果的描述和解释。(2)增加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实例讲解,让学生接触到本专业研究的前沿知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3)将统计软件的使用融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教师在每章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立即演示Excel和SPSS软件在本章节的应用。此外,预留一定的教学内容(如方差分析)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并走上讲台介绍统计软件在该章节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统计原理的理解。通过此环节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用了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方法,掌握了统计分析结果的判读和描述方法。通过上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学生顺利撰写毕业论文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实践证明,利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辅助《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整理、分析复杂试验数据的方法,可以真正利用《生物统计学》理论解读数据背后隐藏的试验规律,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岱静.生物统计学[M].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付八军.高等教育变革的三大趋势[N].中国教育报,2014-01-06.

[3]李广驰.《Excel财务应用》课程在会计学本科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4):128.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统计分析软件》 案例库 实验课程

一、引言

《统计分析软件》是统计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财管类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市场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将选修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现代化的软件工具加以实现,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概念、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软件操作并分析结果,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是一门理论与实际、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统计方法和操作工具实现的统计全过程,包括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数据资料的管理等,从而对所涉及问题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其中涉及的主要方法包括数据文件的建立、多选项数据录入、数据的转换与整理、数据的描述分析以及包括均值比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在内的推断统计。

分析数据的统计软件种类较多,包括EXCEL、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E-Views、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R等,而在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SPSS软件。该软件相对于其他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便、功能强大、数据接口宽、针对性强,大多数命令都是完全可以通过菜单操作完成的,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从简单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都可以实现,针对初学者、熟练者及精通者都比较适用。因此,SPSS软件已成为该课程的首选软件。

《统计分析软件》是实践课程,需要结合专业内容、配合大量的案例进行案例法教学。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使该课程的教学满足专业的需求,成为该课程的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多年的该课程的教学以及与其他同行教师的沟通,作者发现,课程讲授的案例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这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软件的掌握和应用不够熟练。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目前《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现存的案例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案例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库建设的现状

案例是教学中有效的辅助工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软件》课程的教学更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作为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和课后练习的素材,通过实际案例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熟练使用软件操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质量高的教学案例必然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充足,能够满足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练习多方面的需求;二是目的性明确,案例要反映教学内容和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具体教学环节相吻合;三是专业性强,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分析的对象要体现专业特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素养;四是时效性强,要密切联系当前专业热点和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四是案例难易度适中。案例的难易度应掌握在既能说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尺度。

案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而目前《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数量不足

《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案例数量不足、资源匮乏问题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案例来源渠道单一,教师选用案例多数来自所用教材,而统计学专业的SPSS教材多侧重对方法原理的讲解,案例内容一般较少且偏难;非统计专业类教材往往软件操作展示内容过多,案例数量偏少。因此,选用教材案例直接导致用于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案例数量不足。第二,编写案例难度较大,SPSS案例数据一般是大样本数据,需要实际的案例背景,因此编写案例就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经费支持、团队合作、资源共享,仅靠一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加上个别老师的积极性和专业素养限制,自行开发案例就基本不能实现。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课程学习中案例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二)案例质量不高

案例数量不足必将导致案例质量不高。案例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针对性,二是案例分析的系统性,三是案例的时效性。

1.针对性不强

《统计分析软件》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必修课,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选修课。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选用案例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作为统计学专业必修课,案例应当侧重与统计思想、方法原理的结合。根据各种方法不同的使用条件,案例数据应当具有针对性。比如,交叉列联分析中,有适合定序、定距变量相关性检验的Spearman相关系数,有适合定类变量以熵为标准的Uncertainty coefficient,有适合定序变量的参数检验如γ值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如Kendall'tau-b值等,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变量配合使用,而现有案例大多不能满足需要。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教材上的案例不能体现专业案例要求,许多教师仍利用教材案例进行讲解,案例内容与经济管理实践要求脱节,如教材上的生物医药案例、农业生产案例等与学生专业大相径庭,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与专业结合,在今后实际应用中对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又感到盲目,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系统性欠缺

现有教材以及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分析过程的割裂,欠缺系统性。从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整理、数据的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以及数据的管理和报告的呈现,统计分析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的训练。而现有案例大多是豆腐块式的,也就是说讲到不同的过程环节提供不同的案例,案例之间不具有连贯性,使得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缺乏全面的、系统性的认识,整门课程学下来也只是会使用方法,实际应用中遇到数据仍然无从下手,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体验。

3.时间滞后

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所反映的案例背景或案例主题已不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有些案例采用的是200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有些案例仍在研究降雨量、温度与产量的关系。学生自然对案例的兴趣低下,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显然,这是由于教师对案例的更新迟缓。

三、案例库建设方案的建设思路

(一)案例库建设基本原则

1.数量丰富

案例来源渠道可以多样化。首先是间接来源案例, 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相关网络文件, 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 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对现存案例进行组织和加工;其次是直接来源案例,由案例作者亲自去调研、访谈, 结合调研背景和相关资料编写案例,或者教师从其研究课题中总结、提炼案例,这种方式获得的案例往往有明确实际的背景,切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意义。所选案例如果是实际发生的,案例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作为实战者进行分析和策划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近似于实战操作,可以获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而具备创新意识。

2.分专业建设

在收集大量案例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建立不同的案例库,也可按照同一专业的不同内容建立案例库。要想充分发挥案例库的作用,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应用管理系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案例导入、案例显示、案例检索、案例审核、案例删除等模块。根据专业课程要求,案例要难易适中,太简单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太难则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学生无从入手分析,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3.注重系统性、时效性

从统计流程角度,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使学生从搜集资料开始到最终资料的管理,将一个案例从头做到尾,这样使学生对软件的操作流程有系统性认识,不会割断各环节、各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及时更新数据库数据资料,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将陈旧案例及时删除,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二)案例库建设流程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紧密的流程。一个科学的案例库建设流程应分为四个阶段。

1.制订计划阶段

案例库建设者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一个案例库建设的总体规划。一个成功的案例库需要一个周全的事前计划。其内容包括建设的目标、建设的主要原则、建设团队的分工与职责、建设经费预算、建设进度安排等。在总体规划下首先要拟定编写提纲,根据专业要求确定课程案例库的题量、难度、格式和类型。

2.收集素材阶段

收集素材是编写案例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高质量的案例需要有充足、翔实的素材。实践表明,开发一个案例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往往用于前期的素材收集,而不是后期的案例编写。

3.撰写案例阶段

在收集素材的阶段建设者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其达到案例编写的需要。利用这些素材撰写案例初稿。这些初稿需要按照标准格式撰写,包括案例背景、分析目的、课程要求、报告格式等。案例初稿完成之后,应该首先由案例编写者自己进行修改,然后再交由案例库建设团队评阅。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案例进行修改后,最后将案例交给团队负责人审阅,并进一步完善。

4.调整修正阶段

一个案例正式入选案例库前应该有一个试用过程,即将案例用于正式的案例教学,使之接受实践检验,然后由案例编写者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同时据此调整修正案例库。

四、结语

《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建设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作为实践课程,当前的案例库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根据课程建设的原则,依据建设流程,按步骤实施案例库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美霞,王永明.经济管理类专业SPSS软件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经贸,2013(6):129-133.

[2]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8):201-202.

[3]杨洁,刘娟.《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的探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4):257-259.

[4]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4S”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7-11.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业成绩 性别差异 软件学院 统计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成绩性别差异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通过选择测度学生成绩性别差异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X大学软件学院2012届年至2014届本科生成绩、奖学金评定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客观反映X大学软件学院学生成绩性别差异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X大学教务处所提供的软件学院2012届至2014届学生大学四年学业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奖学金名单和学业完成情况。课程成绩包括:初次考试成绩与补考成绩;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一等、二等、三等和单项;学业完成情况分为:延迟留级、取消毕业证和取消学位证。将学生学业成绩、奖学金名单与学业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用SPSS与EXCEL统计分析完成。

二、统计分析

1.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2012届学生在军事理论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但军事理论在男女生整体成绩差异上不显著且男生成绩且方差大,而体育2男女生整体成绩方差显著且女生成绩方差大;在体育1、基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数据系统、人机互换、实训、职业素养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1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3届学生在体育1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军事理论、形势政策1、基础程序设计、程序基础设计实验、高级语言、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2、体育3、语文、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实训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2014届学生在体育1与体育2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在体育1整体成绩差异显著,而体育2整体成绩差异不显著;在形势政策1、程序基础设计实验、数据库开发、网络设计与开发、人机互换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绩比女学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在线性代数、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高数1等43门课程上,女生整体成绩比男生高而显著且方差小;随着课程数目与难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绩差距进一步增加。

从挂科情况来看, 在这三届学生四年考试中男女生初次考试不及格人数与门数,以及补考成绩不及格人数与门数,男生均比女生要多,而且两者均在大学

二年级达到最大值,说明大学二年级课程数目与难度增加,男生与女生均在学习上遇到一定的难度,但是男生的难度显得更大,适应性更差。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学生考试挂科表

2.奖学金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奖学金评定结果来看,在这三届学生三年奖学金评定名单中,国家奖学金一直被女生垄断,男女生获得者数量比为0:9,而且在每届中比例保持稳定0:1;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获得者中也是女生占绝大多数,且每届男女生对应等级奖学金获奖比例随年级增加而减少,即出现奖学金偏向女生的固化现象,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奖学金评定表

3.学业完成性别差异统计分析

从学业完成情况来看, 这三届学生延迟留级学生、取消学位证学生与取消毕业证中男生人数均比女生多,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男女生在延迟留级、取消学位证与取消毕业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3。

表3 学业完成情况表

三、结论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虽然X大学软件学院作为典型的工科学院,学院男生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学业成绩上几乎全面败于女生,从学业成绩、挂科情况、奖学金与学业完成等角度来看,男生都比女生要差。对于此种现象,可能存在以下解释:

女生学习努力程度与责任心均比男生强,女生好静,男生好动,在大学自主支配时间后,女生会像高中那样把时间更多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男生不再像高中那样努力学习,且女生更喜欢接群学习,如:舍友或朋友一起学习,而男生很少会接群学习;男生不太担心毕业和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学习,而女生在社会就业中受到歧视,努力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成绩与奖励,以期在将来考研或工作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男生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父母投入较多,对奖学金不太感兴趣,而且学校奖学金额度不大,特别是三等奖学金与单项奖学金对男生吸引力不足;辅导员日常工作不到位,居然有男生连续几个学期挂科4门课以上,却没有给予必要帮助或与家长沟通;课程开设不合理,在前五个学期开设的课程过多过难,教学模式陈旧僵化,很难激起男生学习兴趣,外加社团活动、学校比赛、选修与辅修等任务,而男生处理多任务的能力比女生差。因此,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并优化考试内容,培养男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辅导员对男生学习及生活的关注与帮助,科学安排每学期的教学科目与数量,提高奖学金金额以激励男生学习,从而在根本上缩小或消除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曹星,岳昌君.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性别差异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8-72.

[2] 陈太博,毕新华. 大学生男女群体学业成绩差异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03-106.

[3]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 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4]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39-45.

作者简介:

魏祥宁(1991.3),宁夏银川,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本科生;

虎泽华(1990.7),云南昭通,西北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2011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7篇

统计分析和计算机、互联网的相互结合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统计学通常是 以足够大量的社会情形做统计研究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的飞快发展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的,为了更便利更准确的处理各类数据,人们一直在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并且将这项技 术方法很好的运用到了科学、社会、医学等各个行业,现在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统计分析技 术快速的对所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是人类科学历史上的一大飞跃,其发展脚步不容阻挡。

1 计算机与统计分析现代化

1.1 计算机与统计学现代化

统计学主要是通过数据搜集、整理工作将信息归纳分类,给社会经济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 数理依据和基础,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社会经济飞快发 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各类数据问题处理的渴求度也不断上升, 互联网更是将信息网络化,这些的实现都需要统计学的介入而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 现代社会信息数据的繁琐量大都不是传统统计学能够做得到的,这时计算机和统计学的有机 结合成就了信息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现代化的实现必须要依靠计算机这一现代化计 算工具的协助,现如今计算机统计已经被广泛普及和利用,与时展进步的趋势相吻合。

1.2 计算机与数据分析处理

传统的人工处理分析数据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其与计算机的相互结合,很大 程度上节省了分析工作的时间精力,同时降低了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几率。不仅如此, 可以进行多样化、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更加人性化;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据结果 的要求愈加严格,这无形之中促进了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推进了数据分析技术普及 各行各业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与统计分析

2.1 计算机统计分析的一般方法

很多的数据分析流程软件在国际社会上是相互通用的,SPSS,SAS 等就是比较典型的统计分 析软件,这些软件已经慢慢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教育、医疗等行业之间普及,不同的统计 分析软件表面上有些不同,但本质的分析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步骤如下:

(1)录入数据信息 ;

(3)分析处理计算;

(4)得出结果并保存。

要进行计算机统计分 析首先要进行信息库、数据库的建立,建立之前先进行数据分类以便信息录入,使其进入数 据库中,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录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一系列计算机的功能应用将数据整理并 分类,计算机分析处理的计算是统计分析的关键所在,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可由图像或文字 表达出来,举个例子:图形分析水平较高的软件有 SPSS 等。计算机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为了得到正确的剖析结果和分析解释,这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有待我们去创新提高。

2.2 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社会生产经济的发展异常迅速,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信息量的急增,内容复 杂程度的增加传统的统计分析效率早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在这场计算机和统计分析的 结合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计算机取代了传统的统计分析员,符合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数据量庞大、信息极度复 杂的情况下,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真是如鱼得水,协助统计分析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打个比方,投资者想要进行理财投资,想要挣钱的几率大一些,这时他就完全可以借助计算 机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很快很准确的得出结果,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理财挣钱的几率。

2.3 数据统计分析中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被运用到数据统计分析当中去主要是因为其强大的计算能力,人们只需要告诉计算机 要统计什么信息或者什么数据,需要哪个方面的分析结果,需要怎样的数据处理结果,这些 都是简单易于操作的问题,而最难的计算部分则由计算机这个“超强大脑”来解决,这不仅 节约了大量时间,还能减少错误的出现。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国际上不是很先进,我国自主 研发的一些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规模小、漏洞多,还要继续努力研发编程出可以与西方发达 国家相媲美的统计分析流程软件;另外还得加强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是由于每个人对不同软件的操作实践程度不同造成的, 比如:EXCEL 和 SAS 软件的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操作员利用它来做同一件事,计算机的统计 分析。

3 如何利用计算机做好统计分析

做好计算机的统计分析工作属实不容易,首先,学习统计、分析原理知识,加强对分析处理 原理理解,将基本分析流程掌握透彻,注重各个分析处理过程中的细节部分;其次,软件的 选择也很重要,软件的理解掌握程度因人而论,在软件选择使用过程中,可以从入门到深入, 逐步利用计算机做好统计分析。

4 结语

在未来的日子里,计算机统计分析会更加深入的渗透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来,计算机和统计 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另外,我们国家的软件开发水平还达不到国际尖端水平,规模性、完整 性和规范性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让我们一起为我国的计算机统计分析事业努力钻研,创新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坚白.统计分析的意义和特点[J].统计工作通讯,1956(10).

[2]杜慎仲.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议[J].发展研究,2002(03).

[3]乔丽丽.统计信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J].机械管理开发,1997(04).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实践能力;统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84-02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领域逐步完善生命健康相关信息登记的数据库,各类数据库之间相互链接形成医药卫生行业的海量信息。面对海量信息,如何透过数据的表面现象抓住其本质?如何通过众多的数据挖掘出有关生命健康的科学规律?迫于此形势的需求,各医学院校纷纷开设医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培养医学研究工作者将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到医药卫生领域数据中的能力。

医用多元统计和基本卫生统计构成医药卫生领域内处理数据的有力工具,两者都用到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知识,故在教学方法上医用多元统计有许多可以借鉴基本卫生统计的教学经验。医用多元统计分析处理多变量数据,相对于处理单变量数据基本卫生统计方法而言,医用多元统计又呈现出众多自己的特点,比如繁琐的矩阵、复杂的建模、庞大的运算、抽象的概念[1]等。因此,在借鉴基本卫生统计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必须依据本课程的特点认真考虑如何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问题。笔者在几年的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中有四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1 通过教学环节培养实践能力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属于应用性的方法学科,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多元统计方法之后,要具备将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到医疗卫生领域数据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从理论授课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理论授课、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中都不脱离实践能力培养的主线。在理论课上讲授的内容一般包括原理方面的知识和如何分析实际数据两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淡化数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而将重点放置在如何分析实际数据上,即该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使用该方法以及分析结果如何解读,在具体研究的医学问题中此结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尽管在现代教学方法中有体验式教学的渗入[2],但相对于实验课的实际体验来讲,学生对于数据何时采用、如何采用某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还是保持在似乎知道,但又不完全明确的模糊阶段。很多原理方面的知识,尽管不是重点,但也需要学生了解一下,才能有助于把握整体脉络、合理应用,通过实验课的亲身体验,能直观观察到相对模糊的原理知识得到验证的过程,从而心服口服地从心底接受没有经过手工计算而呈现的分析结果。并且多元统计分析的实验课本身就是让学生去体验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怎样应用于实际数据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一般课程考试比较侧重理论原理的考核,而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授课的目的就是给学生讲授多元统计方法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数据的实践过程,学习课程之后学生必须具备这种实践能力,否则就根本没有实现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因此,课程考试也应侧重在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上。课程考核一般有试卷考核、平时实验成绩和上机考核三种形式,而以试卷考核的形式居多。对于医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平时实验成绩考核和上机考核也应该是必须选择的考核形式,除此以外,在试卷考核中也可通过适当的题型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比如,将多元数据分析的结果展示在试卷上,让学生回答此分析结果对于研究目的反映出什么;或者指出研究目的,让学生回答选用何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何选用这种方法;或者从展现的结果让学生判断是否适用某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考核反馈出实践能力欠缺的部分,从而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通过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多元统计分析建模一般都要经过逆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求解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等过程,这些过程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即便能完成这些运算,但也是相当耗时的过程。就运算相对简单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而言,如果采用人工计算器计算的话,也需要大约五个学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复杂的多元统计方法需要学时数就更多了。假定学校能够安排充分的学时数,学生也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心去完成这些运算。可见,统计软件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教学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AS、SPSS和STATA。对于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统计分析要求来讲,简单掌握每个软件基本功能就可以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但对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一般需要用到可编写程序的SAS软件,并且要深入学习,进行数据的模型拟合分析。各医学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材的情况、授课对象等因素综合考虑本院校采用医用多元统计分析的软件。借助软件在很短的时间能完成模型的建立、模型拟合检验等分析过程,通过分析结果中呈现的模型建立中间步骤,了解矩阵运算,求解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的信息,把握前因后果、各步骤间的相互关系,大量时间的节余可用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专业应用上。

3 通过适宜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多元统计分析原理部分的繁琐复杂性对该课程的学习形成很大阻碍,且原理部分又不是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这提示了教材选择的重要性。合适的教材不应该花费很大的篇幅在理论推导和模型建立的过程上,否则只会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畏惧心理。教材应当侧重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部分,应用部分和学生专业的相关性越强,就越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文中提到学习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要结合统计分析软件,因此,教材中最好在每个多元统计方法的介绍之后都安排一个章节,说明这种多元统计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如何实现,以及软件运行结果如何解读。医学各专业学生一般都未经过系统的统计软件的学习,因此,教材中软件相关内容的安排就尤其重要,不仅要有这样的章节,而且要通俗易懂,适合医学专业学生的初次统计软件学习,在每一种多元分析方法数据集的录入、软件实现的步骤、一些常用选择项的介绍、软件运行结果的每个部分的解读以及结合专业知识后的结论等各个方面都要有详尽的解释。

医学可以划分成很多不同的专业,如公共卫生、医药和临床专业等,就公共卫生专业又可以进一步详细划分成劳动卫生、儿少卫生和营养等专业。目前的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教材没有具体针对各个专业的多元统计分析教材,能选择到和医学专业接近的教材充其量也就是医用多元分析的教材了,因此,通过教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弥补。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可能通过案例式教学[3],选择和授课学生专业休戚相关的例子来进行讲解,就格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优化了教学过程[4]。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传统的PPT教学”逐渐形成新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微课件。微课件是指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5]。基于教学设计,微课件可用于难点讲解、内容小结等各个环节。如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通过简短的视频的形式展现。微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将教学问题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完一堂课,从而起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听课效果的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也布置作业,但布置的作业大多是多元分析方法基本思想和原则之类的思考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后布置作业题目设定为“收集适用本次理论课医用多元分析方法的自己专业相关数据,并预计数据分析后可能的结果”。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就必须去主动思考这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适用原则等问题,并且会进一步产生通过软件分析此数据的欲望。在实习课上,除了教师规定的实习题目之外,学生一般都会主动完成自己专业数据的分析,和教师探讨此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对专业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医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通过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多种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利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科研岗位上能很好地利用和分析医疗卫生领域的海量信息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医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效果,也促使授课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升,真正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朱春华.多元统计分析教学体会和创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5):108-110.

[2]程兰芳.体验性教学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统计教育,2007(5):21-22.

[3]刘琳,丁琨.案例教学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9,29(3):129-131.

[4]王静敏.多元统计课程的创新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

2007(10):24-25.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9篇

摘 要 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发提高,各个队伍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在采取科学训练的同时,也注意到科学的收集本队及对手技战术应用情况日益重要。技战术统计的数据是指导训练最直接的信息,排球比赛技战术数据的统计对于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排球 技战术 统计分析 处理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排球技战术统计的方式为研究对象,按照项目自身发展规律为主线,由国内到国外收集并分析各种有关排球技战术统计方式的资料,审视排球技战术统计方式的发展历史,探讨我国高水平排球队运用技战术统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走向。

二、研究结果

排球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对于平时训练和比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排球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工作在三个方面存在着差异性:统计方式的差异性、统计指标的差异性和统计结果处理方式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从统计方式方面进行研究。排球技战术统计分析的方式目前主要有人工纸笔统计和计算机统计两种方式。

(一)人工纸笔统计分析阶段

手工统计分析是最早的统计应用方式,它是教练员或其他统计人员事先确定好统计指标,画出统计表格,进行现场或通过录像统计的一种方式[1]。

1.我国的人工纸笔统计分析状况

我国排球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手工纸笔统计是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排球比赛,国家体委排球科委托北京体院排球专业师生对全运会各场次参赛的全体运动员各项技术的运用效果、失误原因进行全面调查[2]。

2.国外的人工纸笔统计分析状况

未找到关于国外首次大规模对比赛进行人工纸笔统计分析的相关文献,但可以明确的是在排球诞生之时便已伴随着出现了通过纸笔对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的工作。

(二)计算机软件统计分析阶段

计算机统计方式是先编制好一种统计软件,安装到计算机,然后通过操作计算机进行现场或通过录像进行统计的一种方式[1]。

1.国内排球技战术统计软件的研究

在我国,计算机很早就进入到排球科研工作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科研人员也根据需要研制出了多种排球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软件系统。1982年上海国际男排邀请赛时,首次利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做终端处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编程工具的革新,我国研制的排球技战术统计软件也逐渐向界面友好、录入快捷、分析全面方向发展,主要有“排球比赛临场技术统计计算机应用程序”、“排球运动竞赛技术统计软件”、“排球比赛临场统计系统”等。

2.国外排球技战术统计软件的研究

国外最早在体育统计中使用计算机可追溯到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当时加拿大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资料、数据的收集与储存,这可能是电子计算机在世界体育史上有据可查的首次正式应用[3]。国外体育专业软件众多,且功能强大,主要有以下几种。

(1)Data Volley

Data Volley是意大利Data Project体育软件公开发的排球技战术统计和视频处理重放软件。Data Volley软件的主界面分成了三个区域:比赛画面区、录入区和代码显示区[1]。

(2)Dart Fish

Dart Fish软件是一款体育专业视频分析软件,具有通用性。这款团体版软件与原始的版本的差别是增加了视频标识模块,该功能使Dart Fish软件也可以应用在集体项目的技战术分析上。

(3)NAC

NAC技战术视频编辑软件与Sportscod在系统和功能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一方面,NAC的工作平台是PC机,该软件的编码窗口的设置和功能不及Sportscod;另一方面,NAC相对低廉的价格更利于软件的普及。

(4)VIS(Volleyball Information System)

VIS是目前在国际排联广泛应用的一款排球信息系统软件。该软件主要是为室内六人制排球比赛提供技术统计和信息,其功能是统计比赛中运动员各种技术的运用效果。

(5)Sportscode

SportsCode是另一款由美国Sportstec公司研发的视频技战术分析系统。由于该软件的专业性和强大功能现已经被世界体育界广泛应用。据调查显示,目前SportsCode在NBA湖人队、国际足联以及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等4000多家体育团队和机构使用。

综上所述,国外的各种统计软件在功能和页面设计等方面都领先于国内的同类软件。主要原因是:一、设计的路径的差异。国内软件的开发缺乏专业性,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的公司实施开发,因此在整体设计和软件编制上缺乏周全的考虑,大多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二、软件设计的功能存在着局限性。这就导致缺乏用户的使用和反馈,从而使软件的维护和升级无人问津,以至于不能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兴林,葛春林,周萍等.排球比赛临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发展历程[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6):38-45.

[2] 北客.中国排球五十年之科学研究推动中国排球的发展[EB/OL].中体在线.中国体育报.sports.省略.2004.2.24.

统计分析软件范文第10篇

多元统计分析(简称多元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多变量(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一元统计学的推广.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内在统计规律性的一门统计学科,是数理统计学3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在计算机非常普及、各种统计分析软件不断推出的今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开设“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作为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如何提高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驾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1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现状 本科院校中,除了统计专业开设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其他的如教育学、医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都会开设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只是侧重的方面会有所不同.以“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为关键词百度一下,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搜出20100条相关的结果;几乎所有的教学大纲都给出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按照顺序打开20个相关的网页,结果发现,专门为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72学时,其中约20个学时用于讲授多元正态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等预备知识;统计学和经济管理类通用的教学大纲要求45到54学时不等,约6学时用于讲授矩阵代数、随机向量及多元正态分布;两种大纲都包括一定的上机实验时间.可见有所取舍地讲授预备知识是可行的,而一定的实验时间是必需的.学生需要学会应用多元统计方法来处理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数据,分析以后得出结论.但是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出现了种种问题,如教学学时不足,课程理论性太强,没有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后实际应用能力弱等等.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统计方法不仅要理论上弄明白,更重要的在于能够正确有效地应用这些方法,分析说明实际问题. 2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课程一方面连接并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它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另一方面连接并制约着教学的形式、方法,一定的课程及其内容决定相应的教学形式和方法.〔2〕绍兴文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方向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能在金融、保险、银行、证券、政府等部门从事数据处理分析、风险评估和管理、专家理财、证券投资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其实风险评估和管理、专家理财、证券投资以及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这些领域内所涉及的变量不是一个,而经常是多个,并且这些变量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多元统计分析正是讨论多元随机变量的理论和统计方法的一门课程.进一步地,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对于多元统计分析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用”融为一体. 2.1减少数学理论 多元统计分析涉及的都是随机向量或多个随机向量放在一起组成的随机矩阵.与一维随机变量的讨论方法类似,首先假设总体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然后讨论多元正态分布的定义、数字特征、性质以及由取自多元正态总体的样本所构造的统计量的分布等等,再就是参数估计和对参数的假设检验.但是所有这些讨论都涉及矩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甚至样本离差阵的计算也不是一二两句话就可以让学生接受的,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学过高等代数,但是高等代数中矩阵的乘法没办法直接用到样本离差阵的计算.当总体为p下的维的随机向量,样本容量为n的时候,样本离差阵是n个p×1矩阵与1×p矩阵的乘积的和.更不必说接下去要讨论的三大分布———威沙特分布、霍特林分布和威尔克斯分布,以及统计量的分布.一元统计是多元统计的前提和基础,多元统计则是一元统计的扩展和深化.在教学中,总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类比联想到新知识.〔3〕讲授多元统计的时候,可以对二者进行比较,比如威沙特分布是一元统计中χ2分布的推广,两者自由度的含义是一样的,前者的总体协方差阵对应后者的总体方差,一元样本的统计量和多元样本的统计量的分布不同,但是分布的分位点的本质是相同的. 讲授太多的理论除了容易令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也为课时所不允许.在我们的培养计划里,安排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时间是每周两课时,不考虑节日放假,也只有18周.在授课计划里,安排给预备知识的讲授时间只有4课时.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可能做详细的证明,讲清楚条件和结论,让学生知道后面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布的来历就足够了.2.2丰富教学手段“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如何使枯燥的多元统计分析知识变得容易接受,应该是每位专业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必须摆脱“填鸭式”、“满堂灌”的生硬做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 2.2.1增加绪论课 在讲授各种多元统计方法之前,可以先介绍该方法的起源和产生的背景.每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实际背景.结合教学内容选讲相关的史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介绍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而在讲授完一种新的统计方法以后,可以鼓励学生与已经学过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内在的联系.比如,把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参数估计与主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模型、参数唯一性、取舍主因子(主成分)等问题上的不同与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这样既强化了对因子分析的理解,又回顾了主成分分析的内容.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这两种方法在相似性的度量工具等问题上具有共同点,但前者分类,后者归类,可在实际问题中互相配合使用. 2.2.2用案例引出方法 #p#分页标题#e# 一般的教科书,特别是数学教科书,为了内容编排上的需要,常常是以定义、例子、定理、应用,这样的顺序出现,在完整地介绍完一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后,再适当地举例说明.〔5〕但是,对于尚未入门的学生来说,用定义开始是难以理解的.多元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每一种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以案例引入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且是可行的.比如在介绍聚类分析之前,把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按2003年的三次产业产值,用SPSS软件计算给出结果,分成三类,比较三个类别的三次产业产值的平均值,分别是三个产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样的结果符合实际,也令学生对方法本身产生了好奇,在这样的氛围下再介绍方法,比直接介绍方法的效果会好得多.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出一个例子,进一步地,可以给出问题,如果现在知道某个城市三个产业的产值,那么它该归入哪一类呢?以此引出判别分析.这样的授课顺序可以归纳为:案例—方法—应用.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理论,而且学会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3统计软件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之一是计算复杂、计算量大.如果不借助于计算机往往很难得到结果,当然也不可能对整个分析过程获得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由于我们的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对统计分析软件做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我们的培养计划中,多元统计分析的先修课程还应包括统计分析软件,SPSS软件是统计软件课程中应包含的内容.要求学生已经掌握用SPSS软件实现一元正态总体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以及最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 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案例的计算时均通过SPSS软件实现,把每一种统计方法的计算演示给学生,解释其中的参数的设置,并利用软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在数理信息学院统计实验室的每一台计算机上安装有正版的SPSS软件,要求学生在自由上机的时间里自行完成每一种统计方法的计算,并借助软件完成课后的作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软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帮助计算而已,只要建立的数据文件符合要求,软件总是可以给出计算结果的.所以,在利用软件计算之前,必须搞清楚样本数据的结构和内在关系,选择好合理的统计方法,不能把软件看作一个“黑匣子”,一边数据进去,另一边结果出来.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学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在不要求严格证明的情况下,应该具有接受和理解多元统计方法的能力.也只有搞清楚各种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后,才能对软件的输出结果有更好的解释.一般侧重于应用的教科书里,都会给出一种统计方法的具体步骤.比如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是:a.将原始数据标准化;b.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阵;c.求相关系数阵的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d.由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并写出主成分.〔6〕多元统计分析的计算题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借助统计软件完成计算,另一类是样本容量相对较小,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完成,或者可以教师先完成一部分计算,余下部分让学生继续下去,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统计方法的理解.比如,根据以上主成分分析的步骤,给出样本的相关系数阵、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要求累积贡献率达到某一值,让学生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并写出主成分.两类习题相辅相成,既让学生掌握了统计方法,日后又可以借助软件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至于不管实际背景,只会生搬硬套统计方法,甚至误用统计方法. 2.2.4利用多媒体授课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数学推导和运算量很大,多维随机向量的分布函数会很长很复杂,数学推导动辄是向量或者矩阵,如果用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展示出来,不仅书写的时间会很长,而且对于涉及多个指标和总体的案例恐怕也难以展示.对于这些问题,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全部课程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效果并不好,因为多媒体课件演示的速度太快,会因为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可以根据讲授内容的特点,把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授课方式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利用统计软件讲授课程时,更是离不开多媒体.再就是,当讲完一种统计方法以后,找一二篇相关的文献在课堂上集体阅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并且从别人如何发现问题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可以用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为期末撰写课程论文打下基础. 2.2.5考核方法 由于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殊性,即应用性强、计算量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原理,更要学会如何应用.所以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和作业情况,期末独立撰写一篇小论文占70%.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搜集数据,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通过SPSS软件计算出结果,并对软件的输出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在学生选题、构思、查阅相关资料等方面予以全程指导.课程小论文的评分标准是:搜集整理数据、加工各种信息的能力占20%;利用统计软件估计模型、设定各参数、软件运行结果的表述占35%;论文结构、逻辑性、语言文字表述占15%;学习态度占10%;创意、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占10%;规范化占10%. 2.3课堂教学的延伸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当一个学期结束,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以后,多元统计分析因其很强的应用性,相应的实践活动还可以继续下去.2008年9月,我组织部分学生申请了题为“绍兴文理学院大学数学成绩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的学生课题,学生们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咨询大学数学部的老师,设计了问卷,在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做了抽样调查,把调查的结果整理成数据文件,然后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数据做了处理,利用SPSS软件完成计算,并对软件的输出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释,得出相应的结论.认为学习高等数学的意愿、课前课后是否有预习和复习以及是否做好课堂笔记等因素会影响到非数学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有意思的是,由于整理问卷的学生的粗心,有部分数据不知道出自哪个专业的学生.正好把其他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这部分的调查结果做了判别分析.参加这个课题的学生都觉得从中学到了课堂上没有的东西.这样的课题对学生来说是自己给自己出题,然后又自己根据调查得到的样本数据的特点判断用什么方法解决,完全不同于教材给出的习题.最后还把分析结果提供给大学数学部的老师,感觉真正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很有成就感.这样的学生课题作为多元统计分析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p#分页标题#e# 3结束语 多元统计分析是本科生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概念多、公式多,内容逻辑性强,计算量大,性质、定理的证明多借助于矩阵的运算,又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对于金融数学方向的学生来说,是他们日后工作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授课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我们永久的工作.

上一篇:教育统计学范文 下一篇:教育统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