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以生活积累为牵线放飞想象

时间:2022-08-09 04:07:34

小小说:以生活积累为牵线放飞想象

中考话题作文有不少若写成小小说会非常精彩。那么,怎样写小小说?小小说要求情节集中,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主题富有新意,这就要求作者平时走进社会,深入生活,丰富积累,提炼感悟,创作时以此为基础,从库存中按照主题需要提取信息加以重构,设置符合生活真实的场面和情节。在这构思过程中,创造性想象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创作小小说时只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势必立意平庸,味同嚼蜡。只有将库存中零碎的粗糙的有关人和事的素材在创新的光照下加以过滤,通过想象进行概括、提炼和重组,所写小小说才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挥应有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当然。这样的想象绝不是胡思乱想和随心所欲。而应该是符合生活真实的创造。以下请看一位同学根据话题作文的要求而创作的小小说。

【作文题目】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性格的。人的个性差别体现着世界的丰富性,但精神和素质的差别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你对这些有什么体验?请以“差别”为话题写一篇小小说,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城里人 乡下人 王 欢

深秋。

城里。一幢楼前,停着一辆载着家具的卡车。几个大汉正在搬运车上的家具。不一会儿,车上空了。

“谢谢啦。要不是你们,俺真不知怎么办呢!”车旁一位妇女对大汉们谢道。她穿着一件单薄的棉褂,鼻子被风吹得微红。

“妞儿。快,谢谢叔叔。”妇女示意身边的女儿。

“谢谢!”一声甜甜的有些嗲的童音传过。女孩的眼睛水灵,辫子上系着花结,一对深深的酒窝。

“没啥,嘿,乡里乡亲,你们母女俩搬进城,挺不容易。往后有事,招呼一声就是了。”说完,卡车缓缓地开走了。

城里的房子就是和乡下不一样,大家都爱将自己锁在那方方正正的笼子里。

妞儿好奇地打量着这儿:“妈,这里人家的门怎么总是关得紧紧的?”妞儿妈觉得应该和邻居们打个招呼,于是来到对门的一户人家。门边安置着一个门铃,妞儿妈不懂这玩意儿,于是“咚咚咚”敲起门来。

“谁呀――”门打开。一位着脂粉的出现在眼前,打量着拘谨的妞儿妈。

“你好。俺是刚搬进来的……”

“哦,明白了。乡下人是吧?请记住,以后要按门铃,好吗?”

“砰!”――门关上。

妞儿妈立在门外,发着呆,感觉今年的秋天很冷。

几个月过去了。空中飞扬起雪花,这洁白的天使宣告着冬天的来临。

两户人家的过道中常有些垃圾。城里人认为那是妞儿妈丢的,因为乡下人总是很邋遢。

妞儿妈在乡下做活做惯了,闲着也不好受。于是她成了楼里的“清洁工”。每天上班前,她总是默默地把每户人家的门口清扫一遍。

冬天里,她搓着冻红的手,哈着气捂着手,依然不停地扫着……

楼里人以为有了活雷锋,整天笑夸这位不知名的英雄,妞儿妈听着,笑了。

妞儿也常和邻居的孩子串门。孩子们总是那么无忌。

一天早晨,妞儿妈照例拿起扫帚挨家挨户扫起地来。

她将城里人带来的一天的灰尘污物扫进了簸箕。扫着,扫着,扫到了对户门口。

“吱――”门开了。

“啊!”瞪大眼,“原来是……”

“没啥,俺觉得这地太脏了,所以才……”

两双眼睛对视着……

脸上泛起了红晕,或许天太冷,或许……

妞儿妈欣慰地憨笑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简评】这篇小小说没有一处提到“差别”,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差别”无处不在。的自私、冷漠、势利和偏见,妞儿妈的勤劳、淳朴、厚道和善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巨大的素质“差别”。作者将平时的观察感悟加以重组,在人物塑造、环境设置等方面放飞想象,重点描写了两个场面,做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高潮部分“”的“泛起红晕”,“春天还会远吗”的反问,都暗示着“乡下人”的品质已经开始融化“城里人”心中的坚冰,心灵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这种“以生活积累为牵线放飞想象”的典型化笔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本质,也给人们以深沉的思考。

上一篇:准确判断,提高解题能力 下一篇:遭遇青春期性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