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三个意识

时间:2022-08-09 04:02:35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三个意识

摘 要:高等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但是对于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务管理人员,特别是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法律意识,完成好本职工作,服务师生。

关键词:高等学院;教务管理;服务;效率;法律

一、服务意识是教务工作的基础

高等院校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二级学院的办公室直接面向本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工作。教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高校教师的工作比较复杂,包括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以及党建、财务、人事、工会等,这些都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就是同时进行多项工作,并且每项工作都要持续若干天,经常还会有由于个别人的延误导致某些工作迟迟无法结束的现象发生。

这些工作一般难度并不大,但是比较繁杂,也不允许出现差错,要想做好这些工作,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树立服务的意识。解答疑问时多些耐心,对有共性的问题可以做一份详细的说明张贴出来,重要的通知要通过各种通信方式传达给每个人,上交文件资料时要打出提前量,给老师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开展工作时,设身处地地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想可能出现的疑惑、困难和障碍,提前把要求讲明,以防做无用功和返工,影响工作进度。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把工作做细做实,不仅可以缓解分身乏术的困境,提高工作的效率,还可以使老师和学生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其自身和学校的发展。

二、效率意识是教务工作的关键

目前各高校在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各高校开发应用的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把教师开课、学生选课、成绩登录和查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习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等很多工作都已经纳入其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自己登录这些系统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方面减轻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使老师的工作方式更灵活方便,效率更高。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工作无法实现自动化和网络管理,这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第一,提高自己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能力;第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作,方便各种通知的、信息反馈、电子文件资料的传递等;第三,制订和转发各种标准化工作流程,方便老师和学生开展工作;第四,优化各类教学文件等的填报方式,把“主观题”变成“客观题”,或者说把“简答题”变成“填空题”和“选择题”,提高填报的效率,并减少填报的偏差;第五,在学院办公室内部做好分工和协作,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工作内容合理确定分工;第六,与学院教学秘书、科研秘书、各系或教研室和实验室的负责人、学生辅导员等密切配合,使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当然有很多工作并不是单纯靠教务管理人员自身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肯定、学院领导的支持以及全院教师的配合。

三、法律意识是教务工作的保障

学院是高校里的基层教学单位,而学院办公室承担着学院里的宣传和监督工作,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时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还要担负起宣传和监督的职责。对于在学院中出现的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上报;对于先进的典型事例要做到及时表扬、及时宣传、及时奖励。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避免自身工作出现纰漏和错误,也要监督检查学院教师的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保证学院各项工作按时准确合理合规地完成。

在高等院校中,人们往往更关注学校的发展建设、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以及学生的成绩和就业去向,而这些焦点的背后,人们都忽视了从事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的人员的辛勤和智慧。教务管理人员,特别是二级学院的办公室,承担了大量的辅助管理工作,为学校的正常运转、老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他们的作用无可取代。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以服务他人的奉献之心、追求效率的进取之心和遵守法律的严肃之心,把繁冗枯燥的工作变得简单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熠熠生辉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湘蓉.浅析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谢雪燕.试论提高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服务意识的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8).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上一篇:浅议高校院系教务管理工作中应树立的四点意识 下一篇:从动物表演看一堂成功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