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由来/为何把谋私叫“走后门”

时间:2022-08-09 02:04:33

“二百五”的由来

中国人骂一个人缺心少肺,常用一个莫名其妙的外号,就是“二百五”。

关于“二百五”的来历,有种种说法:

其一,说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结盟抗秦,受到了各大国君王的赏识。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时,却被一个刺客刺杀。齐王下令捉拿凶手,但他用的是“引蛇出洞”之计――将苏秦的头悬于城门口,并张榜“苏秦内奸,死有余辜。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他还下旨重赏义士黄金千两。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来领赏。齐王问:“千两黄金,如何分法?”这四个人不知中计,说:“好办,每人都是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把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便以二百五的说法来形容那些傻瓜、笨蛋。

其二,说唐朝时长安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仪仗队伍庞大。走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杆驱赶行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称两个人亦为伍佰,于是每人就成了二百五,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杆,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今天,二百五、二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者的代名词。

其三,说一人有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成事、败事。一天此人要出门,他就给两个儿子布置学习任务,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个字,结果他大儿子少写了50个,而小儿子却多写了50个。父亲回来检查完成的情况,母亲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与推牌九有点关系。牌九是旧时一种赌具,其中的牌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据《今晚报》,刘玉凯/文)

为何把谋私叫“走后门”

靠拉关系,用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被人们称作“走后门”。此词最早用于宋代。

据说北宋时代,宋哲宗死后徽宗继位,任蔡京为相。蔡京排斥元(哲宗年号)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他们的诗文也不准流传,这引起民间强烈不满。当时有一些聪明的艺人,在朝廷宴会上演出了这样一幕戏:有个大官升堂断事,一个和尚请求离京出游,因持的是元年间的戒牒,结果被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度牒请求补发,也因是元年间出家的,被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问:“现在国库发下的俸钱,也是元钱文,怎么办呢?”大官想了想,悄声说:“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走后门”的说法就是从这幕戏中流传开来的。这个词也由此而来。(据《语言文字周报》,王玉林/文)

上一篇:扣好“第一颗纽扣” 下一篇:“皇税”谢幕:一道完美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