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

时间:2022-08-09 01:56:02

浅析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规模日益壮大,企业集团下的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对其经营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以企业集团的子分公司内部控制为研究主题,分析了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的特点以及日常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集团 子分公司 内部控制

一、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一)企业集团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内涵

企业集团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是子分公司及其所属的基层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在兼顾企业集团整理利益的前提下所实施的、为实现一定控制目标的过程的管理。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前提是保证集团的整理利益,同时需要依靠子分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管理,所以既体现了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与一般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了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自身特点。

(二)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特点

(1)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目标有别与一般企业的管理目标,不仅要实现子分公司自身的经营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实现集团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由于子分公司目标的双重性,是其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需要协调多种关系,不仅协调子分公司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子分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的关系,子分公司和下属基层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得子分公司内部管理控制相对单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要复杂,难度更大。

二、日常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子分公司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迅速壮大,通过收购、重组,不断衍生出不同种类的子公司和分公司。庞大的集团企业内部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母子公司之间出现机构臃肿,部分岗位交叉重叠,职责不清,子分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淡薄,只注重母公司制定的年度经营利润指标。由于派出经理实行定期制,使得很多子分公司管理层在任期内不愿意花费在短期看不到多大成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上,使得内部控制管理没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由于管理层管理水平有限, 观念陈旧,没有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子分公司总经理由母公司管理层领导,子分公司公司财务和审计部门由母公司财务和审计部领导,造成子分公司管理层把内部控制当作母公司对子分公司财务部下发的一些规章制度,需要财务人员照章执行,对企业的经营利润、市场开拓没有关系。由于子分公司的领导层自身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认为与企业的发展没有多少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也不积极宣传,不带领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学习,致使企业员工不了解内部控制,也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没有形成一个全员参与、持续不断的,良好内部控制环境。

(二)子分公司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企业集团由于机构庞大,管理链条较长,子分公司较多,集团企业建立的统一的风险识别系统,可能覆盖不了子分公司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也可能不适合子分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子分公司管理层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在企业内没有形成一系列完善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风险评估。子分公司没有形成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评估,往往是出现问题后,往往采取事后补救的方式来应对。子分公司管理层不能正确的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承受,风险转移的应对措施。

(三)子分公司的控制活动受集团的限制

子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在内容与单一主体企业无明显的区别,但是子公司作为企业集团整体的一部分,其所进行的内部控制活动要严格按照集团的规定执行,在集团公司授权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对分公司都有年度、季度、月度的经营利润考核和管理考核,子分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集团的要求,所进行的各项内部控制活动可能不适合子分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使内部控制活动发挥不了应有的成效。

(四)子分公司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不畅

子分公司属于集团企业的中间组织机构,在信息传递、沟通方面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子分公司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传递和传递畅通无阻。但是实际现状是,部分集团企业在业绩飞速发展,规模迅速膨胀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没有跟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水平,没有及时构建统一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使集团企业各部门、母子公司之间沟通和反馈渠道不畅通,重要信息难以及时准确传递到决策层,决策层的指示在层层下达的过程中,会部分扭曲指示的初衷,难以形成对企业经营发展有用的决策依据。子分公司管理有时候跟不上集团的步伐,在向上层层汇总子分公司的信息时,由于沟通不畅,致使部分信息失真。而且层层传递,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可能错过稍纵即逝的重要机会,使企业失去宝贵的机会。部分对子分公司是负面信息而对集团企业极其重要的信息,由于子分公司管理层有意识的保护和回避,不能及时传递给集团的高层领导,对子分公司和集团的内部控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五)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集团高层管理人员难以对各项业务活动的执行亲自进行监督与评价,集团企业虽然设置内审部门,但是部分内审部门流于形式,未对其下属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与评价,难以及时发现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缺陷。同时部分子分公司没有内审部门,即使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子分公司,由于内审部门人员有限,对内控认识有限,仅仅把内部控制管理当做一种应付集团检查的任务,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制度。

三、针对子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集团企业下子分公司在日常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与内部监督、加强信息沟通五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一)优化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集团企业对子分公司总经理的委派前,甄选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符合企业发展的高层管理人才,同时加强对子分公司管理层内部控制的培训,使子分公司的管理层思想上意识到良好内部控制对促进企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集团高层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子分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内部控制部门负责人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形成一个集团总部、母子公司、分公司上上下下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持续不断的局面,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子分公司管理层应该在集团的领导下,切实落实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带领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内控控制的管理,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为内部控制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集团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风险评估体系,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类型,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严重程度和机会。同时要根据企业的现阶段发展状况,确定风险承受度,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对于不同的风险分别采取风险降低、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风险规避等措施来应对。子分公司也应当在所属企业内部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风险评估体系,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评估,使风险对企业的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三)优化子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由于子分公司从事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内外部环境有差异,集团公司应该因地制宜,采用差异化战略,制定适应不同子分公司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优化子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赋予子分公司一定的权限,使得子分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集团整体方针下,制定适合自己经营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符合自身管理条件的内部控制活动。

(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信息传递与沟通顺畅

集团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时,管理系统应具有高度集成功能,不仅能够有效的管理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子分公司,同时也能够是子分公司的信息准确及时的汇总到母公司。内控信息在企业内部各成员企业之间、各管理层级与业务环节之间、以及母子公司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做到责权利分明,从而确保信息来源可靠,信息质量较高,从而打造畅通无阻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子分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不同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子公司内审部门对子分公司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子分公司内审部门不仅仅检查子分公司经营情况,也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

四、结束语

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逐渐强大,离不开子分公司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集团企业应该建立一套高度集成化的适合集团总部、母公司、子分公司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子分公司应该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认真加强子分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不仅实现子分公司内部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同时促进集团公司整体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曹凌宇.浅议企业集团下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J].内部控制,2010(05)

[2]杨远芬.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2(04)

[3]张丽霞.略论集团公司下子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J].管理视野,2010(05)

[4]徐黎.我国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知识经济,2012(09)

上一篇:地铁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研究 下一篇: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