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后复苏期的护理

时间:2022-08-09 12:54:58

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后复苏期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12-01

【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术后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选择90例3-10岁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均采用面罩吸入七氟烷,A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量0.3-0.5L/min,B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量0.6-1.0L/min,C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量1.1-2.0Ln/min.。结果 A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出现并发症有恶心呕吐5例、浅低温6例。B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出现并发症有浅低温1例。C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出现并发症有心动过速3例、低血压3例、低氧血症5例, ,苏醒延迟4例。结论 B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量0.6-1.0L/min, 出现并发症最少,严密观察不同新鲜气流量的七氟烷吸入麻醉患儿复苏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提高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术后复苏期安全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七氟烷 吸入麻醉 腹腔镜 疝高位结扎术 复苏期 护理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多属于先天性,因小儿斜疝常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生命[1]。所以,小儿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已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患儿90例,均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 术后患儿在手术室麻醉恢复室观察,由于吸入麻醉术后恢复早期是患儿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可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才能使患儿平稳过渡到清醒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0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其中男 60 例, 女 30例, 年龄 3~10 岁。病程为 6 个月―10年。术前均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生命。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全部手术均行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麻醉诱导采用面罩吸入七氟烷,A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量为0.3-0.5L/min,B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为0.6-1.0L/min,C组吸入七氟烷新鲜气流量为1.1-2.0L/min。 3组患儿的年龄、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监测方法

3组患儿术后即送入手术室麻醉恢复室,严密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立即予患儿面罩吸氧(4-5L/min),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观察记录3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出现的发症,并根据不同的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X2检验,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与B组比较,P值<0.05。A组30例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出现并发症,恶心呕吐5例,浅低温6例;B组30例患儿在麻醉恢复室出现并发症,浅低温1例。

0.038 0.038 0.007 0.016

C组与B组比较,P值<0.05。C组30例患儿,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出现并发症,心动过速3例、低血压3例、低氧血症5例, ,苏醒延迟4例。

3 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全麻手术后患儿容易出现呼吸道不全梗阻,其原因为术后创面分泌物增多、下颌关节松弛发生舌后坠、声门水肿。因此小儿进入麻醉恢复室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取平卧位,在肩部垫一薄枕头,头偏向一侧。给予面罩吸氧。常规监测SpO2可早期发现低氧血症,SpO2应维持在95%以上。发生呼吸道不全梗阻应托起下颌。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应反复吸净,但吸痰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0秒[2]。

3.2 及时清除呕吐物 小儿食管相对较短,咽喉反射不健全,物不良反应或手术创口疼痛刺激均可引起全麻术后呕吐[3]。故小儿进入麻醉恢复室头应偏向一侧,床边备好吸引器,加强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尤其是术后2h内的监护,迅速清除咽部呕吐物,严重呕吐者可给予镇吐药。

3.2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 术后患儿由于缺氧及血容量不足,患儿出现心动过速及低血压,出现上述变化,排除缺氧因素外,术后必须密切观察鼻腔渗血及口腔吐出唾液的颜色及量,以防手术部位的出血。

3.4 注意保温 小儿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健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同时,物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及手术过程中散热增加,术后易出现体温过低甚至体温不升[4]。低温可导致苏醒延迟及呼吸循环抑制,甚至导致不可逆损害,因此及时给患儿覆盖毛毯、棉被,减少身体暴露面积,防止体热散失,更换潮湿的衣服,做好肢体的保暖。调节室温在24~25℃,湿度50%~60%。

3.5 及时处理苏醒延迟

物残余作用、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低体温及手术失血所致低血容量可引起术后苏醒延迟。出现苏醒延迟应密切监测心电图、SpO2及血气分析尽快确定原因,及时处理。若芬太尼及肌松药的残留作用所致可给予纳洛酮、新斯的明以拮抗。全麻患儿未完全苏醒前,有时会出现兴奋、躁动不安和幻觉等症状,应加强安全护理措施,以防患儿四肢及躯干挣扎,引起躯体的损伤或坠床等意外。

4 讨论

4.1 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3]。由于麻醉期间各种药物的残余作用,不同新鲜气流量的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小儿,恢复期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所以全麻患儿手术完毕进入麻醉恢复室, 护士必须熟悉患儿解剖、生理、心理特点,密切监测心电图、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加强这期间的护理。

4.2 严密观察不同新鲜气流量的七氟烷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患儿复苏期病情变化, B组吸入新鲜气流为0.6-1.0L/min为最适宜,并发症最少。对其它不同新鲜气流量七氟烷吸入麻醉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及时的处理,对提高七氟烷吸入麻醉下行小儿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手术术后复苏期安全性至关重要。

4.3 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使患儿平稳过渡到清醒期,呼吸平稳、循环稳定、肌张力恢复满意,在不吸氧下SpO2>95%后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

参考文献

[1] 谭敏,霍文逊,中国现代微创外科现状与存在的若干问题[J]中国内镜杂志1998,4(3):48.

[2] 简晓敏,佘守章,许立新.全麻插管术后恢复室患者并发症及其处理[J].广东医学, 2007, 28(10): 1648-1650.

[3] 周俐伶,唐延先.麻醉恢复室患者管理问题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08, 37(16): 1836-1837.

[4] 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9(23):712-714.

作者单位:511518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

上一篇:产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护理 下一篇:56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