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规模化反季节养殖

时间:2022-08-08 11:08:53

蝈蝈规模化反季节养殖

蝈蝈别名蛞蛞或蚰子,是集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昆虫,它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食物广泛,一只母蝈蝈年产卵300粒左右,野生环境下,蝈蝈的受精卵需经1~2年的自然孵化,才能出土成虫。一只叫声响亮的蝈蝈夏季可卖1~10元,冬季最高可卖到百元左右。作为佳肴原料,蝈蝈价格在每千克50元以上。我国目前只有北京、天津两地为数不多的人工繁育蝈蝈专业户。对蝈蝈进行科学养殖,可使蝈蝈卵提前萌动,缩短蝈蝈生育期,在一年两季繁育蝈蝈,早春母蝈蝈产的卵在当年冬天便可养大上市。现将规模化反季节养殖蝈蝈技术介绍给大家,供爱好者共同探讨。

1.蝈蝈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 蝈蝈为昆虫纲翅目螽斯科蝈蝈属蝈蝈亚种,为三大鸣虫之一。市场上公蝈蝈主要用来听音,母蝈蝈主要用来当昆虫食品,畅销的蝈蝈品种有铁皮蝈蝈、绿蝈蝈和山青蝈蝈。铁皮蝈蝈主要用来听音,绿蝈蝈和山青蝈蝈除听音外,因颜色翠绿更具观赏性。

2.养殖蝈蝈的场地

(1)棚养。棚养包括大棚、拱棚和土暖棚等,初养蝈蝈可选用拱棚,建造和管理比较简便。蝈蝈喜欢生长在背风向阳干燥之处,建棚时应避开地势低洼潮湿和风口处,选好地形地块后,先种上黄豆或小麦,以备蝈蝈自由采食,等黄豆或小麦齐苗后再扣棚,根据走向选3~4米的竹片,把竹片插入土内20厘米左右,竹片的上部和下面的两端都要用木棍或竹竿扎牢,风大的地方最好加立柱,拱棚成形后,罩上纱窗布,以防蝈蝈逃跑和天敌的侵害。

(2)室养。室内养殖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不受气候条件所影响,可用水泥和砖建成高80厘米,宽以木板或水泥板的长度为准的间隔空间,也可做成通长无间隔,一般3层为好,低了浪费空间,高了不容易管理。每层板上面放一层10厘米厚的疏松垫土(沙土比1∶1),以备蝈蝈日后产卵,然后用铁网或纱窗布固定到板的上面,形成一个多层立体式的蝈蝈养殖地。

3.引种、和产卵 引种可从养殖场或市场购买蝈蝈或受精卵,也可野外捕捉,但要选好所养的品种,引种后养殖时公母搭配比例以1∶1为宜,搭配不当会因为争偶会发生撕咬并造成伤害。在食物充分的情况下,一只母蝈蝈1年最多可产卵300粒。母蝈蝈产卵时将尾部的产卵针一点点钻入土内,然后将卵产入洞后用土埋好。一般当年8月以前产的卵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夏季才可孵化,8月份后产的卵一般在第三年夏天才能孵化。人工养殖时要及时将卵捡出,妥善保存,最好在冰箱冷藏室内存放。

4.人工孵化和管理 孵化时找一个平底容器,大小可根据卵的多少而定,底部放上5厘米厚的细沙,然后撒上一层卵,卵最好不要重叠,在卵的上面再盖上3厘米厚的细沙,沙的厚度不可超过5厘米,否则小蝈蝈不易出土,然后喷水,一次性喷透,以底不见水为好,喷水后便可入孵,孵化温度保持25~35℃,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应定时喷水,这期间一直保持不低于25℃的温度。高温暖子后还必须进行低温萌动,否则孵不出蝈蝈。将经过高温暖子后的容器直接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保持1个月的时间,便会有大批卵萌动,最初看到的是眼点,眼点先出现在卵的下方,慢慢的往上方移动,卵粒也随之变粗,这时候可进行第二次孵化。将萌动后的卵放在25~30℃的温室内约30天便可孵出蝈蝈了。刚孵出的蝈蝈应喂一些鲜嫩适口的菜叶或小昆虫,有条件的可买一些动物肝脏和蛋黄、奶粉掺菜叶混合做成泥状喂小蝈蝈。蝈蝈是杂食性动物,对饲料要求不严,主要饲料可用蚂蚱、黄粉虫、胡萝卜、菜叶、豆类等,约需30~40天饲养,便可开叫上市或做昆虫食品。

上一篇: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煤矿地质灾害 下一篇:旺姆留在大草原上的小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