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效应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08 07:42:58

迁移效应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迁移效应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广泛存在于人类学习知识以及改进、提高、巩固各项技能等活动中. 迁移效应的产生机制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具有相似性(共同要素)的事物产生的相互影响. 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对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效应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 例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 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 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 例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迁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迁移效应,促进良好的迁移,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促进正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 面对任何一个新的问题,首先要审清题意,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与要求解的问题(或求证的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联想、抓住本质、理出思路,最后化新问题为旧问题,化未知为已知.

首先加强基本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基本技能. 课本是教学的依据,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是经过认真筛选后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探索性. 在教学中要善于以这些例题、习题为原型进行适当的引申、拓展和解题后的反思,这不但使例题、习题的教学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使他们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请将下面这道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求解: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9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______.

问题提出,学生反映热烈,情绪高涨,经过一番讨论,提出了许多答案,例如:

1. 甲、乙合作,需多少小时完成?

2. 先由甲独做2小时,剩下的部分甲、乙合作,剩下部分需多少小时完成?

3. 先由甲独做2小时,剩下的部分甲、乙合作,共需多少小时完成?

4. 甲、乙合作2小时,再由甲单独完成剩下的部分,共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通过借题发挥,适当变换、引申、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通过有意识地隐去结论,使学生必须根据题设作一番思考,先探究问题的结论,再给出证明或计算. 这一高强度的思维活动,从传授知识转变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注重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转变到注重让学生“会学”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也有许多题日,貌似不同,实质一样.

下面一组习题都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性质来解决的.

① 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② 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③ 无实数解?

其次把握好学习者心理状态. 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技术学习迁移效应产生的重要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促进技术学习的迁移过程.

二、克服负效应,提高解题能力

有时,迁移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为思维的呆板性. 长期习惯性地按定式思考问题容易从问题的相似处着手,用一定的模式考虑问题,从而把本来不相同的问题用错误的思考方法去解决,死套定理法则和公式,盲目搬用某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常常会使思维局限于现成的思维模式,从而束缚思维.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一方面要善用教材中可利用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防止迁移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学生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次思维定式的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一个阶段的求异思维训练. 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 如对初一代数的学习,学生常常希望回到算术中去讨论字母运算;学习因式分解后习惯把最后的结果再进行整式乘法运算……这些新旧知识和观念的转化过程之艰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耐心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对比(寻找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旧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新观念逐渐认同,进而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思维模式.

总之,学生对于一个新的概念不是一下就能“熟练掌握”的,往往要通过多角度、多次在不同环境下对这一概念进行识别、理解和运用,其间可能发生多次错误,甚至是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使我们多次接受教训又多次总结经验,才逐步实现“熟练掌握”. 作为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迁移在数学中的作用,发挥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

上一篇: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探究 下一篇:广西民居消费结构变动对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