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分析探讨

时间:2022-08-08 05:38:54

道路桥梁设计分析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桥梁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步,道路桥梁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对道路桥梁设计的工程条件进行分析,明确了道路桥梁设计中的标准和相关要素,同时通过对道路桥梁平纵横技术指标组合以及桥面的横向布置等具体的桥梁设计因素探讨,实现了对道路桥梁设计的有效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繁荣,桥梁建筑行业无论从规模或是速度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为路桥的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桥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建设中,桥梁不仅仅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化建设中的标志性的建筑物。

1 桥梁设计原则和条件分析

1.1 道路、桥梁设计原则

对资源利用是否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尊重实际,实事求是,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具体而言,在设计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1.1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

1.1.2 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现代设计方法;

1.1.3 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建设资金。在切实满足建设功能要求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节约投资、节约多种资源,缩短建设工期;

1.1.4 积极采用技术上更加先进、经济上更加合理的新结构、新材料。

道路桥梁的设计者应对施工处的气象、水文、地质、河道等基本状况熟悉,对施工中存在疑问之处应重新调查或是勘察。从而能有效避免由于基础资料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

1.2 桥梁的线形安全

在以往的道路桥梁的设计中,为了便于施工,无论桥梁的长短,在桥梁的布线设计中往往布置成直线,造成了大规模的桥梁形成了超长的直线桥梁,而大量的小河以及山区的桥梁则做成了超短的直线急弯桥梁,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性。

1.3 桥梁的安全直线长度

根据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桥梁的直线段长度不应超过以车辆计算形成速度70秒的长度距离。在桥梁的平面设计中,中长直线的桥梁使驾车者的反应敏感度降低,车速较高,从而引发了交通安全事故。同向平曲线之间以短直线相连,形成了所谓的“断背曲线”,相应的车辆在行驶经过这样的线路时,往往将直线段看做两端曲线相反的弯曲,线形并不连接在一起,由此,同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车速(以Km/h)的6倍(长度以m)。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道路桥梁的直线长度过长和过短都将影响行车的安全,根据交通安全的理论分析,可通过计算得出道路桥梁适宜长度的数值。

1.4 桥梁平曲线

根据实际调查分析的结果可知,就平曲线半径与事故关系的研究说明,小半径曲线段所发生的事故的可能性更大。时速为100km/h的道路桥梁,当桥梁的平曲线半径小于2000m,发生事故的概率明显提高,由此可作为曲线半径的安全下限。其他道路则以设计时速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取值。与此同时,缓和曲线的设置对圆曲线上的安全特性具有明显的影响。由此,一般而言,平曲线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2 平纵线形组合以及衔接设计

2.1 平面直线与曲线的联接

在以前的设计过程中,桥梁的设计为了适应地形,从而造成了长直线与小半径的曲线相连,而根据道路行驶安全分析表明,长直线与小半径的曲线衔接处往往由于车辆高速行驶的惯性容易引发安全的隐患。具体恰当的直线长度以及衔接曲线的半径取值,应根据桥梁的设计车速以及桥位的地形,确定道路安全的设计区间范围。

2.2 弯坡叠加桥梁

平面曲线阶段有纵坡存在,形成了弯坡叠加状况,是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常见的形式。根据直观状况分析,这样的设计形式并不利于行车。可通过对坡和弯的组合进行安全特性的研究和设计,利用设计指标求的DC的值,并利用经验公式得到预测事故的值。同时对于预测事故值相对较大的区域,可采用工程改造,以增加标志等措施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2.3 纵坡与平曲线的衔接

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较长的下坡接上下半曲线是具有危险倾向的设计,容易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状况下驶入平曲线,从而造成事故隐患。纵坡在于平曲线进行衔接的过程中,坡长越长、坡度越大,其所衔接的平曲线半径越小,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将越大。根据相应的规律,在桥梁设计中通过计算由相同衔接方式的区段,并进行一定的改进。

2.4 平衡桥梁上平面曲线与竖曲线

桥梁位于小半径如2000m以下平曲线上并且竖曲线部分或全部重叠时,应充分考虑平曲线的半径大小平衡状况,从而有益于交通安全,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平竖曲线平衡的半径推荐值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安全和成本等要素。

3 桥面横向布置

3.1 行车道数量

行车道的数量应根据现有的道路形成安全运营调查比较,高速公路的桥梁应采用四个车道,从而保证了车道数量的设置满足了桥梁设计过程中的安全经济原则。当车辆的速度为120km/h,交通量超过四车道的道路桥梁可采用六车道或是八车道。当车辆形成速度小于120km/h,六车道或是八车道的采用应经过相关的技术认证。我国的二级和三级公路一般采用的是双车道,而四级公路则采用的是单车道。当二级公路的混合交通量较大时和,可采用两快两慢四个车道。城市的桥梁设置一本可采用六车道和八车道,只有很少的部分采用两个快车和两个慢车道等四个车道。根据实际的交通事故的调查表明,不应采用三车道的断面布置形式。

3.2 行车道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桥梁采用3.75m的车道宽度,四级公路桥梁采用3.5m的车道宽。

3.3 残疾人通道

城市桥梁的人行道设计,应专门考虑残疾人轮椅的上下行走要求,相应的道路桥面施工则应满足残疾人能自主推行的宽度确定。

4 桥孔布置

4.1 通航河流的桥孔布置

通航河流上,桥下的通航孔位置以及孔的数量直接影响了桥梁的是施工规模以及设计的难度。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船运、筏运等的通航特点,充分考虑河床演变造成的航道变化,将通航孔设定在稳定的航道上,必要时还应预留通航孔。

4.2 存在流冰及漂浮物河流桥孔布置

具有封冻以及流冰现象的河段,首先应调查冰层的厚度、冰块的最大尺寸、冰块的密度以及流冰的速度等基本的资料。桥孔布置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冰块的排泄,桥梁的墩台应建立破冰和防撞等措施。在具有大量的漂浮物以及冲积物的河流中,桥孔的布置应保证河流中洪水和泥沙的顺利宣泄。

5 结论

设计指导施工,设计过程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生搬硬套,设计中尽可能考虑到施工中的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不至于发生施工人员比照设计图无法顺利施工或按图施工却出现不良效果的现象。施工到一定程度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整个工程造价势必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长青. 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 [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6).

[2]杨大为. 现代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3) .

[3]姚文翰, 肖艳华. 浅论桥梁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4) .

[4]韩杰, 邹越, 李金花. 简谈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J]. 科技信息, 2011,(18).

[5]郑茜茜. 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研究 [J]. 建设科技, 2011,(06).

上一篇:浅谈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 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新理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