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完成森林“家底”评估

时间:2022-08-08 04:19:43

浙江首次完成森林“家底”评估

数字:5400万吨

这是浙江省森林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比杭州市区的出租车加起来再乘以300倍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多。

浙江的森林面积601.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58%、活立木总蓄积2.42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2.17亿立方米……这一个个的数字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在近日召开的浙江森林状况以及其生态经济新闻会上,省林业厅的专家给大家展示了一个数字钟的碧绿浙江。

这是浙江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森林的生态价值体现在诸多方面。”浙江省林业厅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蓝脘光介绍,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量为131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浙江省总用水量的60.3%和浙江省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的56.8%。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年产生价值1377.71亿元。

“森林具有很显著的固土保肥功能。”蓝晓光称,浙江省森林年固土量为2.1亿吨,相当于浙江省每平方公里土地减少2000吨土壤流失。森林年保肥量为939万吨,如按含氮量14%计算,折合氮肥6700万吨。固上保肥年价值320.22亿元。

“森林的生态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固碳释氧功能。”蓝晓光说,固碳释氧指森林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作用,这也是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功效=“浙江省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5400万吨,约为260万辆出租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浙江省同期二氧化碳碳排放总量的12%,相当杭州全城的出租车排放300年的二氧化碳还要多。”

数字:3388亿元

这是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比全国百强县名列前茅的诸暨去年全年的经济生产总值的6倍还要多

“浙江省森林资源中蕴藏着巨大的资产价值量。”蓝晓光称,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高达3388亿元。“若按50%的贷款抵押率计算,则可质押林业信贷近1700亿元,接近于2009年浙江省农村信用机构的农业贷款总额。”同样是这个数字,比全国百强县名列前茅的诸暨去年全年的经济生产总值的6倍还要多。

据介绍,浙江的经济林、竹林分别以占森林面积17.9%和13.6%的比例,发挥出占39.6%和26.9%的经济价值,成为浙江省农民的主要林业收入来源。经济林单位面积价值为12.43万元,公顷、竹林为10.94万元/公顷,分别是乔木林的5.8倍和5.1倍。

“5年间,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增加252.23亿元,平均每年增量50.45亿元。”据了解,以资产增长最快的竹林为例,通过加大抚育和经营力度,实施提质增效、低产林改造工程等,5年增加了105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1亿元。

森林资产价值的另一个贡献是增加了农民收入。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总生产值647.46亿元,净生产值232.23亿元,按浙江省2009年的3282万农业人口计算,相当于增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07元。

数字:5000万立方米

这是浙江到2015年林木蓄积量净增量,到那时,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的浙江将要承担全国9%的林木蓄积增量

这是占全国1%土地面积的浙江到2015年要承担占全国林木蓄积的增量:

“虽然浙江省林业继续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但从清查结果看也反映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蓝晓光看来,森林面积增长难度加大;森林质量依然低下;平原地区森林资源十分缺乏,林木覆盖率仅为14.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林农增收仍有很大潜力没有挖掘……这些现状,都显示了浙江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到2015年,浙江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1%以上,平原区林木覆盖率18%以上,林木蓄积量净增500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超2000亿元。”按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浙江将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承担占全国9%的林木蓄积增量。

上一篇:新浙商求解科技浙江模式浙江块状经济加速发展 下一篇:农民收入增幅超市民江苏走向缩小城乡差距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