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时间:2022-08-08 03:13:36

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前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后者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2008年7月~2010年9月在超声引导下行支架置入术78例,在围术期给予有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78例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35~81岁,平均5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浓茶色尿和白陶土样大便,伴纳差、乏力、腹胀和体重下降。经B超、CT及核磁共振胆管成像等确诊为胆管癌49例,胰头癌14例,原发性肝癌13例,转移性肝癌2例。所有患者肝内胆管或胆总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支架植入方法:患者平卧,超声明确胆管梗阻部位,选择梗阻平面以上扩张肝内胆管作为穿刺靶点,根据置管方向定位体表穿刺点。局麻后超声引导下进6F导管针,进入靶胆管后拔回针芯,回抽有胆汁后植入金属引导丝,超声引导下使之向梗阻近段移行,之后循导丝走行置入6F PTCD导管,外引流胆汁。充分引流后行PTCD造影,准确了解胆管梗阻部位及狭窄段长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金属支架。经PTCD管置入0.035超滑导丝,透视下调整导丝方向,使之通过胆管狭窄部分,之后用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扩张,时间5分钟,退出球囊导管,送入金属支架推进器至狭窄部,释放支架,可见支架自膨胀、狭窄段以上造影剂逐渐排空,再送入6F导管行外引流,若无异常,术后72小时拔除。

结 果

本组78例行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术,72例置入成功,成功率92%。3例术后出现胆管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胆管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支架再堵塞行2次支架植入术。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均为癌症中晚期,身心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技术知识缺乏,担心支架置入是否安全有效、手术是否成功、痛苦程度能否忍受及预后情况等,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该技术的特点、操作的方法及治疗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需要配合的内容,解除患者恐惧紧张等心理;介绍术者的精湛技术和成功病例,教会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及松弛疗法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1,2]。②术前准备:术前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梗阻部位及原因。术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备皮,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做好术前指导。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术前30分钟予以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安置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给予平卧位,低流量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液,保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记录24小时出入量。②引流管的护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有无胆道出血情况;术后开放外引流并保持通畅,正确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挤压、弯折等,若引流不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防止导管感染,及时倾倒引流液,注意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袋,穿刺处隔天换药1次,引流袋不可高于穿刺处,防止逆行感染。拔管前引流管夹闭24小时,行腹部超声后如无肝内胆管扩张,患者无自觉症状即可拔管。需长期带管的患者应教会其观察引流液的方法及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无菌操作,定时更换敷料。

并发症护理:①疼痛:多数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穿刺处疼痛,可给予盐酸布桂嗪或盐酸哌替定等镇痛药肌肉注射。同时予以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分散患者注意力,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②感染: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38.5℃,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发生,检查穿刺处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及时换药,每天冲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支架阻塞、滑脱、移位等:表现为患者黄染症状逐渐加重,胆汁引流不畅,经胆道造影确诊此并发症者需再次行介入治疗。指导患者进食清淡、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豆类制品等。

出院指导:对带引流管的患者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更换引流袋,同时注意无菌操作,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平面,避免扭曲,打折脱落。长期带管者每周更换引流袋,3~6个月更换引流管。观察患者的皮肤及巩膜黄染程度及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如果黄染加重或引流液异常应及时就诊。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主,避免生冷、坚硬、刺激性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定期复诊,一般每2~3个月1次。

讨 论

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患者由于发现较晚,肿瘤体积较大或已转移,或因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并发症多,往往不能耐受手术,手术切除率低[3]。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TCD)加胆道支架植入术能减轻黄疸症状、改善肝功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起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作用,是一种微创介入的姑息性治疗方法。通过对其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切实落实各项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可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丽琴,蔡红玲.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39-40.

2 陈绍红,钟瑞荣.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6):12-13.

3 张玉坤,黄晓俊.支架植入治疗消化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4):188-190.

上一篇: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下一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