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人才培养模式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08 02:53:22

花鼓戏人才培养模式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在当今中国民族声乐歌坛极具影响力的歌唱家中,很大一部分为湘籍歌唱家,如李谷一、张也、雷佳、王丽达、黄卓、甘萍、谌蓉、湘女等,纵观他们的艺术之路,都有过在湖南省艺术学校(现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学习花鼓戏的经历。他们的成长之路引起了我们的深思:花鼓戏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民族声乐教学有没有关系,或者说花鼓戏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对民族声乐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

我们对此课题进行论证,相信对未来的声乐教学必将起到推动作用,为湖南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民族声乐人才。

一、重视“演”之环节,重构课程设置

在声乐演唱或声乐教学中,一般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唱法、声音、风格等“唱”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往往忽略形体、表演等“演”的技术层面。作为舞台艺术,歌唱与表演不可分割,两者是一个整体,声乐演员的声、情、神、形、表缺一不可。观众需要的是视、听结合的立体式综合艺术形式。当下有不少民族声乐演员和学生有好嗓子、好形象,唱得也不错,但表演不到位,舞台表现力差,只能“呆唱”,不会“活演”,究其原因是对“演”之环节重视不够,继而又可深究至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重唱、轻演,目标偏离。戏曲则非常讲究“四功五法”,它要求唱、做、念、舞与表演和谐统一。花鼓戏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形体、身段动静皆宜,静可唱,动可舞;它的表演轻松诙谐、活泼幽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贴近大众,是“演”与“唱”的完美统一。为此,我们将花鼓戏形体表演的艺术元素纳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系统的“手、眼、身、法、步”训练,使演员在静的形态中眼有神、神有形,指之有物、看之有像,启发学生用心去塑造人物,用情去打动观众。同时调整教学时数:形体课开设两年,第一学年周课时9节(其中早课5节,正课4节),第二学年周课时4节;表演课开设一年,即第二学年周课时2节。借鉴花鼓戏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掌握舞台表演方法,使之神情兼备,声情并茂。实践证明,学生不仅在表演上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活跃了教学气氛,给学生日后的工作带来裨益,确为我院一条较为成功的培养民族声乐演员的思路。

二、突出“唱”之环节,夯实声乐基础

唱、念、做、打,唱为第一,说明唱之重要性。花鼓戏的民歌小调旋律优美,润腔方法多样,气息流畅,字正腔圆,真假声结合自如,极富地域特色。本着向传统学习、借鉴的宗旨,我们将声乐学生第一、二学年的专业课设置为声乐主课与花鼓戏声腔课并重:第一学年声乐课为集体课,每周2节,声腔课每周4节;第二学年声乐课为专业小课,声腔课每周2节。同时将花鼓小调《洗菜心》、《瓜子红》、《放风筝》、《中秋调》、《十字调》等定为规定教学曲目,由声腔教师口传心授,掌握花鼓演唱技巧,同时声乐主课积极配合,结合科学发声方法,要求学生有人物、有表演、有情节,完整地演绎作品,较好地解决了声乐课中注意了唱却忘了演或注意了演却忘了唱的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李谷一、黄卓、张也、雷佳、王丽达正因有着扎实的花鼓戏演唱功底,使得她们的演唱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特征,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实践证明,花鼓戏声腔既可以训练学生在基础阶段演唱中的发声、咬字、行腔、韵味、表演等,也能为学生打下比较牢固的传统民族音乐基础。

三、加强艺术实践,培养声乐人才

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挥音乐创作才能,展示艺术才华。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一方面聘请专业院团的优秀演员来校示范、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演出,建立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多次举办独唱、重唱、合唱专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毕业生综合晚会、十佳歌手比赛、歌剧专场等,特别是花鼓戏声腔专场汇报以及毕业晚会中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戏曲板块,则是我院声乐教学与声腔教学有机结合的成功体现。更有甚者,由我院师生创作并获得田汉艺术大奖的花鼓戏《玩不》、《五十二家别墅》,声乐专业学生担任独唱、伴唱、合唱。这些艺术实践让学生受益匪浅,唱与演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真正达到了借鉴花鼓戏教学模式培养声乐人才的初衷。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丁雅贤所说,他今天在声乐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自己曾经有过的“戏剧学习生涯”,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声乐学习和教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大科研力度,促进声乐教学

稳定有序的教研活动是促进声乐教学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围绕如何将花鼓戏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民族声乐人才教学中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教学文件的修订。从教学计划入手,对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开课学期、课时分配等给予规范,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符合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规格。

2、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重视教师的培养,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学习、教学的质量、学校的发展、民族声乐事业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着力于教师的培养,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别是一批有过在专业院团工作的经历、具备扎实的戏曲表演基础、累积了相当丰富的表演和教学经验,同时又在高等艺术院校接受了系统、规范的民族声乐学习的教师承担一线教学任务,使得将戏曲表演元素与民族声乐结合成为可能,为培养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针对一部分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我们邀请知名艺术家来校定期讲学,为他们讲授传统戏曲、曲艺、民歌,学习花鼓戏表演和演唱风格,规定老师每学年掌握10-15首湖南各地、各民族的民歌、山歌、戏曲唱段,提高老师们在传统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声乐专业与戏曲专业教师相互观摩、切磋,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师队伍日益加强。

3、教材课题的编写。声乐教材种类繁多,但专门的花鼓声腔教材以及将声乐与花鼓戏作品相结合的教材却是少而甚少,我们结合教学实际,自编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如《声腔教材》,选取有代表性、风格鲜明、旋律优美的花鼓唱段,简介花鼓戏音乐的特点及旋律发展手法,总结演唱润腔规律,了解伴奏音乐与打击乐的基本常识,定曲定谱,按调式、调性进行分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将演唱技能、音乐结构、表现意义等多方面知识综合起来,以立体化的教学形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多重思维。为了体现花鼓戏与民族声乐相结合的编写思路,目前我们正着手编写《湘情湘韵》教材,该教材拟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花鼓戏曲牌,下篇选取融合湖湘特色风格、花鼓戏元素创作的民歌,为花鼓元素更好地融入民族声乐教学而服务。

为了在理论上有进一步提升,我们总结教学经验,发表了一系列专业论文,并成功地申报了省级课题《湖南花鼓戏声腔与中国民族声乐之比较研究》以及部级课题《对当代中国歌坛“花鼓戏现象”的声乐研究》,目前省级课题即将结题,部级课题进入纵深研究阶段,这些研究成果既是对我们过去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又为将来的民族声乐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实践证明,将戏曲、曲艺纳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之中,不仅可以完善、充实民族声乐体系,同时也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尊重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形成湖湘特色,让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代代相传。作为地方艺术职业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必须坚持突出“古为今用”,潜心向传统学习,充分开掘各地传统戏曲和民族歌剧中的宝贵艺术资源,将开掘与创新相结合,使传统的与现代的融为一体,赋予传统艺术以新的生命力,赋予现代民族声乐以厚重的艺术历史底蕴。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张也、雷佳、王丽达等人的成才之路告诉我们,将花鼓戏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民族声乐教学中,有利于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必将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D078);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08DD15)】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二维动画片中的数字技术 下一篇:深化课程设置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