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8-08 12:35:5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质量管理原则,然后探讨了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些影响质量的因素,最后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质量管理的原则

1、一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 。 一个工程的建设完成包括立项 、规划、设计、审核到施工直至竣工验收, 这整个流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任何环节都不能有差错,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就很繁杂, 如设计、材料、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施工工艺、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二是工程质量波动性较大 。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复杂过程, 包括方方面面, 因此, 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都有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也会导致工程质量变化。例如,施工人员的设施或者操作不当, 材料性能的差异、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如果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 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 施工工序存在问题, 机械故障, 检测设备的精确度降低等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甚至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三是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的隐蔽性 , 不容易察觉 。 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很复杂, 施工工序交接很多, 隐蔽工程多, 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舍弟检测, 只看问题的表面, 就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从而导致对产品的质量合格与否也产生错误的判断。

2、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坚持 “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决把握好质量关。建筑工程, 尤其是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都有可能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此, 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 要坚决把好质量这一关。 ②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施工人员可以说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建筑施工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培训等等,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③事先预防、防微杜渐、严格检查。要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防患于未然。及时察觉施工过程中一些微笑的隐患, 做好控制工作。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

二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1、建筑企业行为不规范 。 首先 , 工程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 有些建筑企业为提高工程质量, 扩大企业影响, 无形中增大了投入, 而忽略了质量。有的则是一味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将工程质量的好坏置于脑后。其次, 违反建设操作流程, 施工不按程序进行, 如不作调查分析, 没有搞清楚施工环境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 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不规范的行为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第三, 有些建筑企业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施工队伍的素质、技术水平比较低、施工经验不足。

2、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相关的法律 、法规不健全 , 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 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质量管理职能交叉, 权责不明。监理人员素质较低, 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监督工作不到位, 建筑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企业事先不预防, 事后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善后。

3、自然条件影响 。 施工项目周期长 、施工多数都在白天进行 。 温度、日照、风雨、雷电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4、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一些建筑原材料的选取如果不合格就很容易留下隐患。如水泥受潮、过期、结块、砂石级配不合理,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密实性, 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等等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1、摸清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 建筑工程的周围环境 。 即项目施工前要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的地形条件、气候、水文、交通、环境等要大致的了解。根据这些条件合理设计图纸, 对图纸的主体结构、建筑布置、节点构造、线路照明、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对。做好事前的准备和预防工作。

2、施工企业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培训 。 首先 , 在施工人员中树立 “质量第一”的意识, 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避免因员工的失误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其次, 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挖潜其潜能,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 对工人要奖罚分明, 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 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风险精神。其次, 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 着力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 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 施工企业不仅要选择好的施工队伍, 还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要对项目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做到权责明晰。同时制订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 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

4、严格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 。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 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 要对材料进场验收, 检查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材料的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对部分重要材料试验的取样、送检过程, 应由监理工程师到场见证, 确认取样是否合格。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非常多, 对建筑施工项目而言, 最常用的建材就是水泥, 钢筋和砖块等。水泥是一种质量极容易变化的材料, 它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 不仅要对水泥进行检验、抽检, 还必须设立专用库房保管, 保证库房通风、干燥、不同品种的水泥应分开存放, 分开使用。钢筋应分门别类, 应按照产品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对不同的钢筋,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砖块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 有生产厂家、产品标记、批量及编号。

5、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 施工前 , 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编写详细地施工组织设计, 做到切实可行。 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 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良性的受控状态。施工工序是基础, 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同时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首先, 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其次, 控制工序活动中的各种关联因素;最后, 要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6、抓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 有了良好的施工队伍 , 有了合格的原材料和合理的施工工序, 最关键的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好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完善现场检查和验收程序, 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四、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整个建筑完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意义不能小觑。因此, 要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尤其是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 1] 张欣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 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上一篇:工程监理在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必要方法... 下一篇:建筑电气安装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