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还是融合

时间:2022-08-08 11:59:47

【摘 要】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中,隐喻被有效地运用,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来解读小说《天堂》的主题和内涵。文章指出,小说的标题“天堂”包含两个隐喻,即分离与融合。

【关键词】隐喻;莫里森;小说;《天堂》;分离;融合

引 言

国内外学者对于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关于隐喻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多见。在西方,以兰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1980年,两人合著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使得隐喻研究进入认知语言学研究范畴,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媒介。与人类生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概念隐喻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解读中。

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中,隐喻被有效地运用,凸现了小说的主题。莫里森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小说《天堂》是莫里森获得诺贝尔奖以后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问世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说蕴含深刻的主题,指出了隔绝、封闭不是黑人的出路, 融合才是其发展之路。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来解读小说《天堂》的主题和内涵。文章指出,小说的标题“天堂”包含两个隐喻,即分离与融合。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传递功能、主题构建功能和语篇连贯功能有效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文章认为,通过隐喻,小说表达了一个寓意深刻地主题,那就是通过隔绝、排他的方式建立的梦想中的乌托邦乐园是不切实际的,黑人群体只有通过自身的融合和与外部世界的融合才能找到一条充满希望之路,一个真正的天堂。

1.隐喻研究的发展

英语中“metaphor”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该词由‘meta’和 ‘pherein’组成,意思是”over”和“to carry”,意为“to carry over”,即传送。在国外隐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在其名著《诗学》中写道:“隐喻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隐喻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是对普通平淡语言的修饰,是偏离正常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仅限于诗歌中使用。

第二阶段是Black的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隐喻的实质在于隐喻词语与所使用的语境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隐喻词语,又称焦点(focus)嵌入至另一个字面意义词语中,又称框架(frame)。Black在其“More about Metaphor”中提出: “a metaphorical utterance includes two distinct subjects, namely, a principal subject and a subsidiary subject, both of which are regarded as “systems” instead of isolated words or predicates.” 互动理论强调隐喻词语与隐喻对象的互动作用,隐喻使得人们把隐喻词语相联系得常规特征运用到隐喻对象上,因此可以看到,互动观已经开始意识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

随着学者们对隐喻认识的提高,隐喻逐渐从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对象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注意点,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合著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隐喻的认知观,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工具,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媒介。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很多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系统,以及人类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本质上都是隐喻的。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认知域之间的隐喻映射以及隐喻如何制约人类思维和行为。其中心论点就是,隐喻不是语言表达及其意义的特征,而是整个概念认知域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称认知模型,是某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涉及两个认知域,分别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源域指的是词语字面的意义,目标域表明词语的隐喻意义,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为用源域来感知目标域,即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

因此从认知方面来看,概念隐喻是在人们直接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感知而形成的认知体制。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其深层的含义,人们常常将其隐喻化,通过人类熟悉的、具体的思想或概念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复杂的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认知体制,所以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文化传递功能、主题构建功能和语篇连贯功能,从而有效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

2.小说《天堂》的隐喻

2.1.小说简介

小说《天堂》讲述了鲁比镇,一个纯黑社区和附近一所女修道院的故事。小镇的鲁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一群为社会所不容的自由奴隶携妻带子结伴西进,在黑文定居下来,创建了一个天堂般的纯黑人社区,这是小说中鲁比镇的前身。在黑文,由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他们建立了一个“梦幻之城”的小镇,他们拥有了大房子,自己的耕地,商店学校,甚至是银行。对懒惰之人嘲笑督促,生活充满了笑声,一段时期内,在黑人居民眼中鲁比镇确有“天堂”的气氛。

但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期,他们的下一代因不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况愈下的生活境况,怀着与前辈们同样美好的愿望和宗旨,再次西迁,来到了距离黑文以西240英里的地方,创建了鲁比镇。这个小镇孤悬于美国南方,方圆九十英里的范围内只有彼此相距十七英里的一座女修道院。小镇鲁比同样由于居民的聪明和勤奋,由于有着黑文建镇的经验和拥有大量的土地,再加上企业开发石油,天然气占用土地得到的赔偿,居民们过上了富裕和安定的日子。小镇是美丽的,然而又是与世隔绝的。小镇的居民对外界保持着一种冰冷和怀疑的态度。1976年,外部世界对这个“天堂”的侵蚀和熏染已经使居民们难以忍受。在镇上几户别有用心的望族带领和怂勇下,他们把社区的纯洁性所受到的威胁归罪于在城外一所修道院避难的四个无家可归的女人,并袭击了这些他们认为“有伤风化”的女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目的非常明确:他们决不让任-东西,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来的,腐蚀这个纯黑人血统的小镇。历史与现在来回穿梭。不难看出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深含了一个寓意,着重表现了黑人对安全感的渴望,以及试图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创造和追求完美的愿望。

2.2.“天堂”的隐喻

“天堂”一词源于古代波斯语“pairidaza”,该词由两部分pairi, “around” 和 daza, “wall”构成,意为“被墙围起来的院子”。圣经新约中三次提到天堂。第一次出现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名同他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对他说:“救救你自己和我们吧!”另一个凶犯应声斥责他说:“你既然受同样的刑罚,连天主都不怕吗?这对我们说是理所当然的,正配我们的所行,但是这个人从未做过什么不正当的事。”随后说:“耶稣,当你来为王时,请你记念我!”耶稣对十字架上的强盗说:“我实话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路23:43)。第二次是使徒保罗提到他曾被提到第三层天。保罗说:“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林后12:2-4)。第三次出现在启示录中,是主在给以佛所的信中说:“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神在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7)“乐园也叫天上的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王上8:27)

根据圣经,天有三层,第一层天就是大气层,第二层天是繁星,或称外太空,它与天上之天的神的宝座相连,而天堂也就是第三层天,或叫天上的天,是孤立的,远离世间的。

如上所述,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而这种理解和体验是基于对喻体共同的认知概念。天堂一词在圣经中的三次出现不难让我们形成这样一个概念,天堂是人们的理想之地,然而却是孤立的,封闭的,远离世间的。因此天堂的隐喻意义很明显,天堂是小镇人所追求的理想之地,然而却是孤立和封闭的,这有效的凸现了小说的主题,分离还是融合。

小说中鲁比镇的建立反应了黑人对白人及浅肤色黑人的怨恨,小镇的历史充满了被拒绝和被分离。鲁比镇里没有白人,没有压迫与歧视,宛如他们自己的天堂。但是在新的背景下,小镇却内外矛盾重重。在内部,老一辈以摩根兄弟为代表的黑人男性和女性及新一代年轻人所持有的观点也有很大不同。对于圣诞汇演和锅炉形象的解释上,对于“过去”的解读,对于种族的理解,老一辈希望完全按照原有的样式并不容有质疑的声音,而女性及新一代年轻人认为世界在变,没有必要把过去的一切都原封不动地继承,这一切构成了鲁比社区的内部矛盾。正是由于黑人男性对于“过去"的固守导致了他们对于外界的排斥以及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女修道院同是一群被社会排斥和抛弃的人,与此相反,她们没有孤立自己,而是勇于面对过去并从过去”中找寻到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而这一切也正好构成了鲁比社区面临的外部威胁。尽管鲁比镇的黑人男性想建立一个属于他们,不受种族主义歧视的天堂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们不自觉地已经打上了种族主义的烙印。他们对于内部女性的压抑,以肤色论的黑人种族主义等等都会对他们建立真正的天堂产生阻碍。这些矛盾和冲突使得小镇的瓦解成为了必然。本书体现了对黑人文化、历史中的传统、反动、狭隘因素的反思与审视以及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本质之深入的思考与认识。

小镇的最终衰败以及小说结尾中修道院的女性最终勇敢地融入社会表明了小说深刻的主题,作家莫里森认为通过隔绝、排他的方式建立的梦想中的乌托邦乐园是不切实际的,融合才是一条希望之路,才能创建一个真正的天堂。天堂一词所具有的隐喻意义被有效地贯穿全文,凸现了小说的主题。

结 语

直到1973年故事发生之时,鲁比镇的老人们仍在炫耀祖先的智慧、力量、耐力及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莫里森是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黑人民族的智慧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历来是她引以为豪的东西。毫无疑问.鲁比镇老人们炫耀的那种精神也正是莫里森在作品中力图颂扬的。但莫里森的洞察力却是这些老人们所望尘莫及的,除了歌功颂德,她更想提醒人们如果在前人种的大树底下乘凉而裹足不前的话,这个民族将命运堪忧。鲁比镇居民们曾拥有过天堂般的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天堂”的性质渐渐地改变了,为此他们感到困惑。

小说中,莫里森通过对黑人小镇鲁比的建立及其衰变的描写,展示了丰富的主题思想,美国黑人的命运和斗争得以深刻的描写和刻画。莫里森同时提醒人们须关注历史种族主义遗留下来的深远影响。本研究认为,也正是这种影响导致了黑人的孤立和封闭的性格,导致了黑人内部的分化和争斗。小镇鲁比的建立体现了黑人对白人以及浅肤色黑人的仇恨。小说抨击了种族分离现象,同时也指出种族的融合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鲁比镇并不是少数人的天堂,而应该是超越种族和性别界限的人们的共享地。

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鲜明地展现了美国黑人为逃避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与伤害而试图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纯黑天堂所付出的种种不懈努力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莫里森将小镇的历史融入整个黑人民族的历史,小镇的建立正是黑人受压迫,受歧视,种族主义的产物。作家对小镇命运的担忧正是对黑人整个民族出路的忧虑。指出黑人群体在新时代下通过疏离、隔绝、排他的方式建立的梦想中的乌托邦乐园是不切实际的,而要创造出自己真正的乐园的道路,黑人群体内部只有通过自身的融合和勇敢地走出去和外界世界融合,这才是一条充满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语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 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人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Lakoff G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Morrison, Toni. Paradise. London: Vintage, 1999.

上一篇:论本雅明与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分歧的根源 下一篇:浅析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乡土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