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伊索,超越伊索

时间:2022-08-08 11:44:38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一部寓言故事集,它通过简短而精练的寓言小故事来展示人世间的真实与善良,批判人世间的残暴与愚昧。在不经意的一笑后,你就获得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因此,虽然历经两千年的洗礼,它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选取了三则伊索寓言,教材中也安排了阅读《伊索寓言》的读书活动。作为教材规定的必读书目,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乐读、爱读、会读这本书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三个相关联的读书活动:欣赏伊索、批判伊索、超越伊索。

一、 阅读寓言,欣赏伊索的智慧

在教学完课文之后,我们很顺利地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但课外阅读是一种自由、自主的阅读,不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不一样。爱读书的学生会读得津津有味,不爱读书的学生只会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如何使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提高?我们选择了“讲故事”这一最传统的办法。光是讲故事,提不起高年级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故事前加入了“画图画”这一环节。

所谓“画图画”,就是选择《伊索寓言》中学生最喜欢的一则故事,把这个故事分成四部分,每部分都可以画成一幅画。然后用创作四格漫画的方法,依据故事内容画出四幅漫画。学生在讲故事时,先在实物投影上呈现自己画的四格漫画,用手指着图画一幅幅讲过去。四幅画讲完,故事就完了,同时再加上伊索的寓意。(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四格漫画,一两幅漫画也可以)

“画图画”首先要求学生对《伊索寓言》有广泛的阅读,挑选出比较好的故事,画起来才有滋有味。其次要求学生深刻地领会寓言的意思,这样才能根据寓意与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创作出图画来。第三,有了图画,讲故事的人会特别慎重,故事的内容会记得更加清晰,而听故事的人边看边听,会觉得津津有味。

我们在课文学完后,即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完成图画。下星期抽时间来讲故事。

二、 批判伊索,说出我们的解读

“批判伊索”这个想法还得益于一位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课间,有个学生忽然对笔者说:“老师,我有一则寓言不明白。”笔者仔细一看,果然这则寓言的寓意与现代的想法相去甚远,难怪学生读不懂呢。如果细细地读《伊索寓言》,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道理”放在现在不合适了,讲得不完善了,或许说“我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这些“不明白”“不理解”“不同意”开展了阅读交流。

交流中,教师出示了一则寓言《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伊索说:“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说:“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坏人,我们要时刻提防着坏人的陷害。”这样说是否恰当?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们觉得有道理。

“关于这则寓言的寓意,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说?”有的学生表示支持教师的观点:“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学生保持中立:“我觉得这则寓言的寓意应该是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也可以是提防坏人,因为两千多年前的人类和我们的想法会不同,所以,以上两种寓意我都同意。”也有的学生说得更深刻:“寓言没有绝对的寓意,换个角度就能想到其他道理。我这样想,狐狸不能这样子的,就算是把公山羊骗进了井里也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再把公山羊拉上来。公山羊的好心被狐狸利用了。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损人利己,所以我们要以清醒的头脑来提防别人设的骗局,有时候好心也不一定有好报。”

从一则寓言可以推及所有的寓言:“再读读《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细细看看故事结尾时作者加在那儿的‘道理’,你觉得哪些还需要改进?”学生们会沉下心去带着批判的目光来读,并且会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有的学生读了《大猴子与小猴子》后补充说:“过分的关心宠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发挥孩子的潜力,使孩子从思想上、行为上得到充分锻炼,增强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有的学生读了《狮子和老鼠》后说:“我认为,哪怕你是百兽之王,也不应该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一个善念,或许救了别人,也救了自己。”(原书上的寓意是:时运变幻莫测,有时甚至强者也需要弱者帮助)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书,是我们引导学生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一种思想方法。但小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容易走极端,有了批判的精神,什么都敢批判。因此在交流结束时,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对于这则寓言,为什么伊索这样写?”因为伊索有自己的理由,同时一则寓言既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解决生活与社会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伊索结合讲故事的对象,结合当时的情境,选择了最合适的一个道理,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态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作品,这才是真正的批判精神。

这一活动过程可以不利用教学时间来完成,只需要在讲故事后用5分钟时间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问题,然后把相关的话题发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利用其他时间来阅读,交流自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三、 创作寓言,我们能超越伊索

伊索寓言故事的主角大都是动物,如狐狸、狼、驴子。学生们读了之后,都对贪婪的狐狸感到好笑,对恶毒的狼感到痛恨。那么,狐狸为什么会说话?狼为什么会做坏事?驴子为什么不动动脑筋?其实,故事中的动物不都是人的写照吗?正是伊索对这世间不同的人和事有许多感悟,但鉴于自己奴隶的身份,他又不可能与其他人平等对话,因此,他只能用这些动物们的贪婪、狠毒和愚蠢来反映这世间人的贪婪、狠毒和愚蠢。

了解了这一点,学生们顿时觉得伊索寓言也并非遥不可及。因此,当我们问学生能不能也来写寓言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要写好寓言,光靠激情还不够,于是我们开展了第三次读书活动――创作我们的寓言,我们也能超越伊索。

只要是那个故事能讲出道理,我们就认为它是寓言。首先要帮助学生寻找故事,一开始,学生们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们觉得寓言就应该是高深莫测的,故事也应该是短小精悍的,其实不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大多数小事儿都可以讲出一点道理来,如有位同学课间把自己的书借给了别班的同学,这不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吗?还有位男生甩绳时一不小心,把一位女生弄哭了,这不是“大事都是由小事造成的”吗?有了这些故事,我们的寓言就有了脚本。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思维的匣子就会打开。

接着,我们要学伊索的样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动物――因为这样更像寓言(也不一定非要动物)。当然,不是随便找个动物的名字就可以了,动物的特点需要和人物的性格大致吻合,这样的寓言才会给人更真实的感觉。如狐狸的特点是狡猾,适用于总爱贪点小便宜的人;猪的特点是懒惰,则适用于那些老不做作业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故事里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够鲜明,怎么办?没关系,女生都可以叫做兔子。不过,不同的兔子有不同的名字:“乖乖兔”“红眼兔”“异想天开兔”……当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人物不要出现得太多,最多只能三个,否则容易把短小的故事搞复杂。

最后,我们还要给自己创作的寓言写一段寓意。像伊索寓言一样,要求加给故事的寓意短小而精致,有发人深省的力量。如果能给自己创作的寓言加上一幅四格漫画,那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最后,把自己创作的故事读给家长、同学、老师听,或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来看。

从欣赏伊索,到批判伊索和超越伊索,我们的读书活动开展了三个星期,在这其中既有全班性的集体交流,又有学生独立阅读与创作的机会。即使是不爱读书的孩子,也能在画、听、辩等多个读书交流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213000)

上一篇:民工子女的阅读教学,要自然渐进 下一篇:留心观察写“事” 不拘形式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