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4-部分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

时间:2022-08-08 08:01:03

山东省2004-部分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5 R 512.91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57-02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综合预防;知识;学生

为了解高校入学新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于2004-2006年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入学新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以便为高校制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山东省各市经济发展情况,在好、中、差城市分别抽取高校共计5所作为调查点校,每所点校随机抽查新生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04年调查学生1 311名,男生597名,女生714名,年龄为(18.99±1.50)岁;2005年调查学生1 125名,男生520名,女生605名,年龄为(19.41±0.98)岁;2006年调查学生1 017名,男生559名,女生458名,年龄为(19.55±1.00)岁。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指标、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对艾滋感染者的态度等共计35题。除一般人口学指标外(5题),其余各题均为选择题(30题)。选择题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答计0分。由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培训的校医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前向学生说明调查的意义,强调是不记名、不计分调查,当场发卷,答完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进行录入,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百分率计算、 χ2检验和t检验等。

2 结果

2.1 总知晓情况 2004-2006年学生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77.10%,80.13%和81.91%,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P<0.05)。

2.2 基础知识知晓情况 由表1可见,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6道题的总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艾滋病会严重损害人体免疫系统和不可治愈的知晓率较高,而对目前是否有艾滋病疫苗和患性病是否可以增加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知晓率较低。

2.3 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由表2可见,新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总知晓率较高,而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则普遍较低。

2.4 预防方法知晓情况 由表3可见,新生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均较高。

2.5 对HIV感染者的态度 见表4。新生对HIV感染者正向态度的比例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2.6 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由表5可见,男生3 a得分都高于女生,但仅200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山东省高校新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目前整个社会都比较重视宣传的大环境有关,尤其是近年来山东省比较重视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巩固了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但高校新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还不均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如“共用牙刷”和“拔牙”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非传播途径部分的知晓率则普遍较低,应作为今后高校健康教育的重点。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于艾滋病不必要恐慌,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待HIV感染者的正确态度。

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加之思想不成熟,应在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以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等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恋爱观。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国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1]。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特点使该群体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2],在大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陈晶琦,张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对大学生知识态度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43-444.

[2] 傅继华.艾滋病预防控制与管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80.

(收稿日期:2007-08-17)

上一篇: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下一篇:河南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高危及相关认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