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科教结合现状对策思考

时间:2022-08-08 04:08:39

县农科教结合现状对策思考

农科教结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县农科教办公室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主题,组织协调农科教各部门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并就如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一、现状。一是结合目标进一步明确。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到“十一五”末,全县90%以上青壮年农民的科技、法律、政策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掌握2—3项致富技术,村干部和50岁以下的农民党员、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达到中专和相当中专水平。通过对不同层次农民的区别教育,把村民培养成市民,把农民培养成工人,从而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到2010年,农村劳动转移就业17万人。二是结合领域进一步拓宽。结合新型农民培训“三进村”、“科技进万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传媒体的作用,在内容上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为重点,开展农业广播电视教学及培训。据统计,近年来累计培训达到65万人次,电视讲座115次,指导11个乡镇农科教中心开通了“农信通”短信平台和“农技110”热线。三是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农民素质教育。由我办牵头,开设了25个专业学历教育培训,共培训了2000余人,其中村干部122人;统筹科技教育培训。开展了1345期科技知识培训,培训了26万人次,其中开展了1068期实用技术培训,共10.3万人次;统筹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全县劳动保障、扶贫建整、农业等部门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统筹整合,共开展了360期转移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9670人,转移率92%,创劳务收入7亿多元。四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我办从基层及产业入手,狠抓科技示范乡镇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大抓“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大力推行农头企业联络农户合同、科技承包制,发展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介组织,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组织。现已建立各种专业协会26家,农业合作组织12家,会员或社员达到4.5万人。

二、问题。一是农民素质整体仍然偏低。从我县农民的教育情况来看,59.72万农民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85%左右。二是乡镇及涉农部门职能弱化。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欠持之以恒,并相对滞后。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制度和经费保障,加之村干部自身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科教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一要加强领导。要把推进农科教结合作为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作为科教兴农的重要步骤,认真组织实施。通过统筹协调各项农业项目的实施,使农、科、教三个部门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形成合力,做到优势互补,密切合作;统筹农村培训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使农村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推广、技术开发、农业开发配套进行,协调运转;协调财政、金融、人事等部门对农科教的支持,统筹农业科技推广、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扶贫的专项资金和贷款,保证农科教结合的顺利实施。二要完善机制。建立和完善推进结合的运行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性法规和配套政策;建立权威性的“农科教”统筹协调组织。把农科教结合工作纳入党政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任期目标,作为述职、考核的主要内容。三要找准支点。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科教结合工作的突破口,把传播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实施科研活动相结合作为农科教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和立足点。要充分发挥农科教“培训、示范、推广、服务”的功能,实施好“三个一”工程,即:一户有一个人掌握一门技术。开展科技培训“三进村”活动,组织农业科学技术员下到基层,配合乡镇农科教工作人员实地考察研究,实施科研活动和新型项目推广,不断形成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与开发互动机制。四要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培训的设施投入。以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基地为重点,以公办、民联为手段,建立一所由农科教办为校方管理组织的基地培训中心(示范性培训学校)。学校可突出打造几个品牌专业,并引导和鼓励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办学,将其纳入培训中心统一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上下联通,左右相连的农民素质培训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农科教结合工作专项经费投入。科技、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开发项目和经费应向农科教结合示范点倾斜,要筹集资金用于农科教结合示范点建设。逐步解决涉农部门具有公益性职能的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五要健全网络。要聘请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技术员和农村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科技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带头人等作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专群结合的科教服务队伍。在农科教结合中,要积极扶持、引导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形成县、乡培训推广网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站、场、所、试验示范基地及其他设施,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工作,搞好多功能综合服务。

上一篇:推进新型工业化思考 下一篇:旅游开发建设调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