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两创”战略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时间:2022-08-08 03:39:10

认真贯彻“两创”战略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好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是推进富民强市、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一、嘉兴市农民增收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收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2.8%。2000~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在全省列第3位;2004~2006年,连续三年列全省首位,且增幅连续三年超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75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2.6%,预计全年可望突破万元。近年来全市农民增收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1.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就业非农化的加速推进,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基本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增幅看,“八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31.3%;“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4.1%;“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4%,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66.7%。从农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1996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31元,占同期纯收入的39.47%;2001年上升到2918元,占同期纯收入的54.54%;2006年达到5437元,占同期纯收入的60.73%。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增幅还是在收入结构占比来看,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家庭经营收入开始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近年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逐步走出徘徊,转为“温和”的增长态势,近两年增速逐渐加快。1996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097元,占同期纯收入的54.06%;2001年为2220元,占同期纯收入的41.50%;2006年为3097元,占同期纯收入的34.60%。从增速看,“九五”期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年均增长-0.7%,总体处于徘徊状态;“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8%,表现出逐步回升的态势。

3.财产性收入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统计分析表明,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包括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但在农民人均收入结构中占比还不高。1996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两项合计为251元,占同期纯收入的6.4%;2001年为212元,占同期纯收入的4.0%;2006年为418元,占同期纯收入的4.7%。从增速看,“九五”期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幅为-9.3%,“十五”期间增幅为29.3%。“十五”期间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十五”期间国家逐步取消了各项农业税费,增加了对农民的各项补助,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有一个较大的增长;二是随着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现代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房屋出租收入、股金收入等在大幅增加。

4.农产品价格和农资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从农业角度看,农民增收还受到农产品销售价格和农资价格这两个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南湖区生猪养殖为例,今年生猪预计出栏130万头,销售收入7.8亿元,相比去年出栏135.27万头,销售收入7.6亿元,在出栏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由于生猪价格的上涨,农民生猪养殖收入反而增加。统计得知,今年生猪养殖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养猪收入可达1560元,比去年人均887元增加了673元,增长75.87%。此外,预计全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可达4389元,比去年增加1021元,增长30.31%,这主要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以来,柴油、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也在普遍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上升所带给农民的赢利空间。

分析农民增收特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工资性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其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贡献率最大,是当前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增幅回升对农民收入增长作用已逐步呈现,其增长潜力若得到充分发掘,将是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三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目前还不能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但其增势值得关注;四是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民增收的即期影响较大,必须引起重视。

二、当前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

农民收入突破万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在如此高位情况下,要实现农民持续且有一定速度的增收,难度会更大,制约因素也不少。

从宏观上讲,由于城乡二元结构还未从根本上打破,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难以突破等体制性制约,使得农村资源要素进入市场还存在不少障碍。具体方面,我市农民持续增收还面临不少的实际困难。一是土地规模化经营机制还不完善,我市人均耕地只有0.94亩,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56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农业投入机制尚不完善,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还不够强,农村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外商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积极性不高,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农民权益的保护机制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还有待完善,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合理补偿还待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对农业产业化、农民自主创业,还是对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推进农民转移就业等,都直接或间接带来了影响,制约了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创业创新战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新农村,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物业富民、保障富民,努力构建符合嘉兴实际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为加快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新理念,强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市以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点,调结构,抓流通,闯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但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以传统经营模式为主,粗放生产、分散经营的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率只有35%,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不到全市农户数的10%,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市场主体不足450家,且大部分的农业龙头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辐射面不宽,带动力不强。

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围绕“产业化”和“经营农业”,进一步拓展思路空间。一是树立经营农业的理念,以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即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去经营,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认真分析其中的环节、资源和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上去考虑、去安排,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的目的性、有效性,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发挥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导向作用,以效益决定生产,以需求安排生产。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淘汰污染重、单位经营效益差的传统农产品,选择具有发展空间和相对优势的新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缺少什么生产什么,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提高农产品的适销对路性。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合作组织指导千家万户的生产,防止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三是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话语权,提高风险承受力。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工作,提高顾客的认知度,拓宽市场覆盖面。与此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成立全市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增强其服务功能,强化专业合作组织与市场的对接,稳定、降低生产资料的价格,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此外,要加大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和带领作用。

2.创新机制,增强功能,提升中心镇对农民转移就业生活的承载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全市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已经达到80%以上。但是,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仍然偏低,劳动技能和运用科学技术的本领还比较缺乏,转移就业的能力还较弱。

相对中心城市而言,中心镇与农村地域相连,生活方式接近,转移进入门槛较低。实践证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城镇,是中心镇。因此,要在进一步推动农民向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转移的同时,多渠道转移农民进城、进镇就业、生活。一是规划建设好中心镇,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要不断完善中心镇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一批中心示范镇。高度重视中心镇的功能区建设,在整体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注意把中心镇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商贸资源、市场资源和农民就业技能、总体素质相联系,发展一批符合农民转移就业特点的一、二、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民。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解决农民进镇就业后的医疗、子女教育和各项服务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土地问题联动解决机制,加快农民转移。要因地制宜探索各种类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推进土地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提高经营效益的同时,探索承包地换保障、农村宅基地换住房等置换机制,提高农民保障水平,促进农民集中居住。三是强化培训、扶持,提升农民转移就业能力。要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对象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不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及时为务工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3.创新载体,完善政策,推进农民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积极引导和激励农民自主创业,促使更多的农民实现从务工、务农到做“股东”、做“老板”角色的转变,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是拓展家庭经营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

近年来,全市在推动农民自主创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农民自主创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推进。一是培育创业载体,搭建创业平台。紧紧依托市场优势,或通过延伸块状经济产业链,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使农民自主创业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的发展相结合、相适应,促进家庭经营、块状经济、专业市场步入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轨道。同时,要依托各类开发区、科创园区,建设和完善各类中小企业孵化器;依托小城镇工业功能区、商业街区等平台和载体,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创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加强政策创新,优化创业服务。逐步完善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着重在制定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时,对初创企业适当放宽要求,降低创业门槛。同时,营造有利于农民创业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为农民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支持。另外,还要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退出机制,如建立和完善地方产权市场等。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典型引路。要加大创业宣传力度,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创业创新氛围。要大力宣传、推广、表彰各类创业典型,尤其是有影响力的近期创业实例,为农民提供可借鉴的创业原型,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

4.创新模式,拓展思路,推动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对当前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农户承包地入股的股金收入、村级集体资产的分红收入和房屋出租所形成的物业收入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民财产性现金收入199元,虽然比重不大,只占农民总收入的2.76%,但却是农民增收的潜力之一。

从目前来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重点在于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努力实现“家家有物业、人人有股份”的目标。一是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改革。围绕社区型向企业型转变、传统农村经济管理组织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的目标要求,坚持因村(居)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推进村(居)的改革。对村级集体有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可支配收入的村,原则上都列入改革范围;对城郊结合部和城市建成区内的村,要通过股份制改革来保护和合理处置集体资产;对已“撤村建居”或“村居合一”的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尽快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二是探索组建物业富民合作社。从苏南等地的实践看,物业富民合作社是引导农民转变投资经营方式,增强合作投资创业和资本经营意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形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对部分靠近大市场、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行政村,探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发展物业富民合作社,使固定资产入市生利。

上一篇: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下一篇: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