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府分忧 为百姓解难

时间:2022-08-08 03:08:24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湖北英山县人民法院,把办公室作为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化解涉法涉诉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对外窗口,牢记“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法院自身解困”宗旨,坚持“全院大,全员大”思路,克难奋进,艰苦努力,平息了一大批涉诉案件,案件数逐年下降,连续五年新收审判、执行案件“零上访”,办实现“零设诉”,2009年、2011年该院维稳工作获市中院“先进单位”,两名专职干部多次获省高院及县政府表彰。

为党委、政府解忧

英山法院把维稳工作当作事关全县发展改革稳定、事关法院科学发展树立形象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齐心协力化解矛盾,为党委、政府分忧。

1、大员挂帅亲自抓。该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庭局室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维稳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一岗双责、责任追究。院党组坚持每月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新情况,落实工作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取得实效。院里召开会议,院领导逢会必讲“维稳”。法院多方争取,每年由公检法财政共同筹措“司法救助基金”20万,帮助化解涉诉难题。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由院班子成员按顺序到院“办”坐班接待当事人,实行“首问负责制”,牵头、督办、落实化解问题。院长兰建安带头坚持日到院办“上班”,面对面接待当事人,同时把维稳抓在手上,并亲力亲为带队进京维稳、亲自“下访”当事人。今年3月“两会”期间,他代表县维稳专班,在北京长驻半个月,做所有进京上访的英山籍当事人耐心细致的劝返工作,实现“没有一个人闹事”目标。

2、成立机构专门抓。2006年以前涉诉多,非法赴省进京上访多,损坏了党政名声,影响了法院正常工作。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率先在全市政法系统、全县机关成立了“办”专门机构,由原来一名副院长主抓和一名老法官专门负责抓,发展到现在有4人专门负责维稳。法院办,从办公桌椅到电话电脑摄像头,办公设施具全;《来信来访接待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全部上墙;来信来访接待登记、督办台账齐全。该院还给专职干部每月发放200元专项补助,外出“下访”、接访,实际费用,院里据实报销。实现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办全天候接待,说服劝导当事人,化解难题,协调督办各庭局室队“包保”处理案件,督查省、市、县交办的案件办理进度,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复、有案必果”,办成为法院一道靓丽的服务窗口。

3、全员上阵协力抓。该院坚持“大、大稳控”理念,推行“一岗双责,人人接待,天天接访,包保处理”举措,对重点案件实行“七个一、六定、三包”(即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个专人、一套方案、一本卷宗、一抓到底;逐案定领导、定专班、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定职责;包疏通思想、包稳控留人、包化解难题)。一千多名职工的湖北某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0年破产,高峰期近百人到县政府静坐、上访,二、三十人与县委书记、县长叫板,要求过高的补偿。在国家、省、市重大节会期间,法院抽调半数干警出动,分专班包上访职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及时解决合法合理问题,促使一大批人“息访”。到了2010年9、10月份,还剩下20名职工不接受分配方案,不搬迁,影响拍卖旧设备、房产、地皮变现安置职工。英山法院邀请市中院派员指导破产和维稳工作,院长和分管院长带队,组织20多人专班,进驻该公司做搬迁、化访工作,白天黑夜连轴转,晚上户在屋内睡,法院干警在车上睡,白天干警们顾不上休息,想千方设百计找户的亲戚朋友做工作,就这样,坚持50多天,没有动用任何强制措施,说服所有职工搬迁,从而让开发商顺利进驻,拍卖款及时到位,顺利安置所有下岗职工。有效化解了这一涉及群体上访的难题。

为人民群众解难

办是法院接待群众、化解、为民服务的窗口。干部冒着压力大,对抗强的困难,热心、耐心、细心、倾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1、顾全大局长年包保。芳某是湖北某股份有限公司下岗职工,是集团上访的领头人之一,是县委指定法院的“包保对象”,他动不动要到北京上访,两、三次从邻县跑到武汉,均被分管的副院长董勇、办主任蔡书勇闻讯而动,立马赶到武汉,在火车站将其说服接回。近几年来,他俩顾全大局,私人多次掏腰包,为芳方某点药,给他治烫伤;送衣物20多件,给他家人;还给他孙子买文具、课本、牛奶……真情感化他。

2、反复协调解决困难。许某弟兄俩共同建房起纠纷,法院依法判决后,哥哥去上访,多次进京;为此,该院成立专班,稳控他。为了从根本化解难题,董勇副院长、蔡书勇主任带着许老大在城里、城郊四处找地皮;当他看中了城郊某村一块地皮后,董院长、蔡主任找村委会、县国土局等单位做工作,按政策少收地皮费。法院从司法救助款中挤出部分钱,帮助许老大买下了地皮。去年,他动工建房时,办干部多次到他家义务劳动,帮助他搬运材料。如今,他新居建成,没上访了。

3、亲自动手解除难题。汪甲、杜某等三家共用的化粪池被同姓的汪乙一家运土填埋,种了庄稼。为此,双方经常争吵打架,经温泉镇相关部门、某村委会二十多次调解都没解决纠纷。镇里干部动员汪甲等,诉恢复化粪池原状、诉赔偿打架受伤药费8000元,并出面协调法院受理。汪甲一边打官司,一边率家人经常到县委、政府上访。汪乙等四人败诉后,60多岁的汪乙等以死软拖硬抗法院执行。南河法庭20多次登门做汪乙工作,汪乙才把化粪池清了一半,腊月给付了1000元赔偿款。随后,该院干部与南河法庭干警想群众之所想,扛来铁铲、挖锄,用了半天工夫,站在粪池里,将土渣、臭粪、乱石铲起、搬走,并10多次劝说汪乙的儿子赔付了剩下7000元钱,化解了邻里老大难。

为法院自身解困

过去,没有单设“办”机构时,的人到法院各个办公室缠访,领导叫头痛,干警嫌“不安宁”。法院单独成立了办后,定职能职责,归口管理,理顺了渠道,避免了人员四处闹访,清净了环境,减轻了法官压力。

该院办同志热情接待当事人,尽心尽责解难题。一是大包大揽尽职。所有涉诉“”,办天天有人坐班,有领导值班,人人主动热情接待: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句句劝说拉近距离,一本记载督办,做到件件有记载、件件有回音。二是分门别类化解。办经常对来信来访摸排站队,对来访人员反映的问题,属于别单位管辖的,办先电话联系、后走访其他单位,给当事人指明出路,为法院分流了一部分“”。属于“可诉”的纠纷,现场讲法,指导如何“”。属于对判决、执行不服的,做好解释、普法工作,并及时报告分管院长和对口庭局,当面答疑,协商解决办法,共同做双方思想工作,帮助解决来访难题。对疑难案件,报告院长,由院党组研究解决方案,实行“包保责任制”,取得来访人信任。三是主攻重点解困。对一些当事人情绪急躁,扬言要对原办案人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干部主动承担化解任务,消化隐患。黄某赊人家几十床毛毯销售,因多方原因,黄某亏了;人家,索要毛毯款,黄某败诉了;黄某不服,到处上访,并要与办案人员拼命。干部五次三番登门做工作,到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帮助解决他家的一些家庭困难,促使他不进行人身攻击,依法反映问题。对于不少的人总要求要见院长、分管院长,办的同志,总能独挡一面,说服人愿意接受办处理。四是忍辱负重“接访”。重大节会期间,不论是否涉法还是涉诉,总有人闻风跑到省城、京城。办的同志赴省进京“接访”,他们任劳任怨,有时在北京一住就是一、二十天,大海捞针找人;有时鞍前马后服侍上访人,点药打针,买吃送喝,料理起居,购买车票。有时累得病倒了,仍坚守岗位,直到把人接回英山。

小窗口,大格局,英山法院通过这一对外窗口,全方位改进自身工作,服从服务大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维护了法院形象,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上一篇: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浅议图书馆流通阅览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