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金矿探测上的应用

时间:2022-08-08 01:40:04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金矿探测上的应用

【摘 要】文章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金矿探测上的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说明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高阻体石英脉进行勘探,达到间接寻找金矿的目的。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金矿勘探

0.引言

矿区进行过采矿工作,浅部矿体特征已基本查明,本次工作是在搜集已有地质、物探及矿产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布置高密度法测深剖面,重点查明50米~200米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断裂破碎带及蚀变带的位置、性质、产状,在正确掌握岩(矿)石电性特征的基础上,推断地下深部岩(矿)石的分布情况,查明含金石英脉的具置、规模、产状、延深及围岩的破碎情况,推测其含矿性,达到找矿目的。

1.地质概况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辽沉降带的衔接部位,建平台拱之宝国老断凸东端。出露地层较为单一,均为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Arx) 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斜长麻粒岩、紫苏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Ard) ,岩性主要为白~灰白色,大理岩;第四系(Q4)由残积、坡积、冲积层组成,沿沟谷低洼处分布。岩浆岩分布马户沟石英闪长岩(δ4)及燕山期(早期)侵入的花岗小岩株(γ5),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和金质来源。岩浆活动表现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及后期派生的脉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呈小岩株状侵入于太古宙变质杂岩中,规模小,其空间展布受区域构造控制。

2.高密度电阻率法概述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出现使得电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同时使得资料的可利用信息大为丰富,使电法勘探智能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高密度电法在观测中设置了较高密度的测点,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进行观测。与常规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干扰和由此带来的测量误差;(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测量,从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结构状态的地质信息;(3)数据的采集和收录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而民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出现的误差和错误;(4)可以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和脱机处理,根据需要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由此可见,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且勘探能力显著提高的电法勘探新方法[1-3]

3.高密度法资料处理技术

工作采用固定断面扫描测量中的α排列(温纳四极装置),本次野外采集工作采用120道接收、点距10米。数据采集完全按高密度观测系统有关要求进行,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实时对记录进行监视,不可出现空道、坏道现象,综观全区原始记录,工作场地局部地段有轻微噪声干扰、个别排列受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但所有记录符合高密度规范要求,可完全用于下一步的分析解释工作。

野外的数据采集完成后就转入室内的数据处理和资料整理,最后绘制成果图,其基本工作流程为:数据采集结果自动存入主机,主机通过通讯软件把原始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将数据转换成处理软件要求的数据格式,经相应处理模块进行畸变点剔除、地形校正等预处理后,最终二维反演成图。

4.成果解释

Ⅰ线在500/Ⅰ点,Ⅱ线在360/Ⅱ点附近分别出现了形态为“漏斗”状低阻异常,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上两侧曲线出现不对称分布,该低阻异常带从地表一直向下延伸到150米左右,结合在地表含金石英脉的出露情况,推测在500/Ⅰ点、 360/Ⅱ点附近发育一条规模较小断裂构造带或蚀变带,该破碎带走向NE15°左右,倾向E,倾角70°左右。金矿脉地表出露的是受构造控制的呈脉状展布的蚀变岩、铁帽和裂隙带,而在深部,金矿脉可能仍以含硫化物的石英脉或块状硫化物为金矿载体向下延伸(图1、图2)。

图1 高密度Ⅰ线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图2高密度Ⅱ线反演电阻率断面图

5.结语

高密度电法具有测量信息丰富、对地下地质体的分辨能力高的优点。特别是最近在高密度电法测量仪器的自动化和轻便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使得高密度电法测量设备在野外工作的自动化和轻便化程度大为提高,野外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

通过本次探测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探查金矿是可行的,反演图显示电性差异明显,高阻中的相对带状低阻能较好的反映了蚀变带、各种破碎带及岩性接触带,而这些构造带正是金矿赋存的有利部位,因此,通过识别这些带状低阻异常,就能达到间接找矿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光辉. 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及其应用[J]. 矿产与地质. 2006(02).

[2] [2] 边浩林.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6(04)

[3] [7] 董浩斌,王传雷. 高密度电法的发展与应用[J]. 地学前缘. 2003(01)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问题分析研究 下一篇: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