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死,焉知生?

时间:2022-08-08 01:37:55

摘 要:死亡是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像面对生活一样面对死亡,不要以为只有到了年老或临死的时候才需要探讨死亡的艺术,因为死亡本来就是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特殊表现形式。实际上,死亡时时刻刻存在并渗透于生命之中,构成生活一个不可分割的成分,就好像生存本身也隐含于死亡,并延伸到死亡中一样。——摘自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

关键词:死亡;艺术;生存美学;年老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98-01

中国古代的哲学讲求未知生,焉知死,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看得很重,然而西方的哲学家认为只有深刻的理解死亡的价值,才能更好的生活。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就说世界不过是原子和虚空,人无非也随其变化罢了,伊壁鸠鲁也认为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精神的安宁,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发现了死亡的本能,认为死亡乃是人生命的自然倾向,是一切有机生命体内在固有的天性。上述这些哲学家,无一例外的认为死亡的性质正是体现了生命本身的特征。

福柯也认为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导向无限存在的前提条件。但他提出了死亡哲学的新观点,即死亡是一种美的艺术,生命通过死亡而同自然,世界以及历史连接在一起,获得了它的永恒回归式的重生和更新。人只有对死亡无所畏惧,逾越有限的生命,透过语言本身的无历史,超历史和无主体的结构返回到死亡中,实现在死亡中与他人,历史和文化的对话,并在对话中重新获得新的生命,才能实现人类伟大的价值。

一、在自身审美生存的每时每刻实现与死亡的游戏——死亡作为人类的艺术

福柯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在一生中一再同死亡遭遇,即所谓死亡,就是人在一条不确定的生命线上的来回运动中与其自身的反复遭遇。这种遭遇如精神窒息般难以忍受。而这种精神窒息,就仿佛人的原罪一样与生俱来,本不应受到压制,生命珍贵的意义,就在于向人不断地显示生命本身的极限性极其面临不可能性时的那种矛盾和精神痛苦。这是类似炼狱一样的自我掏空和自我虚无化过程,是最珍贵的反思机会,也是最有希望的创造时机。

二、在语言艺术的褶皱中与死亡对话——死亡作为历史语言的艺术

死亡的艺术性首先体现为它的语言性和象征性。我们通过对思想的写作和艺术创作,使生存和死亡相互交换穿透和双向的自由往来,使生存和死亡的界限模糊化,甚至使两者相互交换和互为补充,形成诗性的广阔生命视野,使自身的生命领域无限的向纵深纬度扩展开来。不管是荷马还是乔伊斯,都深刻的意识到语言,时间,死亡和思想之间的相互交错性。塞内卡也主张由于命运的难以掌控所以必须随时讲“真话”,它们将成为苦难时刻的“救难言语”,使人面对死亡时更加坦然和平静。语言含有自我更新的生命力,所以它也是死亡的载体和替身。死亡自身在人类文化结构中沉没和消融,透过语言的褶皱消失融化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从而实现自身生命的历史总体化,以匿名的方式渗透到人类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洪流。

三、人生最美的时刻——关于人类的年老

至于年老,从塞内卡起就认为年老和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或结束,罗素也说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他拥有辉煌的过去,所以并不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活着就是为了使自身变得年老,因此福柯认为,年老时人生最美的时刻。它既承载着年轻的过去,又迎接着死亡。

福柯的哲学,即要求人人都尽可能站在老人的高度,进行最完满的自身实践,以自身已经达到年老的那种审美态度,使自己的每一段生活历程都成为像累积最丰富的审美生存经验的“年老”那样,使自己的每时每刻都成为一种类似于老年人那样的“完成了的生存”,一种完满的人生。

四、小结

在福柯的生存哲学中,最美的事物莫过于在虚空中呼喊和寻求虚空。死亡作为一种真正的虚空和消失,既是最富有诗意和最浓缩的可能性本身,也是一种必然的事件。在死亡中,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也是可等待的,同时又是必然的和不可回避的,所以,它才是最自由,最稳固,最坦然的。这种对待死亡的哲学观,表现了对于真理和自然的尊重,也体现了回归自然的决心和怡然自得精神。

福柯的哲学观,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有异于东方对死亡透露出的人生无常,命运多舛情怀的观点。死亡变成了临风起舞的莎乐美,是美与理想的象征。它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并不消极悲观,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懂得生活的人,应该懂得把生活的艺术和死亡的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即使在活着的时候,也不断探索死亡,竭尽所能的逾越到生活的范围之外,在虚无中试探死亡的无限性,在历史中寻找死亡的永恒性,以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

上一篇:论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 下一篇:论公路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