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获取科技成果奖的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8-07 08:47:34

高校获取科技成果奖的分析与对策

【摘 要】本文结合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实际,分析总结了科技成果奖的要素,以及高效在科技成果奖励中的地位,总结提出了高效获取科技成果奖的管理对策,旨在为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管理;科技成果奖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Award

ZHANG Zhi-sheng1 LI Tong2 WU Jie1 SUN Xiao-mei1

(1.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China;

2.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e Hebei 067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practical management work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el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award, as well as the stat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reward, summarizes proposes a method to efficiently obtain th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management, aiming at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work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ment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award

0 引言

中国自古代及开始科技奖励,奖励领域包括天文气象、医学、农田水利、军事科技、冶铸和工艺等领域[1]。目前,科技成果奖一般按学科可分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类。自然科学奖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奖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是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2]。

1 科技成果奖的关注点与要素

1.1 科技成果奖的关注点

表1 主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种类、基本要求与关注点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是指对科学研究课题,通过调查考察、实验研究、设计试验和辩证思维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3]。科技成果奖是一个统称,目前多称为科学技术奖,主要是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授予的科学技术奖项。政府类科学技术奖按级别又可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基层级;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主要是指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认可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本文选取了部、省、市、行业类主要科技成果奖,总结了奖项的关注点,具体如表1所示。

1.2 科技成果奖的要素

从主要科技成果奖奖项的关注点着手分析,归纳总结近3年主要科技成果奖的关注点,即科技成果奖要素及水平要求[4],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成果奖的要素及水平要求

2 高校在科技奖励中的地位

在政府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科技成果获奖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以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公示项目为例,分析统计了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全省科技奖励中的获奖比例,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高校获奖比例统计

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公示项目为例,分析统计了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省科技奖励中的获奖数量及排序,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高校获省科技奖情况统计排序

3 高校获取科技成果奖的管理对策

3.1 政策导向与积极性管理

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科技管理政策,侧重科技成果的申报与奖励政策,调动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奖的申报积极性。

3.2 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一方面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以科研平台为契机,行政干预组建科研实体或团队;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团队的培育与经费投入,通过投入与给定目标的跟踪与管理,促进科研团队的建立与发展。

3.3 加强科研项目验收与科技成果鉴定管理

科研项目验收是指已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照立项合同书(任务书)的验收要求检验或验证后,准予科研项目结题。科技成果鉴定是指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验收与鉴定的区别如表5所示。

3.4 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奖的要素之一,在当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各界均十分重视专利的获取,同样,在科技成果奖评审中,授权发明专利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科技成果奖中设置专利奖项,另一方面,提高专利在科技奖评审中的地位,以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为例,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授权发明专利均达到十几项甚至几十项。

3.5 科技成果奖申报的组织管理

首先,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加强学习,熟悉各类科技成果奖励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5]。

其次,加强对科技成果奖相关要素的收集,通过学院科技成果奖预报摸底汇总以及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筛选,统计并形成近三年(2010-2012年度)的“高水平验收项目”、“高水平论文”、“知识产权”、“横向科研经费”突出人员及相关要素。

最后,在科技成果奖要素收集的基础上,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抓好科技成果奖申报的源头,科技成果信息库内容包括:部门名称、项目/成果名称、验收或鉴定情况、高水平论文、知识产权、应用及经济效益情况、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可申报奖项情况等,科技成果信息库样例如表6所示。

4 结语

科技成果获奖是科学研究“长期积累”的结果,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信息与经济时代到来,科技成果管理亟需改变传统观念,从科技成果管理长远来看,着眼于科技成果奖要素,把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思想应用于科技成果管理中,对于科技成果奖的产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昆仑.科学技术奖励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6号,2003.

[3]曹昌祯.中国科技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志生,吴洁,王桂平.科技成果奖获取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3(01):46-48.

[5]黄忠德,谢海波,李雪梅.关于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7):108-109.

上一篇:越南出口贸易对中国的竞争性与依存性分析 下一篇:转型期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学生需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