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地区脱毒苹果园植株长势和产量效益分析

时间:2022-08-07 06:41:37

烟台地区脱毒苹果园植株长势和产量效益分析

摘 要:以‘烟富3号’脱毒苹果苗和常规苗为试材,建园后测定了1~4年生脱毒富士植株和常规富士植株的长势以及4~8年生富士的产量、优质果率等。结果表明:一年生脱毒富士的百叶质量、1~4年生富士植株长势以及4~8年生植株的产量和优质果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富士植株;4年生的初果期脱毒富士果园较常规果园增产98.41%,8年生盛果期的脱毒富士果园较常规果园增产29.08%;2012年,4~8年生脱毒果园果品销售收入较常规果园分别增收1 835.1、3 194.0、1 880.0元和5 677.9元。与常规苗木相比,栽植脱毒苹果苗木具有植株长势旺盛、单株产量高、优质果率高、单位面积果品销售收入高等突出优点。

关键词:苹果;脱毒苗木;植株长势;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S661.104.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059-03

苹果是烟台地区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果树树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17.4×104 hm2,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66.6%。但近年来,苹果花叶病、锈果病等病毒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1,2],感染病毒病的果园树势衰退、产量下降,感病严重的果园只能进行刨树清园,造成的损失巨大。栽植无病毒苗木,是世界苹果生产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预防病毒病的方式。为预防和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利用高温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的方式培育脱毒苹果原种,繁育脱毒苗木进行推广种植。为深入了解脱毒苗木的优势,课题组对1~8年生树龄的脱毒苗木和常规苗木的植株长势、果实产量和单位面积效益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以期为脱毒苗木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栖霞市蛇窝泊镇东院头村栽培管理措施相近的1~8年生脱毒和常规的‘烟富3号’富士品种园内进行。

在脱毒及常规苹果园内,于树冠中部,选择长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分别采集成熟叶片200片,测定叶片的长度、宽度以及百叶质量和厚度。

测量脱毒和常规果园1~4年生树的干周、树高、冠径和枝量,每个果园每个树龄测定30株。在离地面20 cm处,用卷尺测定植株干周;米尺测定树高、冠径;人工计算植株的主枝数。

测定脱毒和常规果园4~8年生果园的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优质果率、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每个果园随机选5株,测定单株结果数和一、二、三级及残次果数量;每个果园随机选择50个果,用于测定平均单果重,并根据果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折算单位面积果品的总收入。

2 结果与分析

2.1 脱毒植株和常规植株的叶片质量分析

叶片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测定,脱毒富士植株的叶片厚度、宽度和长度与常规植株无显著差异,但百叶质量较常规植株高5.29%(表1),差异达显著水平。

2.2 脱毒植株与常规植株树势分析

对1~4年生脱毒富士和常规富士植株的干周、树高、冠径等指标测定结果(表2)表明,脱毒富士苹果树体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植株。1~4年生脱毒植株的干周分别比常规富士植株增加77%、58%、43%和33%,树高分别比常规富士植株高25.75%、22.16%、11.06%和6.07%;冠径分别比常规富士增加32%、17%、19%和21%;主枝数量分别比常规富士增加87%、85%、74%和1.03倍。

2.3 脱毒植株与常规植株的产量分析

对不同结果树龄的脱毒富士和常规富士的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3)表明,脱毒植株的单株结果数量、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同龄常规富士。4年生脱毒富士果园666.7m2产量平均700.0 kg,比常规富士果园增产98.41%;8年生进入盛果期的脱毒富士果园666.7m2产量为4 535.7 kg,比常规富士果园增产29.08%。

2.4 脱毒植株与常规植株的经济效益分析

对调查测试果园的单位面积产量,一、二、三级果及残次果等称量统计,脱毒富士果园的果实着色好、果形端正,一、二级果实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富士果园(表4)。2012年,每千克一、二、三级果及残次果的销售价格分别为5.6、4.4、3.4元和0.9元,4~8年生脱毒苹果园666.7m2收入依次为3 348.1、8 332.7、12 695.0元和22 005.4元,分别比常规苗木高1 835.1、3194.0、1 880.0元和5 677.9元,果品销售收入显著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果树感染病毒后,果树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降低。英国东茂林试验站(1979)对6年生金冠、桔苹等4个品种的带毒和无病毒树进行调查,无病毒树的干周生长量比同品种带毒对照树多21.8%[11]。刘元勤等(1997)[12]报道,3年生无病毒乔纳金树高比有毒树高11.5%,干径多32.5%,树冠直径大8.2%。王际轩(1994)[5]连续调查了无病毒富士、金矮生和甜黄魁,各品种树高均比对照树高3.7%~10.0%,干径多5.9%~11.9%,每株树的新枝数多14.7%~30.0%,2~4年生富士无病毒树平均株产分别为0.5、2.1、3.5 kg,而同龄同品种对照仅为0.1、1.0、1.6 kg。3年生无病毒乔化国光的结果株率达64.0%,而对照为0;无病毒树的果实个大,锈少,光洁度提高13%~26%[6]。

本研究结果表明,4~8年生脱毒富士的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富士植株,果实表光好,优质果率高,在相同的市场收购价格情况下,脱毒富士果园的单位面积果品销售收入显著好于常规富士果园。从脱毒富士植株一年生的树势、叶片营养状况的测定结果看,脱毒富士植株叶片的百叶质量较常规植株高5.29%;1~4年生脱毒植株的树高、干周、冠径和主枝数均高于常规植株,说明脱毒植株的叶片质量更好,光合作用能力强,制造的营养成分多,树体长势旺盛,结果多,产量高。薛建平等(2004)[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脱毒苗叶绿素含量高,其净光合速率也高,可以同化更多的光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使产量得到明显提高。陈选阳等(2001)[8]认为,脱毒可能避免了病毒对叶绿素或光合传递链的破坏,消除了对营养物质的竞争或对其它结构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了净光合速率,而这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对于植物的增产、增质效应密切相关。曲复宁等(1999)[10]试验表明,带毒苹果树的光合色素低于无毒树,对果实的进一步发育和第2年的花芽分化、生长发育都有影响。

目前,欧美苹果生产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采用无病毒苗木进行苹果的无毒化栽培,我国的无病毒苗木应用比例不足5%。从本试验的调查结果看,与常规苗木相比,脱毒苗木在植株长势、优质果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等方面均有突出优势。建议加强主要品种的脱毒和苗木繁育,规范苗木市场,强化推广无病毒苗木,进一步提高我国苹果产业的整体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于 青, 刘美英, 宋来庆, 等. 烟台市苹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 山东农业科学, 2010,6: 86-88.

[2] 苏佳明, 段小娜, 于 强, 等. 烟台市主要果树病毒调查与检测鉴定初报[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9: 54-56.

[3] 田世恩, 陆书桥, 李熙胜,等. 苹果病毒病的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 烟台果树, 2007,4: 38-39.

[4] 程玉琴, 韩振海, 徐雪峰. 苹果病毒及其脱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 (1): 72-74.

[5] 王际轩.苹果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北方果树, 1994,2:2-4.

[6] 王际轩,刘 志,谢休华, 等.苹果无病毒树的生长和结果表现[J]. 园艺学报, 2000,27(3):157-160.

[7] 薛建平, 张爱民, 盛 玮, 等. 安徽药菊脱毒苗与非脱毒苗生理生化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4,29 (6):514-517.

[8] 陈选阳, 陈凤翔, 袁 照, 等. 甘薯脱毒对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 (4) : 449- 453.

[9] 王国平, 刘福昌.苹果病毒病害的研究进展[J]. 农牧情报研究, 1990, 2:18-25.

[10]曲复宁,李育芳, 刘志峰, 等. 潜隐病毒对苹果树内源激素、过氧化物同工酶和光合色素的影响[A]. 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225-229.

[11]王际轩.栽培无病毒苹果充分发挥生产潜力[J]. 北方果树,2001,2:1-2.

[12]刘元勤,刘学才.无病毒乔纳金苹果幼树的生长与结果表现[J]. 北方果树,1997,2:16-17.

上一篇:长期待摊费用相关问题探析 下一篇:山东省小麦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演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