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时间:2022-08-07 03:26:32

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 方法 对84例A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常规脱水、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应用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治疗。回顾性分析用药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清vWF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与血清vW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脑梗死;vWF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4-57-02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effects on vWF

LI Shize ZHANG Yong WANG Zeshua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Xueshuan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von Wilebrand Factor (vWF) level.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into control group of 42 cases and drug-treated group of 42 cas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same treatment, such as diutetics and cytidine diphosphate choline. While different with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drug-treat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Xueshuantong in addition. Then we analyzed prospective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Xueshuantong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vWF.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rug-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vWF

近年来,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急性脑缺血时的血栓形成和内皮细胞损伤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通过血栓通针治疗急性脑缺血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确诊,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42~78岁,平均(62.5±3.5)岁。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43~78岁,平均(64.2±4.1)岁。两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维脑路通(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H14023055)400 mg加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和血栓通注射液500 mg(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Z45021770)加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两组均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均常规脱水、胞二磷胆碱应用及对症处理。

1.3 临床疗效判定

根据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标准:《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依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的百分比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和无效。具体如下:基本治愈为减少91%~100%;显著进步为减少46%~90%;进步为减少18%~45%;无效为减少

1.4 血清vWF水平测定

用真空负压管取被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于1 h内以3000 r/h离心20 min,取血清于-7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WF的浓度,所有操作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主要仪器有芬兰产全自动洗板机(Wellwash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Ridit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35.7%和64.3%,总有效率分别为73.8%和95.2%。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006,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WF浓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t=6.32,P=0.007,治疗组t=8.71,P=0.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vWF浓度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P=0.008)。见表2。

3 讨论

血栓通注射液系三七总皂甙注射液,是由中药三七提取的活性物质“三七总皂甙”配制而成的,能够明显降低机体耗氧量,增加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并且能够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而达到治疗脑缺血的目的[1]。近代药理研究显示,三七总皂甙能够延长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促进纤维蛋白原分解,降低纤维蛋白含量,缩短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电泳时间,从而降低血浆黏度,促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增加,能够使红细胞均匀地分散到血浆中,从而可以增加血液的流动性。通过增加血小板表面电荷,可以抵制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反应,可以达到防止血栓形成、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减少栓子延长[2]。三七总皂甙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明显延长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及其发展,其抑制率为92%;三七总皂甙通过降低脑细胞耗氧量,达到延长细胞生存时间的作用,减少缺血半暗带,从而缩小梗死范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3]。据文献报道,三七总皂甙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有一部分与其作用于缺血缺氧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关系[4]。本实验表明:血栓通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是一种主要由内皮细胞与巨核细胞合成的,分子量较大的,具有黏附功能的糖蛋白。仅在成熟的内皮细胞上存在,目前是公认的内皮细胞标记物,它能够反映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5]。vWF分子结构上含有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Ⅱb/Ⅲa及肝素和胶原的结合位点,是血小板粘附到受损血管壁上不可缺少的成分[6]。vWF是能够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栓形成的一个指标,是血管基底膜与血小板黏附的主要黏附蛋白[7]。一旦血管的内皮细胞收到损伤,存在于其中的vWF便可以释放到血管内皮下或血浆,从而使血中vWF浓度增加,诱导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可以通过激活凝血因子,促进血栓形成与发展,因此vWF在血栓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8]。通过检测vWF的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急性期脑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和受损程度的指标。降低vWF水平,可以抑制上述导致急性期脑损伤的过程。抗vWF的药物研制与应用可能通过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达到减轻由脑缺血所导致的脑损伤的作用。我们的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W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说明降低vWF水平可以达到治疗脑缺血的作用,而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W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少于对照组,说明血栓通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通过以上的试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血栓通能够显著降低血清vWF的浓度,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抑制血栓形成,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但是血栓通降低vWF浓度的确切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Schmitt J,Barthc R,Thierauf P.Neuronal protection by intraischemic brain perfusion [J].Neurosurg Anesthesiol,1994,6(4):265-274.

[2] 崔丙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6):56.

[3] 程桂玲,郇瑛,吕涌涛,等.三七总皂苷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6(22):350-352.

[4] 彦芳,张壮,孙塑伦,等.三七总皂苷及其主要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2002,2(8):34-37.

[5] Kozuka K,Kohriyama T,Nomura E,et al.Endothelial markers and adhesion molecul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equential change and differences in stroke subtype[J].Atherosclerosis,2002,161(1):161-168.

[6] 雷贻禄,卢健棋,李成林,等.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中医体质特点及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相关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31-34.

[7] 胡继红,赵学凌,李宏昆,等.TGF-β1、Serpine1、vWF、PF4在深静脉血栓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中的表达[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3):185-189.

[8] 马凤杰,于建业,陈彦,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脑血管病中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1):1-41.

(收稿日期:2013-05-24)

上一篇: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 下一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动态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