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思路还原模型

时间:2022-08-07 03:07:38

对待一个新数学问题,我们数学教师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欲解之而后快!从教多年,这个习惯一直不曾改变,然而有些对学生来说就象老虎一样的题目,我总会非常认真地解决,然后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分析知识点,分析如何与学生分享,给学生带来启迪.数学课的教学计划中,我一学期总会设置分享型欣赏课,跟学生一起感受我是怎么思考的,如何化繁为简,把一个复杂问题,通过逐步思索,最终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已经建立的模型来解决.下面就是一节欣赏课的实录.

首轮重点高中招生考试结束了,学生就问了下面的问题,经过一节课的思考,我临时决定开一节欣赏课.问题是这样的:

如图1,在ABC中,AB=AC,CM平分∠ACB,与AB交于点M,ADBC于点D,MEBC于点E,MFMC,交BC于点F.CF=10,则DE=.

分析这是一道几何综合题,主要难处就在于如何沟通DE和CF.很明显,直接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非常大,必定要搭建一座桥,当然也许是两座桥、三座桥才能顺利沟通;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和比例线段知识;当两条线段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时候,为了探求比例关系,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转移其中一条线段,使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

解法一点评过程相当繁复,学生至少会遇到①、②、③三个困难,困难①对学生而言,能想到是非常了不起的,没有它,后面的一切过程都不可能实现;困难②,也许容易想到(即便宜是先随手添线,也会得到,但不会深思),但只要不深思,仍不能获得其中的奥秘;貌似③,最容易,而当经历了前面两步艰难的思考以后,可能学生会连这样简单的结果也要花多些时间.因此这个解法,对学生来说:这叫欣赏性解法.必须得改进,必须得重新思考!

反思再关注第一个解法中所得到的结论,探求有没有改进的可能性:首先,从整体方向上,当注意到ED和BM的大小关系的时候,同时注意到MS和AC平行的时候,一个平行四边形诞生了,应该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此时的MT就等于SC,而SC等于CF的一半即5;其次,解法过程显然也有改进的地方.

解法二作出CF的中点S,MT∥BC,

如图3,与一同理证明MS∥AC,

知四边形MSCT是平行四边形,

得到MT=SC=12CF=5.

从而问题得解DE=12SC=2.5.

解法二点评这个解法,已经避开了证明MV=12BM (即使用角平分线定理,这是学生不熟悉的),从思维过程和书写过程上来看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从实质上比解法一改进了很多!但是这些看似简单、自然的线条真的这么容易想到么?我们教师在交流的时候,先想到作平行线MT以后,连结MS和ST,并没有很顺畅地得到,可以想象学生要用这种做法的时候,难度何其大!毕竟,已经是一种进步!毕竟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思路不需要先前那么开放,思维的方向性已经很强,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了!但不是学生易于想到的(学生一样可能增加思考如何解决几何问题的数学经验);有没有更加简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必须做颠覆性的思考和尝试.

带着方法二的疑问,重新思考:要想有新的突破,就得跳出上述解题方式的思维定势,再次思考问题的条件:有一条角平分线CM,CM还垂直MF,这就意味着图形中包含了等腰三角形!这一重大发现是否会让解法简便呢?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尝试.

解法三延长FM和CA相交于点V,作MU平行CF交AC于点U,如图4,易证CFV是等腰三角形,且M、U都是中点,因此MU=12CF=5,剩下的问题就是证明:

ED=MW=12MV=12×5=52.

这是非常简单的事!

解法三点评这一解法的最大优势是图形简单,还避开了内角平分线定理;只要用“等腰三角形”和“全等”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角平分线和高同时出现时,联想到等腰三角形,然后是中位线,直到问题得解.过程简捷清晰、明快,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这种解法因为比较“精妙”,想到的学生却很少,主要原因应该是:建模能力不足.

解法四当然,做为一个填空题,大部分解出的学生,几乎都用了“特殊值法”:把等腰三角形特殊成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计算得出长是5/2;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是把它特殊成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艰苦的计算,获得答案;少有学生特殊成等边三角形!其实,特殊成等边三角形的时候,点F和点B重合,点M恰好是AB的中点,连算都不用算,只要用中位线就可以判断出:ED=MW=12BD=14BC=104=52.这到底是命题者的疏忽还是精妙,至少对这样一个“难题”让人感觉有点美中不足!

解法四点评特殊值法,是指面临抽象的代数问题时,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通过代值计算获得结果,或者面临复杂的几何问题时,把几何图形特殊化成常见容易思考、容易计算的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得到结果的解题方法.对选择题来说,特殊值法往往无往不胜,但对填空题,这种方法是有弊病的(会出现漏解).

当学生很满足地“哦”了一声的时候,按照欣赏课常规:剩下的时间是学生自己“悟”的时间.

本人之所以这样的顺序安排三个问题,而不是直接出示第三个解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总是更多地关注了结果,常常忽视过程的探索;一个学生感到面目可憎的题目,虽然,这只是一种被动地探索过程,这样的欣赏课,对学生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学品、学质,得到不同的发展.其实根据这几年教学的摸索,学生们对这样的课褒贬不一:有的学生说,问题太难了,我学不会,我真的是在欣赏;有的学生说,这样的问题让我能真正体会到数学联想和数学思考的魅力.不论得到学生怎样的评价,数学欣赏课的课后没作业的特点,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从模仿到应用,从欣赏到尝试,如果能梳理出自己可用的思路,还原数学本来模型,就能得到了更有效的提高.

上一篇: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初中生数学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之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