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儿童胃肠道传输时间测定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08-07 02:28:14

乌鲁木齐地区儿童胃肠道传输时间测定及临床意义

摘 要 目的:为了提高对乌鲁木齐地区非便秘儿童胃肠道传输时间及便秘儿童胃肠道传输时间的认识。方法:对86例儿童设定对照组及便秘组,通过不透用X线标志物X线法测定了胃肠道传输时间。结果:非便秘组儿童全消化道传输时间(TGITT),口回盲传输时间(MITT),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依次是35.2±16.1小时,5.9±0.7小时,24.6±6.2小时,25.4±13.4小时,31.9±13.3小时。便秘组全消化道传输时间(TGITT),口回盲传输时间(MITT),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依次是63.3±14.6小时,6.2±0.7小时,37.9±14.9小时,42.7±17.1小时,61.5±17.9小时。通过统计,确定了非便秘儿童正常传输值和便秘儿童慢传输诊断标准。结论:胃肠道传输时间的测定对胃肠道功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临床提供了诊疗依据。

关键词 胃肠道通过时间 儿童 便秘 不透X光标志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3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饮食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地方饮食习惯已向西方饮食习惯靠拢,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为主,肥胖、运动减少、排便习惯不良、过度克制排便、使功能性便秘患儿逐年增长。便秘对儿童身心健康、社会心理发育及远期生活质量均有很大影响。目前,疆内对功能性便秘尚无明确的认识及统一的诊断标准。通过此项研究,可大大提高临床医师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资料与方法

对非便秘2个月~13岁,平均年龄4.5岁的儿童,不论性别、族别,随机抽取20名符合下列标准者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消瘦、肥胖、便秘次数在正常范围,每周3~4次及2次/日做正常传输时间测定组。对便秘2个月~13岁,平均年龄4.8岁的儿童,不论性别、族别,随机抽取66名。

符合罗马Ⅲ型标准:①排便次数每周≤2次;②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③有保持或过度克制排便病史;④排便时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有粪块。满足以上两条或多条,钡透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做便秘患者的传输时间测定。

材料:用不透X线标志物(钡条)每枚胶囊内置20个钡条。

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受检者于前3天至检查期间禁用泻药及影响胃肠道运动的药物和刺激性食物,检查期间生活及饮食习惯不变,检查者自行按排合适的时间一次性口服不透X光标志物(钡条)20枚(1个胶囊)。4小时后透视观察标志物全部进入口盲时间后,再按对照组、便秘组分别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摄腹部平片。在腹部平片上按解剖标志划分区:以第五腰椎棘突为中心,向上画出腹正中线,向右止于骨盆右侧入口边缘的切线,向左连至髂后上嵴的切线,腹正中线右侧为右半结肠区(RC),左侧为左半结肠区(LC),两切线以下为直肠乙状结肠区(RS)。

计算公式:TT(h)=T1+(T2-T1)(N-N1)/(N2-N1)。T1和T2分别指腹部平片上口服标记物至摄片的小时数,N1和N2指时间为T1和T2通过某点的标记物数。

组别指便秘组或对照组,便秘组用1表示,对照组用2表示。

按照以上方法,计数各时间段内个分区内残留的标记物数。

统计学处理:用PEMS3.1 for WINDOWS软件。

结 果

80例被检查患儿中,60例便秘组患儿与20例对照组儿童不透X线标志物,肠道通过各段时间比较,正常对照组及便秘组,见表1和表2。

讨 论

口服不透X线标志物,通过测定GITT的方法,用以临床明确诊断便秘及类型,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诊疗,具有良好的前景。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共识,但在新疆地区尚无应用。本方法所用标志物具有体积小、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特点。

本研究利用此方法测定乌鲁木齐地区儿童TGITT正常范围,与便秘患儿TGITT进行了分析,显示便秘患儿结肠各段及直肠通过时间较非便秘儿童结肠各段及直肠通过时间明显延迟,便秘组的TGITT 63.3±14.6小时较非便秘组TGITT 35.2±16.1小时延迟28.1小时,其中最明显的是便秘组的RSTT 61.5±17.9小时较非便秘组RSTT 31.9±13.3小时延迟29.6小时,接下来依次是便秘组的LCTT 42.7±17.1小时较非便秘组LCTT 25.4±13.4小时延迟17.3小时、便秘组的RCTT 37.9±14.9小时较非便秘组RCTT 24.6±6.2小时延迟13.3小时、便秘组的MITT 6.2±0.7小时较非便秘组MITT 5.9±0.7小时延迟0.3小时。

由上可知,便秘组时间延长最明显的是在直肠乙状结肠,其次是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最后是口盲区,这是由于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而便秘患儿的食糜在结肠区慢传输的过程中水分吸收更加明显,从而进入一个大便干结更难被传输的进行性恶性循环过程。其次在饮食方面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水果及粗纤维类食物摄入不足、不喜饮水、饮食结构单一,没有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排便时间无规律、一次性排便不尽、缺乏运动,等等一些原因导致患儿排便机制的紊乱,形成患儿的便秘。

综上所述,TGTT测定能直观了解胃肠道传输状况,是转运动力学研究方法之一。可用于消化道动力异常导致的便秘的诊断,是评价胃肠转运功能的客观指标,同时结合钡透可更加全面的对形成便秘疾病的性质做出准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杨敏,王宝西,李萍,等.不透X线标志物检测胃肠传输时间诊断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1):29-31.

2 王茂贵,等.小儿结肠传输时间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52-154.

3 柯美云,张秀兰.不透X线标志物的胃肠通过时间测定及临床应用.大肠病外科杂志,1997,3(3):33.

4 张树成,王维林,等.便秘患儿的胃肠传输时间测定及其意义.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176-179.

5 展淑琴,罗金燕,龚均.便秘患者胃肠通过时间测定及意义.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9,20(3):329-331.

上一篇:探讨子宫输卵管双氧水造影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超声筛查对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