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档案资源建设 深入推进档案数字化

时间:2022-08-07 02:15:34

狠抓档案资源建设 深入推进档案数字化

近年来,卢龙县档案局严格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把各类民生档案推向服务前台,不计自己的苦和累,从历尽艰辛接收破产企业档案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狠抓档案资源建设,让尘封档案重现光彩,之后又再接再厉,抢抓河北省启动省、市、县三级国家档案馆数字化工程的有利时机,把档案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推进,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档案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一、让尘封档案重现光彩

2007年7月,正值“三伏天”,卢龙县档案局组织人员到该县石门镇集贸市场旁边的一座老楼前,顺着看守人所指,前来接收档案的茆建忠和赵文合走进了存放档案的三间屋子。嚯,档案可是不少,柜里柜外,柜上柜下,各类档案横七竖八地躺着,毫无规矩。打开虚掩的柜门,一股发霉的刺鼻气味迎面扑来;拿下柜上的档案,好家伙,满是尘土,里面还夹杂着老鼠粪便或老鼠皮……这便是接收原卢龙县陶瓷厂档案的真实场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卢龙县陶瓷厂面临破产,为了挽救这家国有企业,后来由原企业的职工出资入股进行改制,然而没经营几年,改制企业也是艰难维系,无奈宣告企业破产,并最终卖给了一名个人。还在那段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卢龙县的很多国有或集体企业像陶瓷厂一样遭遇破产……

2007年,上任不久的卢龙县档案局局长周艳清,开始狠抓档案资源建设,决定依照《档案法》对破产企业档案进行接收,以贯彻落实上级所要求的“资政惠民”。然而起初接收并不顺利,因为时隔已过十年,很多破产企业都被卖给了个人,新的经营者并不太买档案局的帐,无奈,周艳清与县工信局联系,希望在该局的帮助下能够让工作顺利些。就这样,破产企业档案接收开始了。

当县档案局负责接收的同志赶到第一家破产企业县陶瓷厂原址时,位于205国道南侧的一厂大门紧锁,随后转到位于国道北侧的二厂,空空的厂房只有一名60左右岁的看门人,一打听,却不是原陶瓷厂的看守人,而是新经营者安排看院的,经了解,原陶瓷厂的所有档案已经转移,但具置不知道。无奈,接收同志只好给县工信局的同志打电话,经过辗转查找,得知有一个人专门负责看管原陶瓷厂的档案,但因为工资太少,热情不高,看护也是隔三差五去一回。一番周折过后,县档案局与该人取得联系,定好接收日子,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那一天,县档案局整整接收了一双排小货车的原陶瓷厂档案。从车上卸到局机关,因为档案太多,无法及时入库,一尼龙袋、一尼龙袋的档案只好暂存在县行政中心一楼的楼道里,等待工作人员分检、归档,再入库。

参加接收的茆建忠回忆,那时,局机关人少,总共9个人,其中6名女同志、3名男同志。白天,通常由男同志负责前往破产企业接收;回来,大家共同分检。由于很多档案已经发霉,分检时,很多同志都戴上口罩,即便如此,也有人嘴发麻,患上皮肤过敏。为了节省时间,等档案入库时,女同志也跟男同志一起,搬着一摞摞的档案,最晚干到晚上8点多。苦和累不必多说,头疼的是一些看管档案的不愿将破产企业档案移交,他们认为,既然有人买下了破产企业,就自然包括遗留下来的企业档案,都没什么价值,卖了还能换回几个钱。面对这群人的“抵触”,负责档案接收的同志只好做他们工作,讲依据《档案法》破产企业的档案必须向国家档案馆移交,讲原始档案的重要价值。即便如此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但在那段接收档案过程中,还是有几家破产企业的档案没有接收下来,因为有人将它们当破烂卖了。对此,茆建忠很是遗憾。

局长周艳清说,整整一个月,马不停蹄地接收了十几家破产企业的档案,这些被遗弃的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后来在服务百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数字化管理便民利民

到2008年,卢龙县档案局总共接收了3万余卷破产改制企业档案,也就在这一年,按照上级政策,卢龙县开始为企业下岗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接续。这一政策出台,让破产、改制企业下岗职工看到了希望。然而,这一年实在不普通,时值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万众瞩目。为下岗职工接续养老保险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引发重大。这时的县档案局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熟悉政府部门职能的下岗职工很快找到了县档案局,面对他们急迫的查档需求,档案局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帮助查档;而一些不知道县档案局的,起初先到了改制企业查档,可企业已改制多年,有的档案健全,还好,有的甚至没有档案,甭提下岗职工的档案。当这些失望的下岗职工,辗转打听来到县档案局,大多带着情绪,对此,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首先做好安慰,之后和他们一起寻找档案。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重燃希望,满意而归,在为企业下岗职工赢得养老保障的同时,也给县档案局带来了好口碑。据统计,2008年至今,卢龙县档案局共接待企业下岗职工6500余人,调阅利用各门类档案7万余卷,提供涉及招工、转正定级、职工调转等方面的证明5万余份,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馆藏档案迅速增加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查档需要, 2009年,卢龙县档案局抓住河北省启动省、市、县三级国家档案馆数字化工程的有利时机,把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推进。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优先把县委、县政府重要档案、珍贵资料以及与民生联系密切、利用率高的劳动人事、林改、计生等档案进行了数字化。

2011年11月9日,卢龙县档案局突然涌入60名群众,把工作人员惊了一大跳。一打听,原来他们都是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最近,省里下发了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养老补助的通知,这可惊动了一大批人。然而,这些查阅者年纪偏大,有的上班时间过早,有的任教期间换过几个地方,有的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具体参加工作的时间和离校时间,怎么办呢?如果工龄校不准,不但查询者不满意,县里也无依据发放补助,而且每个工龄每年每人能达到240元,可不是个小数目,伤不起这些老教师的心!

其实,这些老教师不必着急,现在档案数字化了,只要档案里有,输入一些关键字,就能很快查到。然而,这一天来得实在太多了,没想到以后几天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200人。为了维持秩序,县档案局开始为他们发放号牌。有序组织,既保证了县行政中心正常办公,还为查档节省了时间。短短半个月,为1500人查档,查阅档案2.5万卷,出据证明1万余份。这一年,县档案局获得全县稳定先进单位。

三、优化服务拓展工作触角

档案数字化建设为群众查档、开具证明提供了便捷,也使工作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工作创新,拓展工作触角,还与县里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这些年,该局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治“”的同时,开展“百问不烦,百查不厌”活动,围绕“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的主题,推出系列便民举措,优先为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服务,减少他们查阅档案的等候时间,并公开查档人员的联系方式,主动延长查档时间。一些群众来去不便,县档案局还接受电话查阅和咨询服务,避免群众在查阅档案时走“冤枉路”。在其接待窗口,还提供县内相关职能部门、派出所和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的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等,方便他们办理其它手续。

这些年,该局注重档案编研,编写的《利用档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获开发利用档案优秀服务成果优秀奖,《利用民生档案为企业职工接续养老保险提供依据》获开发利用优秀服务成果二等奖,《为民办教师接续养老保险》获开发利用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此外,深入历史挖掘,联系县内文化界知名人士,收集卢龙历史文化,先后出版了《走近孤竹》、《漫画卢龙旅游》、《康熙卢龙县志校注》等书籍。

这些年,该局广泛参与县里的中心工作,参与招商引资,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工作“发展之星”荣誉称号;参与拆迁、文明生态村帮建、联村帮建等活动,连续1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或文明单位标兵。

这些年,该局馆藏档案增至20万卷,是2006年底的4.2万卷的5倍,完成数字扫描近300万页,先后被河北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档案资源建设先进县”和“档案数字化建设先进县”,被市档案局评为“全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局长周艳清还被省档案局授予河北省档案事业“功勋杯”。

那些尘封的档案,如今抖落尘埃,在档案人的引领下,走向服务前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存古纳今、服务社会,资政惠民。

上一篇:朝圣者的世界 下一篇:面向音视频数字档案的水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