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彻底改变了我

时间:2022-08-07 10:56:30

摘要课改试验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使我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很多学生思维灵活,想法奇特,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巧妙自然的即兴发挥,能够调节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如果对学生的想法不予理会,也许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这就需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

关键词 课改 教学 改变 学习

我们学校课改已两年多,这两年的课改试验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使我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很多学生思维灵活,想法奇特,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巧妙自然的即兴发挥,能够调节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如果对学生的想法不予理会,也许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这就需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两年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自己,以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更关注学生怎样学。教学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要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方式三大转变:一是教学内容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三是我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帮助学生发现和管理知识,由课堂活动的统治者、管理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二、教学行为的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和与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应热情引导,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帮助学生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引导他怎样去明辨方向;当学生畏惧了,教师应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三、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中,我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应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树立“无差生观”。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习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四、在新课程理念下,我确立快乐教育和快乐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

数学课的快乐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气氛和谐。要想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快乐,首先就要追求课堂气氛的和谐。因为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乐学的心理环境,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乐学态度,进而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愉快,同时也会使学生变得好学,最后达到会学。

2、教学过程的快乐。合作能给人带来效益,也能给人带来快乐。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之间、个人与班级之间,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合作之中。其合作的必然结果会导致各种合作主体在思想上的相互沟通,在观念上的相互调整,在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在行为上的相互配合。这种在合作中获得快乐,又在快乐中进行合作的学习,应该是地理课中最佳的快乐学习。

3、主体价值实现的快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着眼于学生真实自主的成长和主体价值的实现。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也就能够直接扩展人的自我价值,提升和弘扬人的自我价值。当学生的主体价值在课堂上得到真正实现的时候,学生的快乐也就由此而生。

4、探索活动成功的快乐。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倡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强调以问题为纽带、以体验为主体、以探究为过程,主张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索发现。其实,在新的教学形态中,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并非像以前那样是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而是体验和感受探索活动的过程,追求和期待探索活动过程的成功,并渴望成功带给他们快乐。学生在探索中所获得的这种快乐,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性的快乐,同时也是学生所能够实际感受到的快乐。

五、引导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首先,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要。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主学习,其基本品质是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而“我要学”则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让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内在需要一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的时候,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二是让学生建立责任意识,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自觉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其次,培养学生具有“我能学”的心理意识。除有特殊原因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但是传统教学方式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学生的独立要求,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我能学”的心理意识。

再次,培养学生具有“我会学”的能力品格。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改变传统的“课上听讲、课后复习”的模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和研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这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我教学观的转变。因为有了这一转变,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我也做到了寓教于乐,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探索过程,而不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当学生们在攀登了一个个台阶后,才发现自己的收获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结果,更丰富的还在于追求结果的过程之中。

上一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试析 下一篇:公共关系课程中参与式教学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