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中\英\西三国展馆特色外语媒介体系让南京更开放

时间:2022-08-07 10:04:21

世博会中\英\西三国展馆特色外语媒介体系让南京更开放

中国馆――中国日新月异的“名片”

8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一经推出,受到了各方关注和好评。自1982年新中国首次“登陆”世博会以来,历届世博会的中国馆又是何模样?

实际上,在新中国近27年来参加的10多次世博会上,中国馆多次换装,也曾“惊艳”世博。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首次亮相的中国馆,不仅象征着中国重返大型国际展览会,其设计也开创了世博会上中国馆“中西合璧”的新纪元。

这一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入口处,有一个门梁上绘有彩画的大门,西式的直线屋檐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橘黄色琉璃瓦,屋檐上飘扬着鲜艳的红旗,一派喜气祥和。这座中国馆的外形与人民大会堂有些相似,前面还立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CHINA“字样。

中国古代的牌坊具有占地面积小、标志性强、中国特色浓的特点,因此从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到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均采用了这一古典建筑式样。题有“中华门”的古典建筑牌坊与现代建筑墙面巧妙结合的中国馆,屡屡成为世博会上的亮点。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在外形上走出了完全采用中国古典建筑样式的设计手法。在这届世博会上,中国馆由两个矩形建筑体组成,其中主体是立方体建筑,但在其外立面上仍然绘有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图形,奠基时还埋入了一块长城砖。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由于各国展馆都是标准化建筑,中国馆也只能在建筑立面上表现自己的特点。中国馆正面墙壁上方是一字排开的巨幅十二生肖剪纸图,墙壁下方是泛出青铜色的九龙壁。中国馆内则应用了饱和的绿色,诠释了从远古的青铜器到“生命之树”的自然内涵。

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风格,历经了从直接采用传统建筑样式到运用较为抽象的传统建筑符号来表达中华文化情结的转变。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中国馆以独特的形象成为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名片”。

英国馆――“触角”里的种子大多来自中国

“受尺寸影响,种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考虑它的观赏性,因此,挑选起来还是比较严格的。”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子资源库种子采集协调员蔡杰说。据悉,根据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方案,英国馆被形容为一个“会发光的盒子”,6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上遍布着6万根“触角”,世博会期间这6万“触角”会随风舞动,每根“触角”的底部都含有不同种类的种子,这一部分将会由外墙伸展到展馆内。因此,观众进入展厅,就仿佛进入了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种子圣殿。

据了解,英国不打算在世博会上展示英国人拿着皮箱雨伞、戴着礼帽的绅士形象,而是要通过自然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种子,来表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以及英国对大自然的崇敬。因此,在英国馆6万根“触角”的底部,都含有不同种类的种子,参观英国馆的游客将在展馆内部看到这些种子。蔡杰表示,观众进入展厅,就仿佛进入了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种子圣殿,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

蔡杰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2008年12月收到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邀请,共同参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建设,并提供植物种子或果实用于制作英国馆的种子“触须”。种子收集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年7月份,收集时要考虑植物品种、种子大小、观赏性等因素。在收集种子时,种子尽量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植物,即使是不熟悉的植物,也要长得比较有特色的,不能外形太过普通、毫无观赏性。因此,由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了890多种植物的种子。这些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水果蔬菜、油料作物等,植物大部分来自中国,包括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如珙桐、银杏等。由于“触须”的体积有限,用于安装的种子或果实的尺寸和数量也有要求,不能太大(不便安装),不能太小(不便展览),最大的种子有小核桃那么大,最小的种子如绿豆大小。同时,由于制作“触须”的种子工艺需要高温(约100摄氏度),有的种子在制作后容易发生变化,比如桃核在加工后表面容易起泡,不太好看。因此,对加工后的种子还要进行再次挑选。

对于“触须”种子的创意,蔡杰说,对于保护植物非常有意义,每一颗种子都代表一种希望,只要有种子就有机会再变成小草或参天大树,而多样性的种子展示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物种是多种多样的,保存了种子就保存了植物的种子资源,人类的未来就有希望。

西班牙――以藤条为媒沟通东西方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不仅是一座现代化展馆,更是一件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品,它告诉人们现代建筑设计所具有的可能性:由藤条编织的板材组合成起伏的波浪,流转弯曲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大“篮子”。

取材自然返璞归真作为该馆的设计师,达格利亚布艾女士显然是从西班牙藤条编织工艺而不是服饰获得的创作灵感。她说,西班牙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手工业文化的国家,藤条编织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她办公室的椅子就是藤条做的,还有家里面的很多家具也是藤条的。所以,她更倾向于把这个与众不同的藤条编织的建筑称作“诗意的花篮”,并且她骄傲于自己对自然建筑材料藤条的大胆应用。她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当初在进行西班牙馆设计的时候,她就秉持一个执著的理念,那就是一定要使用完全取材于大自然的建筑材料,用最富创意、最先锋的设计手段来应用这些材料。我们很高兴该设计方案赢得了西班牙国际展览署的认可,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最终设计方案。

“使用自然材料是一种趋势,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克服使用这些自然材料在技术上带来的困难,而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坚信‘自然’就是建筑的未来。”达格利亚布艾说。

藤条为媒沟通东西方西班牙国际展览署主席哈维尔・贡德先生对“诗意的花篮”评价很高。他赞叹说,虽然这个梦幻般的“花篮”还在建设中,但是他现在就要表示对达格利亚布艾设计师团队的感谢,感谢他们“朴素”而“极富创新精神”的设计方案。他说,近些年来,世博会都聚焦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而环境恶化无疑是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西班牙国际展览著作为负责西班牙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机构,一直致力于探索节能环保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而西班牙馆无疑是这方面的经典代表。

的确,在创作过程中,达格利亚布艾女士和她的设计团队在熟悉了本国藤编技术的基础上,还曾考察过中国藤条编织的艺术和传统,在世博会展示中心举行的西班牙馆展示专题上,其中就有一个展板专门介绍了中国藤编的情况,还有一幅反映中国一少数民族女子编织藤条的插图。

以汉语诗歌与中国对话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浪漫的西班牙应该在诗歌方面向东道主致意,这是萦绕于设计师达格利亚布艾女士和她设计团队成员心头的一个想法,而实现这个创意时,他们仍然把目光投向闪烁着智慧的藤板,以期在那里找到新的灵感。经过设计团队一段时间的思想碰撞,终于“藤板着色,拼接汉语诗歌”的方案诞生了。

“我们正与中方一起讨论要放哪首诗,虽然不懂中文,但我们会尽量挑选合适的优美诗歌,希望给参观者留下诗一样的美好印象。”达格利亚布艾边说边为记者在虚拟设计图上指出外墙上的“日”、“月”等古体字。“我们要使汉语诗歌成为西班牙馆的标志,让参观者远远地看到这些诗歌,就会知道‘哦!这就是西班牙馆!’。”

达格利亚布艾女士意识到,“藤板着色,拼接汉语诗歌”的创意不仅涉及到诗歌的选择而且还有选择哪一种字体的问题。她说,我们知道中国书法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其象形文字好似一幅图画,点横竖撇之间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汉字历史上形成了多种书法体,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最终将采用哪一种书法体也在进一步商讨之中。

上一篇:健全反馈机制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下一篇:巧借平台 携手合作 让外宣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