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活问题”,导引学生发展创新

时间:2022-08-07 09:51:15

设计“活问题”,导引学生发展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全力实施推进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课堂”,“学案导学”风靡校园,但我发现教师设计的导学问题有许多缺憾:①导学问题的呈现形式单一。②导学问题的提出生硬,缺乏人性化、趣味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③导学问题的设计偏难、偏大或偏碎,没有层次性,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④导学问题没有开放性、缺乏生长点,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再探”留足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创新。

不解决学案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导引学生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对此我进行了广泛地调查学习,并做了大量有效尝试、科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导学问题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设计导学问题的重点就是把知识点问题化、层次化、系统化。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上,导学问题的呈现要侧重于知识的生成和类比,不能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整合,也不能单一地选用填空题、选择题,因为它们很难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很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况且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上,导学问题的呈现则侧重于知识的梳理,要多以表格、知识网络图、框架图、知识树等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形成体系,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

2.导学问题的提出体现生活化、趣味性。导学问题应体现生活化、趣味性,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迅速进入创设的情境;要难度适中,导在学生的迷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动力。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节前,我问到:“同学们,你们在测量身高的时候,医生都让你们把脚后跟紧贴竖着的杆尺,这是为什么呢?学了本节课的知识,你就完全清楚了。”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接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因为量身高是学生很熟悉的事情,这样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生自学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后,我又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①在跳远比赛场地,裁判员怎样用米尺测量运动员的成绩?②如果你是一名跳远运动员,你在起跑线处应该向什么方向起跳,才能发挥出最佳成绩?这些问题的提出,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导引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增强去发现创新的动力。

4.导学问题的设计要体现人性化、有层次性。设计导学问题一定要“胸中有人”,一定要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需求,这是导学问题的立足点。导学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也不行。做到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融会贯通,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进而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5.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努力寻求知识的生长点。灵活设计开放性导学问题可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余地,会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问题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在参与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圆中基本元素》一节,教材上对优弧、劣弧的定义很明确:优弧是大于半圆的弧,劣弧是小于半圆的弧。因此我没有把它简单地设计成填空题,让学生照搬到学案上,而是设计成一个辩论题:你认为半圆是弧吗?为什么?一石激起三层浪,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学生充分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后,我灵机一动又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圆弧可分为几类?在数学概念的分类中,哪些概念的分类和圆弧的分类相似?学生们给出了精彩的发言,学生甲:实数可分为三类,正实数、零和负实数,大于零的是正实数,小于零的是负实数;学生乙:小于平角的角中,大于90°的角是钝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因此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类;学生丙:我预习了下一单元,发现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类,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点在圆内,它们分别是对应着d=r、d>r、d<r……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检索旧知识、思考新问题,这就为学生“再创造”做好了充分铺垫。我看到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也纷纷举手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有的学生大胆思考,努力检索出存在于实数、角等几何图形中的类似关系,具有较强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巧妙设计开放性导学问题,能调动起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三年的积极探索,科学有序实践,我的“设计‘活问题’,导引学生发展创新”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生能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作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结合导学案中的“活问题”,相互交流解决,真正成了高效课堂的主人。

2.课堂上学生能根据不同时段,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水到渠成,不用老师去费力组织,提高了问题导学的实效性。

3.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去交流、争相表达自己观点的好习惯。

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5.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根本的转变。

上一篇:数学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