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语言

时间:2022-08-07 09:33:01

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是传播、交流信息的载体。课堂教学中,语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起着导向的作用。作为数学课程,因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学语言的运用也更具有艺术性、创造性等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呢?

一、课堂语言必须具有知识性、准确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推理性的学科。1+1就是等于2,容不得半点含糊。因此,数学老师在讲解新概念、新定义时,必须准确地给出完整的概念、定义等。有时多讲一个字或少说一个字,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数学课堂也可以生动、有趣、笑声不断

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并不意味着课堂就是呆板、枯燥,贯穿整个课堂的毕竟是师生的互动。定义、概念的呈现铁面无私,但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它们,就需要教师的语言艺术。如何将正儿八经的数学通俗化、生动化,才是教师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谜语或打油诗等,能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增强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曾经在课堂上听过两个实例:教师在导入“倒数”新课时,采用了猜谜的方式:10,9,8,7,6,5,4,3,2,1 (打一数学名词)。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已进入了整个课堂氛围。又如:圆周率的记忆,借助打油诗,学生既乐于去记也记得牢。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设置环节,别开生面地运用“玩”的艺术,轻易地引人入胜。

三、巧妙地运用无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另一种教具。肢体语言通常包括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语言。透过这些肢体语言,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微笑”是数学教学的良师益友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鼓励、信任。教师带着微笑进课堂,能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在微笑中信心倍增,参与的欲望进一步激发,课堂自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2.手势语言可以达到理想的“意会”目的

手势语言是一门艺术,值得每位教师加以重视和研究。如何正确、恰当地运用手势语言是大有讲究的。例如:一位教师讲“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教师问天气预报中有负数吗?学生答后,教师接着问:“零下5度与5度意思一样吗?接着出示一个大号温度计,挂在黑板一边,学生能够指出5度,而指出零下5度却有困难了。这时教师走过去,用手势从零刻度为起点,向下一比划,示意这些都是零下的度数,也就是负数。此时,教师恰当地运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了“零上”和“零下”。而教师让学生比较零下5度与零下15度哪一个温度感觉更冷时,教师又一次运用手势,越往下温度越低。帮助学生理解零下15度更冷。因为这个知识只需要学生“意会”就可以了,教师运用手势语言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一知识。

四、有效的评价语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评价语言是受学生欢迎的评价语言,它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科学严谨的评价语言

有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正方体是长方体吗?”另一学生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时老师做出评价:“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

2.情感丰富的评价语言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评价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3.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

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正当师生讨论激烈,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老师无奈地说。说完却有了主意:“小朋友,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该学生回来后,学生纷纷将自己感受的时间与别人交流。这样的插嘴通过教师别具匠心的具有幽默感的过滤,转化成一支美妙的插曲。

4.启发诱导的评价语言

有的学生在急于表述观点时,会出现语速过快导致前后不连贯等情况。这时教师可这样评价:“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大家就听得更清楚了。”

5.生动形象的评价语言

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就如何量圆的周长展开讨论,有的学生提到用量腰的软尺子。老师说了一句:“用软尺子拿来一围,聪明!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点到了问题的关键点,而且非常形象,学生能不掌握吗?

五、直观形象的媒体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电教媒体,不但可展示内容的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拓宽活动的空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把具体和抽象结合。例如,在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可以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从而揭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事实上,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又能直接反馈在教学效果上。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完善自我,让学生愿学乐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方法 下一篇:谈高职院校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