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农机化推广条件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07:47:57

集安市农机化推广条件及对策

摘要 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个方面分析了集安市农机化推广的条件,并提出对策,以为县乡级农机化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机化推广;条件;对策;吉林集安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327-01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农机化推广工作受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是农机基层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现结合集安市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分析并探讨集安市农机化推广条件及对策。

1 集安市农机化推广条件分析

1.1 有利条件

1.1.1 政策优势。目前,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也随之增加和扩大,这对调动农民的购机热情起到极大地鼓舞作用。自2009年以来,集安市农机购置补贴指标超过900万元,新增小型拖拉机数量超过700台、作业机具也超过500台,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是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有利条件[1-2]。

1.1.2 经济基础和基础设施优势。近年来,集安市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达到小康生活。为了继续实现增收,农民大力购买农机具,特别是一些新型适用的、能够综合作业的机具。因此,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已成为集安市农机化推广工作的突破口。集安市具有一定的农机作业基础,现有水田不仅相对比较平整,而且还有部分方条田,配套农机具后作业效率也相对比较高。因此,集安市农机化推广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1.2 不利因素

1.2.1 地貌特征和种植结构因素。集安市总体地貌特征是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海拔109~1 516 m,老岭山脉蜿蜒200 km以上,形成天然分水岭,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七厘田”的格局。耕地面积为1.13万hm2,由于地块的面积比较小,坡度也比较大,因此农田不能使用大中型机具作业。同时,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集安市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也制约了大中型机具大规模综合作业。集安市的地貌特征和种植结构已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限制了大中型农机具的发展。

1.2.2 推广经费和推广体系因素。要实现新型农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首先要由推广部门对新技术、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分析其在当地的实用性,得出可行的结论后才能进一步推广、普及。目前,由于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体系不完善,示范基地缺乏等原因,致使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工作无法开展,不利于机具引进。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的最大因素[3-4]。

1.2.3 信息网络和农民素质因素。目前,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全,农机化信息传递不顺畅,使得农民很难获得农机化的有关信息,导致其对新政策、新技术缺少认识和了解。加之,青壮年农民大都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妇女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技术、新机具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只能依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

2 集安市农机化推广对策

2.1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推广适用型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大力支持农机化推广工作,为试验、示范基地的建立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示范基地开展农机具实用性试验,且让农民全程参与试验,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的认识,促进其采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同时,根据农时,在示范基地举办现场演示会,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其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技能,不断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1-3]。

2.2 规范农机化推广行为,不断完善农机化推广方法

农机化推广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开展农机化推广工作的主要依据和规范推广行为的准则。目前,一些法律法规如《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相继出台实施,为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要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遵循农机化推广程序,保障农业机械的适用性是关键。应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为方向,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新机具、新技术。这就要求推广部门及推广人员深入农村实际,认真调研,摸清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的需求,研制出农户适用和急需的新机具、新技术,从而确保推广普及的有效性。

2.3 抓住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契机,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发展

随着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补贴标准和范围的增加及扩大,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大对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做好农机大户的技术信息传递、技术服务等工作,引导更多的农户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扩大推广范围。

2.4 加强农机化网络建设和资金投入,完善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化宽带、高速农业机械信息网络,县、乡、村要3级联网,统一规划,均衡发展。在一些经济条件和农民素质较好的村,优先开展农机化网络建设,带动其他村的发展。通过网络使农民接受到更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机推广体系,提高乡镇农机站的经济实力,争取农机推广经费,切实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4-7]。

3 参考文献

[1] 张海龙.乡镇农机化推广与新时期农机化大发展的视角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1):111-112.

[2] 徐茜.农机化推广措施研究[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9):153.

[3] 李松.新时期农机化推广工作探析[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1(4):17-18.

[4] 李景胜.关于推进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2):49,51.

[5] 黄长顺.深入开展农机化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2):9.

[6] 王静,李会新.农机化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0):29-30.

[7] 宋留洋.关于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81,183.

上一篇:黄颡鱼网箱养殖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层气象台站现代气象工作探讨